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窗漫读(ID:beichuangmandu),作者:晓渡Rosie,头图来自:《闪电侠》
这篇长文本想写给近日上映的《闪电侠》(The Flash),但我想我可能根本无法客观评价这部电影;于是我想写一篇长文,写给所有和我一样,被名为“DCEU”的迷梦所痴缠,历经十年期待与幻灭、惊喜与失落、绵长的等待与短暂欢愉的可爱的DC粉们。
这个十年竟不是个虚数。我百度了一下,《钢铁之躯》(Man of Stee)在国内上映,恰恰是在2013年的6月20日。
但我实际上走进电影院的日子,我已经记得并不分明了。如果我老早就能预感到自己会爱得这么深沉、这么真切,我一定会告诉过去的自己,要记住那一天。
不不不,这不是我第一次在大银幕上见到超人的形象了。作为一个阅片量突破四位数的半资深影迷,我自然是看过06年那版《超人归来》的。但即便是Brandon Routh那张无可挑剔的帅脸,都无法让我爱上这个诞生于1938年的世界上首个超级英雄。
内裤外穿的造型自然是一回事,他的人设如此完美、如此强大、如此伟光正,显然已经不符合这个强调个性多元化的时代的审美和投射的精神诉求——你,会爱上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间之神吗?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
但是!那个男人,Zack Snyder,他做到了!他让新一代的影迷都爱上Henry Cavill版的超人/Clark Kent。《钢铁之躯》纵有诸多微瑕,但成功立住了这个现代版人间之神的形象,当你读懂了小Clark的恐惧,你才会更珍惜他的勇敢;当你见证过他身上属于人性的那一部分,你才能真正理解他的神性。这些属于超人的美好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理所应当,因此最终经受历练成为人间之神的超人才能如此招人喜爱。
从画面细节的呈现到具体人物弧光塑造,扎导为DC电影宇宙的第一炮(注:诺兰版的蝙蝠侠三部曲由于整体世界观过于完整和封闭,并没有被华纳划入DC电影宇宙的总企划中)花足了心思,但这样的一个开局注定了DCEU的开展会走向与漫威电影宇宙的诙谐合家欢路线截然不同的道路。尽管《钢铁之躯》贡献了很可能是十年来大银幕上最过瘾的打戏之一,但最终定格在6.6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作为系列开局而言尽管不差,但显然未达到华纳高层对DCEU的预期。内部派系的纷争、DC宇宙长期规划的反复横跳以及对扎导创作自由的不放手、不信任,从一开始就奠定了DCEU的命运多舛。
相较于迪士尼给予Kevin Feige的充分放权,以及后者对漫威电影宇宙三个不同阶段异常清晰且长期稳定执行的规划,看似在超级英雄国民度上更占优(蝙蝠侠、超人几乎常年霸榜美国超级英雄Top 2)的DCEU,天时地利人和几乎一个都没赶上。
即便你对幕后这些故事不感兴趣,你也一定能从DC宇宙推出的节奏与反复横跳的整体风格上感受到这种割裂与无助。
隔壁家的漫威自2008年的《钢铁侠》横空出世、一炮而红之后,2010年就趁热打铁并保质保量地安排了《钢铁侠2》,并在随后的2011年同一年推出了《雷神》和《美国队长》。2012年,又推出了将英雄们的联动更为紧密的《复仇者联盟》。此后除去存在不可抗力的2020年,漫威电影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年的大银幕。
而DCEU这头,在《钢铁之躯》不算大获成功但也有所热度的开局后,竟然难产了整整3年,才憋出系列的第二部《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而这部影片由于扎导的创作理念与公司高层相悖,最终上线影院的版本成为两相妥协下不伦不类的产物,更是为大众贡献了至今仍被群嘲的“你妈也叫Martha”梗(当然,我并不觉得这个梗很值得嘲讽)。
而在此后仓促上映的《自杀小队》和《神奇女侠》,执导一栏里已经不见扎导的名字。尽管从口碑上看前者反响平平,后者则可以称得上颇有亮点,但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试图与扎导超人系列为DCEU奠定的严肃基调进行割席,尝试将更多诙谐与恋爱元素加入到影片中。
2017年那部东施效颦的《正义联盟院线版》则是这种暗戳戳的割席彻底上升到明面上决裂的产物,亦是让不少DC粉彻底失望的开始。尽管这部院线版仍挂着扎导的大名,实际上最终的剪辑权早已不在他手中。华纳从漫威那边临时搬过来的Joss Whedon从事实上成为了该片的最终导演。对角色缺乏理解的他生搬硬套地将漫威电影中常见的桥段和套路安在了扎导的半成品上,成片不仅审美割裂、剧情合理性受到破坏,而且最重要的是所有观众喜爱的角色全员OOC了。
那一年,扎导沉浸在年仅20岁的养女去世的悲痛当中,无法投入工作状态;对心爱的作品被篡改得面目全非,他无暇也无力发声。那一年,我的现实生活也恰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2017年的夏天,我以为,这个梦,似乎也已经到了该落幕的时候了。
那个时候我未曾想到,4年多以后,我能有幸见证乃至经历一个影迷所能经历过的最伟大的奇迹。
一开始,那听起来像是虚幻的传说,或是心灰意冷之人绝望之余自我欺骗的安慰;如星星之火般,它开始在影迷社区中迅速蔓延。他们说,扎导在被迫离开岗位之前已经完成了一版完整的粗剪版《正义联盟》,传说中的“Snyder Cut”。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浮出水面,Snyder Cut的真实存在逐渐被验证并非极端影迷臆想的存在。尽管希望很渺茫,越来越多的影迷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声势浩大的“Release the Snyder Cut(放出扎导剪辑版)”的运动。
2018年,华纳高管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中对此做出了正式的回应:他们没有任何计划释放除了院线版之外的另外版本《正义联盟》。
但这一表态并未击垮影迷们的信念——只要它真的存在,它就值得付出一切努力。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和升温,SnyderCut运动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有增无减,不少业内人士也加入了转发支持的队列。影迷们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筹集资金,让全世界都看到这份执念——在全球最知名的漫展ComicCon期间,让一架飞机载着“ReleaseTheSnyderCut of Justice League”的巨型横幅飘过;在时代广场租下最显眼最昂贵的广告牌;还有数不清的社媒和平面广告......
幸运的是,这份爱是双向的。2019年,“神奇女侠”Gal Gadot成为第一位在推特上公开支持SnyderCut运动的主创人员;在她之后,扎导和一众主演都纷纷公开发声;来自业界和影迷越来越大的声浪,终于促使高傲的华纳开始与创作团队协调,考虑放出扎剪版的计划。
影迷们期待的仅仅是一个着落,但是扎导最终给予了更多——他分文未收,将这个没有后期、没有音效的粗剪版,精心打磨成了一部长达4小时的视觉盛宴。这个在当代已经不常见的史诗级片长,并没有使成片变得乏味,饱满的角色塑造、扎实的铺垫和完美的特效,让这部一度被盖棺为烂片的电影重新焕发了光彩——目前,2017年院线版的《正义联盟》IMDB评分仅为6.1分,扎导重新剪辑后的《正义联盟导演剪辑版》的评分则超过8分。
当然,大众的评价是属于普罗大众的评价;对于DC粉而言,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得以一瞥那个扎导从《钢铁之躯》开始就构建的、我们本该拥有的DCEU,那不止是幻想中的乌托邦;它本来应该是那样的恢宏、那样的庞大、那样的令人心醉神迷呵。仅此深深的一瞥,便永远记得它的熠熠生辉。
其实我又何尝不知道呢,越是炫目的,便越是余光返照。此后的一切,都不过是当时的回响。
《正义联盟导演剪辑版》在流媒体上线后获得的极佳反响,并不会改变华纳电影与扎导之间根深蒂固的分歧,也挽回不了Henry Cavill和Ben Affleck被搁置的年岁。宏伟的蓝图只向世人匆匆展示了一个角落,就要被彻底翻篇。渐渐地,我们听到了越来越多的消息, “Affleck将不再饰演蝙蝠侠“、“Cavill将不再饰演超人”、“正义联盟系列或将重启”......而我,也在短暂的欢欣之后学会了逐步接受事实:这一次,这个梦终于要落幕了。
还好我们还有小闪;有这部本蝙客串、留有扎导最后的创作印记的《闪电侠》,来作为这场漫长的告别里体面的终章。
回首这十年,当无数次的期待落空,无数次的惊喜转瞬即逝,我想,这个梦给我留下的,仍是感动与快乐居多。
(2023-06-1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窗漫读(ID:beichuangmandu),作者:晓渡Ros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