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戴昊昕,1991年出生在广州。

16岁时,一次出国游学经历,为我打开了国际视野,种下了追求向往的诗和远方的种子。

上大学后,我凭着年级第一的成绩,抓住了学校唯一的去巴黎做交换生名额,顺利来到法国。在这里学习期间,我不仅有了一份月薪上万的工作,还喜欢上了旅行,去过30多个国家。

然而,回国后,当我顶着3国语言优势的光环找工作时,却发现并不顺利。应聘的是经理,结果却只同意做助理,这可咋整?

(我是戴昊昕,一个爱旅行的女孩)

我三岁就上了寄宿制的幼儿园,因为父母都是公职人员,工作很忙,几乎没有时间管我。

小小年纪的我就已经懂得,遇到困难叫妈妈是没有用的,只能自己去解决。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养成了独立的性格。生活中,我比同龄人更能吃苦,也不太在意那些琐碎的东西。

人是环境的产物,真是一点不假。

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有了外教课,一直上到初中,所以我的英语还不错。

初中的时候,我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父母都已经是研究生了。交流的时候,他们的言谈举止对我的影响很大,甚至改变了我对整个人生的计划和看法。

这让我对外面的世界有了向往,特别想走出去看看。

(旅行让我心情愉悦)

16岁那年,妈妈满足了我去英国的愿望,让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去游学。离开父母去那么远的地方,我心里是害怕的。

但是,当我跟其他国家的小朋友玩起来后,很容易就融入进去。害怕和想家,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和同学们在一起我发现,他们外国小孩子都很独立,很自信,在体育方面也很会玩。

大家都是用英语交流的,而且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通过聊天,我不仅了解了各国的不同文化,也交了很多朋友。这是我第一次打开国际视野,也为日后海外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当时,除了英国,我们还去了荷兰、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巴黎。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那是我第一次去巴黎,16岁的年纪站在巴黎,只觉得它非常的漂亮。当时内心仿佛种下一颗种子,我对自己说以后一定还会再回来。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变成了一名大学生。根据我的语言优势,我选择了法语专业。

刚入学的第一个星期,听同学们说,我们专业到大三的时候会有一个名额,可以去巴黎做交换生。那个时候我暗下决心:这个名额一定是我的。

后来我奋起直追,考到了年级第1名,到了大三,也顺利地去巴黎留学了。

我读的是商校,学费比较贵,一直都是父母在供我上学的所有花销。可是,后来我才知道,很多同学都是自己挣钱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父母只给他们一小部分,或者完全不给。

在他们父母的眼中,18岁之后就代表孩子已经独立了,可以去承担他们想要的东西。

(看过不同的风景,眼界也宽了)

只有我还在伸手跟父母要钱。直到有一次,我在飞机上遇到了一位香港商人,他的几句话就彻底改变了我的金钱观。

我们在飞机上聊天,我说父母对我的管束和不放心非常多,他马上问我是自己赚钱吗?有没有出去打工?我回答说学业很忙,每天要花很多时间来学习,完全没有时间去打工。

这种情况下,如果换做是普通的家长,大概会说要以学业为重。但是这位香港商人直接告诉我,再忙也可以去打工。只有当你财务独立了,自己有能力赚钱的时候,父母才会放心。

就是这简单的几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后来在他的建议下,我利用假期时间,真的去找了一份工作。

当时我到巴黎老佛爷店里做亚太地区客服,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有了这份社会经验,我的思想和经济都更独立了。

(和同学们在一起很开心)

之前我是有一点小骄傲的人,或者说有点像温室里成长的花朵,根本没有受到过社会的毒打和摧残。但是工作当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

作为客服人员,每天接触的客户都是形形色色的人,免不了会遇到一些抱怨和刁难,有的顾客甚至会直接冲着我们破口大骂。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内核,以及很高的情商去处理各种各样的投诉。

刚开始我真的菜鸟一样,什么都不懂。后来从同事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如何处理客户关系,如何化解各种危机等。正是这些经历,让我看起来有一种超出年龄的成熟。

当时我一个月可以有一万元的收入,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赚钱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后来,我用自己赚到的钱,基本上游遍了整个欧洲。我不去想得与失,也没有太多职业规划,毕竟还处在学生时代,我只想尽可能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建筑风格)

其中,环球旅行就是我最热衷的爱好。这个主要是受到一位韩国同学的影响,她也算是我在这方面的启蒙老师。

我们上学期间有很多假期,经常一起结伴旅行,去过很多地方。所到之处,皆是风景。渐渐的,我爱上了这种在路上的感觉。

很多人出行之前,会做各种计划和攻略,但我比较随性,从来不去规划细致的行程。我享受这种随遇而安,也养成了随机应变的能力。

我觉得旅行的重点不是说去了哪些景点,而是在不同的地方感受当地的人文。通过和当地人沟通,理解他们的文化,也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包容度。这个世界的文化只有不同,没有好坏。

旅途中,我经常看到很多陌生人会去关心路边的流浪汉,给他们食物,坐下来和他们聊天,询问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故事。这些我看在眼里也很感动,感受到了人文关怀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很多人都问我最喜欢哪个国家啊?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历险记。

(向着下一站,出发)

在法国的公交车上,当地的大叔操着一口浓重的南法口音跟我聊天,问我是否喜欢法国,是否觉得这里特别美?我很快被他这种热情洋溢给感染了,接着和他聊了起来。

在西班牙,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幽默搞笑。几乎每一个西班牙人都会告诉我,说他们的经济很差,失业率很高。但是他们没有责怪大环境不好,而导致心情不愉快。所以,我很欣赏他们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迪拜,这个阿拉伯国家,我们都以为是非常男权的社会,却对女性有非常大的尊重。在公共场合,无论是排队买票还是地铁上,男人都会非常自觉让lady first,这颠覆了我对“大男子主义”的认知。

对他们而言,大男子主义是明知道自己强大,却更要尊重和保护女性。

在韩国,你以为的韩剧欧巴又高又帅又体贴,但实际上可能是王子病患者。跟韩国朋友们喝酒吃晚饭,第一顿千万不要吃太饱,因为他们可能会不断换餐厅,去第二家、第三家喝不同的酒,吃不同的饭。

平时滴酒不沾的我,经常被他们的欢乐气氛和各种花样的酒喝到酩酊大醉。

(我也喜欢动物)

在挪威,因为酒店不够多,我要去当地人家里住宿,却找不到地方。正好遇见了一位善良的年轻人,他本来要去其他地方,但是知道我一个外国人在当地看不懂路,就放下手上要做的事,陪我走了大概半小时,才找到了目的地。

这件事让我觉得很温暖,如果不是他,我不知道要找到猴年马月呢。

当我离开挪威的时候,到了火车站才发现手机没拿。好在后来我们联系上了屋主,让他帮忙把手机寄回巴黎。

接下来三天的旅程,因为没有手机,我仿佛回到了人类的原始状态。以现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来讲,好像没有手机是完全寸步难行的。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因为没有了手机,我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旅行,没有任何外界的打扰。

(穿上当地服装,体验一下)

我学会了看纸质版地图,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同时也看了很多不同的风景。如果找不到想去的地方,我会跟当地人交流,得到了很多当地的信息。

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反而是我最放松的一次旅行。

还有印象深刻的墨西哥。一提到墨西哥,大家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其实,当我置身其中,去亲身经历的时候,我发现墨西哥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

相反的,这里很安全,而且非常漂亮,有很多火山,还有高原,仿佛一伸手就能触碰到天空。这里空气非常好,绵延起伏的公路两边,长满了仙人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路走下来,我已经去了30多个国家。我发现在旅行中,只有不断的经历,才能获得新的体验和美好。同时,这些不一样的收获,也让我的认知得到了迭代和更新,还拓宽了眼界。

回国后,顶着3国语言优势的光环,我开始找工作。然而,一切并不顺利。

(记录夕阳下的美好)

几经波折后,我在上海找到了一份跟海外游学相关的工作。本来我打算应聘BDM(区域商务拓展经理),没想到去了之后,只能从助理开始做起。

刚开始,老板根本不看好我。他们需要一个至少有5年工作经验的人,而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履历。但我又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于是,三番四次的打电话给HR。

老板没想到我竟然会如此主动,而且意愿强烈。这很符合他们招聘销售的要求,冲着这一点,我算是顺利入职了。

不过,老板也提前说了,因为我能力有限,只能先做助理。3个月后,根据表现决定是否可以转BDM。

刚开始,我很不情愿。后来转念一想,我只管奔着目标前进就好了,做该做的事,其他的情绪收一收,不要太在意。

于是,我接受了公司的安排。但我内心深处已经信心十足,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果然,一个月后,老板就让我参加了BDM的培训。培训时,他看到了我在公开演讲方面的良好表现,当即决定让我正式成为一名BDM。

(接受不同的自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过程中,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磨练。之前我以为,凭着自己的能力,做成一件事应该不难。结果不行,很多事情教会我收敛锋芒,低调谦卑。

当时,我手里有14个城市要跑,天南海北的都有,老板要求我们选择几个机会较大的城市驻扎。

那段时间,我和当地同事一起工作。一边要安排自己的住宿和行程,另一边还要给当地销售人员做培训,甚至帮他们跟家长去沟通。学校方面的活动也是我上。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我感到身心俱疲。感觉自己就像个候鸟一样,东莞待一个多月,长沙也待一个多月,然后在合肥待两个多月,不停地换城市。

好在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在一次活动中,我超额完成任务,做到了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为此,公司总裁还专门给我打了电话。对我来讲,这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参加婚礼)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留在法国?我想说,因为我非常欣赏国人的那股创新精神,敢于尝试,敢于犯错,想到什么能够快速的采取行动。

这种精神正是很多其他国家欠缺的。而我,在旅行中就已经学会了。

将来,我还会去追求诗和远方,希望下一站能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