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原文标题:《你是社恐,还是社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说个很有意思的观察。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说过:我是一个高度社恐的人。本来我还觉得,这可能是个比较小众的现象。结果近几年来,我发现:把“社恐”当作自己标签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许多人都开始这样介绍自己。


这就是新时代年轻人的社交潮流吗?


开个玩笑。其实,这是一件好事。这说明,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允许越来越多的人发声。许多在过去可能被社会认为“不正常”的现象,慢慢都变成了“正常”,开始被社会正视到、注意到。他们无须再把自己隐藏起来,强迫自己按照世俗的规范去行事。


包括什么呢?内向,敏感,抑郁,性向,当然,也包括社恐……


前几天看到一则中青报的调查:64.2%的受访者感觉自己存在“社交卡顿”—— 这是个新词,我研究了一下,大致跟“社恐”和“社交障碍”差不多;40%的受访者坦诚自己会回避社交;2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线上和线下社交都存在障碍。


今天的文章,我想跟你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帮你更好地理解:我们是否需要社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交?



首先,聊聊文章开头的话题:


为什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社恐”?除了原本社恐的人被关注到之外,是否还有什么原因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是一个高度原子化的时代。


我们知道,人类其实是一种群居的生物。伴随着人类几十万年进化而来的一个基本天性是什么呢?就是“抱团”。


这种抱团的目的在于什么呢?在于最大程度地确保我们的安全感,避免我们陷入危险之中,以团结一致地应对外在威胁。因此,对人类来说,一个最自然的生活模式,是传统乡村文明下,大家安土重迁,长时间保持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和接触群体,从而逐渐形成亲缘和地缘的群体模式。


这种模式会形成一种互相扶持、互相协作的群居文化,以此来满足我们对于“抱团”的安全感的需求和渴望。


但城市化的发展打破了这种模式。在大城市中,人们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住所,工作地点,还是日常的生活圈和轨迹,我们都是以个体的身份去跟别人交流、建立联系。而我们所处的环境往往又是多变的,快速的,浅淡的,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联系。


想一想:你跟你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熟悉吗?跟公司里的同事交流和联系多吗?每周、每个月都能出来见面和聚会的朋友又有多少?


大多数时候,我们跟身边的人,仅仅只是点头之交的关系。我们以个体的身份生活,以个体的身份跟别人交互,以个体的身份维护着跟别人之间的边界和距离。



这就是原子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吸纳,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被切割成一个个“原子”,沿着自己的轨迹跟别人交流和互动,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太远了会有吸力,太近了又会有斥力。


这就相当于什么呢?我们被从自己的圈子和群体中割裂出来,孤零零地抛到一个高度不确定的环境里。我们不知道周围的人是不是我们的“异类”,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我们的“同类”。一切都是未知的。


这就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我们时时刻刻都处于高度的警觉和唤醒状态之中。我们不知道跟我们打交道的是什么样的人,不知道别人是同类还是异类,不知道对方的边界在哪里,也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处理和应对……


并且,这种不确定性是很难消除的。现代社会的不断加速,使得每个人都疲于奔命,我们很少能够真正去深入了解跟我们建立联系的人。你跟身边的邻居,可能一起住了好几年,但是你们熟悉吗?你跟办公室里的同事,除了工作上的交流,或者一起吐槽老板之外,有过更密切的联系吗?


正是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在社交的时候,无时无刻都在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我们需要为自己披上一层层面具,去适应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展现出不同的“人设”……


尤其是对于性格偏内向、敏感,又容易多想的人来说,要去设计这一层层面具和人设,去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理解和接收来自陌生人的信息,是一件更为困难的事情,会给他们的大脑带来更高的负荷。


久而久之,“社交”,就会成为一件苦差事,成为一件压在我们心头的负担。


每一个社恐的人,他们是不需要社交吗?其实不一定,他们只是不喜欢这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去建立自己的“人设”,应对和消除不确定性的社交方式罢了。



那么,我们一定需要社交吗?有没有可能,我们并不需要太多的社交,只需专注过好自己的生活即可?


前面讲过,“抱团”是伴随人类进化而来的一种基本的天性和需求。社交也是一样的。许多研究发现,社交是大脑的一种底层需求,它是植根于我们的生理机制的。


比如:2020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类跟有生命的对象互动时,大脑前额叶皮层中有一条通路会被激活;反之,跟无生命物体互动时,这一通路则保持静默(Ninomiya et al., 2020)。这表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对“人类的反馈”更加敏感。


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类动物(猴子)的身上也同样存在。这说明:对于哺乳类动物而言,群居,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群居,是一件非常重要、值得专门开辟一个“功能”的事情。


因此,在大多数需求模型中,积极的社交反馈,都是一项最基本的需求,跟食物、睡眠、稳定性是并驾齐驱的。一旦缺乏,就会造成内部的平衡态失调(Cacioppo J et al., 2014)


比如:2020 年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长时间缺乏跟其他人进行社交时,会在大脑中引起跟饥渴非常相似的反应,亦即焦虑、不安、恐慌,以及对有效的社交线索的渴求(Livia Tomova et al.,2020)


也就是说,如果你长时间奔波在公司和家里的两点一线上,每天就是上班工作、下班宅家,缺乏有效的社交,那你实际上就是在“饿着”自己的大脑。


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失调,从而导致更难自主地产生多巴胺,更需要依赖于外在的刺激和反馈 —— 亦即比如游戏、综艺、影视剧、信息流,亦即各种能够短期刺激的娱乐。


所以,有句话叫做“宅着宅着,人就废了”,也许是有一点道理的。



但是,也不需要过分担忧。


实际上,社交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有或无”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多少的问题。每个人需要的社交额度是不同的。有些人精力充沛,喜欢不断认识新朋友、接触陌生人;有些人则喜欢少而精的社交,他们有三两好友,能够偶尔交流近况就足够了。


如何判断自己需要多少的社交额度呢?一个最有效的标准就是:做一下统计,当你独处的时候,你是感到很舒服、很自在,还是感到寂寞,想跟别人交流?


不妨在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的感受,做好记录,计算一下这两者的占比。


如果你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前者,那就意味着你的社交状态是适合的,不需要额外的社交;而如果你后者的情况很多,占到了1/3以上,那么可能说明,你有一点缺乏社交,需要想办法去做出改变了。


很多人会以为:社交就是要成群结伴、呼朋唤友,要一群人在一起;很多文章也会把“一个人如何如何”作为一种“很可怜”的标志,比如: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娱乐,一个人去医院看病……


但真的是如此吗?其实不是的。独处跟社交并没有必然联系:一个人完全可以做到独处但不孤独,因为他并不需要过多的社交。


有研究表明:有意选择的独处可以获得宁静和恢复活力,但被迫的社交隔离会引发大脑的抗拒。(Nguyen T et al., 2018;Thuy-vy T et al., 2019)


实际上,喜欢独处的人,还可能是更聪明的人。2016 年一项针对 1.5 万人的研究表明:在工作和事业上成就更高的人,也就是一般所说更聪明的人,会更加倾向于独处。


研究者认为:更聪明的人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适应能力,因此他们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会更少。也就是说:对大多数人来说,“独处”是一件需要去适应的事情。但是更聪明的人,更容易从这种独处的环境中尽快适应、找到乐趣。


另一方面,聪明的人拥有更高的能力去独立解决问题,对社交支持的需求会更低。因而,他们天生就不太需要强社交。


所以,如果你的社交状态是符合自己需求的,那么完全无须担心 —— 即使你在外人眼中总是形单影只,非常高冷,但你的内心是充盈的,不需要填补它,这样就很棒了。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交?


很多人对社交的理解是“价值交换”,认为社交的基点是利益,社交的本质就是双方互相交换利益、互相创造价值。除此之外的社交都是“无意义”的。


不得不说,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受现代人青睐的观点。它的确很正确,但我总觉得这种观点过于冰冷了,过于忽视感情,也缺乏许多人情味。


那么,社交的本质是什么?我更愿意给它这么一个定义:


社交的本质,是寻找到跟你同频的人,建立起你跟这个世界的联系。


前面讲到:所谓的“社恐”和“社交障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个高度原子化的时代,我们被迫在不同的人面前戴上不同的面具,扮演着一个个“人设”。而最理想、最适合的社交是什么呢?


是你不需要戴上面具、扮演人设的时候。


总有一些场景,有一些人,你在他们面前,会感到如鱼得水,你不再需要扮演某个形象,不再需要遵从某些社会规范,你只需要扮演你自己,你可以自然地、从容地展示自己 ——


这就是最适合你的社交。我将其称为“同频”。


就拿一个我最印象深刻的案例来说吧。


我建了许多学员群。经常有人在群里颇有感触地说:有很多话题、很多思考,没有人可以聊,只能在这里才能跟大家倾诉,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愿意聆听和交流讨论的人。


同样,许多群讨论也令我感到惊讶:明明大家都是来自天南地北、从未认识的人,但在群里却总是能擦出火花,碰撞出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和观点,互帮互助,互相鼓励……


我想,这就是同频。当你找到可以“扮演自我”的伙伴,当你找到可以畅所欲言的场合,你不需要别人提示你,你的内心会告诉你,你的感受会给你反馈,你会知道,这就是适合我的地方,这就是我的“同道中人”。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社交方式是什么呢?可能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最适合每个人的,一定是从你的志趣、爱好和底层价值观出发,去寻求跟你三观相似的人。这样才能更容易同声相应,找到同频的伙伴。


因此,我经常建议大家:在生活中,不妨抽出一点点时间,大约15%,去迈出自己的圈子,接触一些不同的人,尝试一些新鲜的可能性。也许,你就会打开一扇大门,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比如:


多去拓展自己的兴趣,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培训班、俱乐部、沙龙、聚会,接触对应的人群和圈子,拓展线下渠道;


多去挖掘符合你品味的平台或内容源,加入他们的社群(如果有的话),参加他们的活动,来筛选出跟你的喜好、品味相似的人;


建立一些小而美的社群,把跟自己同频的人拉到一起,尝试一起去做一些事情,试试看能否碰撞出什么火花;


或者,如果有能力和条件,试着去发出自己的声音,去做一档公众号、视频或播客,聚拢起一批跟你“同声相应”的人,形成一个小小的、蓬勃发展的小宇宙……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尝试和探索的机会。


好的社交方式,也许可以考量“会带来什么利益”“能获取什么价值”,但我觉得,找到能够跟自己同频的人,聚拢一批跟自己认知水平相似、审美品味相同、志趣喜好相近的人,能够彼此交心,互相探讨,所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会远远高于前者。


它会令你感到,自己真真切切跟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最后,分享几个社交的小技巧:


1. 提高透明度


研究表明:在社交中更充分地表露内心想法,做到言行一致的人,往往具备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与此同时,他在社交上的得分也会较高,更不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Human L et al., 2019)


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一种“虚假”的和谐,殊不知对方其实也是如此。


许多时候,真诚沟通,坦诚相见,是对双方都更友好、也更高效的事情。


2. 多考虑给予


比如:


  • 看到力所能及的问题回答一下。


  • 帮别人做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


  • 遇到冲突时试着去协调和调节。


  •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 分享自己的心得、经验和知识,帮助别人……


这些,都是让你展示自我,去“拉近”更多的人的方法。你首先要展示自己,才有更多的机会认识同频的人。


3. 别担心犯错


我们很容易把社交的另一方放在“评委席”上,让他给我们的社交能力和表现打分,惟恐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 但事实上,对方是评委吗?不是的,对方也是选手,也在期待着你的打分。


当你在等待对方给你打分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对方的位置跟你是一样的,他也在“小心翼翼”地等着你给他打分。


这样一来,你就没那么容易感到焦虑,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