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1岁的比尔·盖茨发现,自己去年辛苦研发的Altair BASIC软件被一个叫作“家酿俱乐部”的小团体免费分发。在对方看来,这叫分享,但在盖茨看来,这叫剽窃。愤怒至极的比尔·盖茨大笔一挥,写出了计算机历史上知名的《致爱好者们的公开信》,怒斥剽窃者:


“谁在乎为此付出努力的人是否得到报酬呢?”


其实付出努力的人是可以得到报酬的,只是盖茨没搞明白。在现在看来,家酿俱乐部的行为就是“开源”的鼻祖之一,虽然微软在很长一段时间视开源为最大敌人,但自由软件社区依然在飞速壮大和发展。


大概20年后,盖茨才终于明白,不搞开源是不行的。至于为什么,你可以点击这期视频,看看这期的虎学研究。


这就是开源的魅力,本期信息很多,等大家看完视频,咱们接着聊聊开源。


开源的困境到底在哪里


比尔·盖茨当年没想到的赚钱方法,有一家公司想到了——就是红帽,它们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提供服务。说细一点,也就是免费提供开源软件,但向依赖红帽进行维护、支持和安装的客户收取服务费用。


正如视频里提到的,开源不是免费,而是一种“礼物经济”。


关于开源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本次的看片团也邀请到了几位开源社群的伙伴和大家一起分享:


深圳市开放原子开源技术服务中心 首席设计师 刘石

开源这件事情的本质,其实是计算机行业的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硬件与软件的分离,以及软件的产品化。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而真正给这件事(软件收费,不提供源代码)盖棺定论,其实是法律界,经过几个代表性的官司。

1980 年,版权法在美国扩展到计算机程序;

1981 年,戴蒙德诉迪尔案美国最高法院给出判决,此案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各国适用专利法保护软件的转折点,确定了软件也可以受专利法保护。

法律定调之后,1982 年,AT&T 开发了 UNIX System Ⅲ 第一个商业版本仅供出售。

1983 年,IBM 宣布不再提供软件的同时提供源代码,这才更能称得上是开源的标志性事件。另一个更具标志性的事件,是网景 Navigator  源代码发布。

借着这个机会,1998 年 4 月 7 日,开源先锋们召开了开源峰会,对外澄清了英语中“免费”一词的歧义所引起的潜在混淆。区分了开源与免费的区别。

另外,开源这个词儿,其实是布鲁斯·佩伦斯(Bruce Perens)提的。他 1998 年 2 月 9 日创建了开源定义并发布了开源的第一个正式公告和宣言。他与 ESR 共同创立了开源计划(OSI)。在此之前,这件事都是 Richard Stallman 带头喊出来的,都是叫自由软件。


回到问题上来,其实开源实际上没有根本困境,因为开源并不是要统治这个世界或者取代版权,开源是这个世界运行的一条暗线,和不开源同时存在。但想用开源赚钱,确实有一些具体的和操作上的困境,所以许许多多的开源协议被创造出来规范开源执行层面的问题。

一位网友也指出了“规则”的重要性


到底如何界定开源代码的著作权?


正如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一样,既然开源是世界的一条暗线,那自然有它的规矩,这规矩就是开源许可证。

开源不等于免费


就是当源代码拥有方对自己的代码进行开放的时候,可以选择一种许可证,来规范源代码后续的开放规则。


目前市面上有上百种开源许可证,最常用的是这六种: GPL、LGPL、Mozilla、MPL、MIT、BSD 和 Apache。其中最严格要求彻底开源的就是GPL,修改源代码之后不能闭源,并且还得采用同样的许可证。宽松一些的是后面三个。


MEND对全球开源许可证的使用情况做过一个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最受欢迎的开源许可证是Apache2.0,占比34.1%。


开源对中国互联网的贡献?


在节目中,我们说“没有开源可能就没有中国互联网”,在这件事背后,开源社群的朋友们也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细节:


深圳市开放原子开源技术服务中心 首席设计师 刘石

说到是谁“让开源真正传递到中国”,还是要感谢 Linus Torvalds 。2005 年,Linus Torvalds 开发 Git 这个开源的分布式代码版本控制系統软件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开发会一统江湖。和 Git 同时代的有很多的版本管理系统,包括:SVN、CVS、Subversion、Perforce、Bazaar 、BitKeeper 和 Monotone。

相比于其他的,其中 BitKeeper 和 Monotone 是去中心化的,相对适合开源来玩。但是当时 Torvalds 确实动过念头想直接用 BitKeeper——这是一个专用软件,当时采用的是 BitMover 许可证,不是真正开源的,所以包括 GNU 项目创始人 Richard Stallman 在内的一些人对使用 BitKeeper 表示了非常大的意见。甚至 Linux 内核邮件列表中还因此爆发了激烈的口水战。

Torvalds 也是被逼无奈,自己直接开发了一个工具,还戏虐地称为它 Git(英式英语俚语“不愉快的人”),并直接把 Git 通过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 2.0 版(开源许可证)开源,这才有了后续的故事。Git 后,才有了 Github,然后做大了,才有的微软的收购。


资深媒体人 林觉民

真的要称赞一下中国早期开源布道者们,他们是开源精神的先驱者和宣扬者,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和热情,推动了中国开源社区的成长和发展。

比如,阿里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开源了许多关键项目和工具,他们贡献了诸如 Dubbo、RocketMQ 和 Seata 等重要开源项目,这些项目在分布式系统、消息中间件和事务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百度也开源了许多重要项目,如 PaddlePaddle、Apollo 和 ECharts 等,这些项目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数据可视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腾讯积极开源了众多项目和技术,如 Tars、微信小程序开发框架、腾讯云基础设施等,这些开源项目在移动开发、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华为也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开源了众多重要项目,如 MindSpore、HarmonyOS 和 Euler 等,这些项目在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和大数据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小米开源了许多关键项目,如 MIUI、小米开发者平台和 Poco 等,这些项目在移动操作系统、开发者生态和智能设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通过开源文化的推广和实践,这些公司为技术创新、合作共赢以及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视频创作者 koala聊开源

开源软件已从初期个人开发者的玩具项目,或为自身工作便利而开发的工具,发展为今天数字化时代大规模生产和生活所集成和依赖的部分,开源软件已无处不在。

打开媒体,上至开源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到许多企业将开源纳入公司发展战略、设立开源办公室、开发和贡献开源软件,再到本土代码托管平台 Gitee 的出现、各种开源技术社区经常主办的开源峰会、meetup、播客等等,开源已经成为了与产业、商业、和个人开发者密切相关的话题。

在我视频的评论区,可以看到开源创作者们对国内外开源软件前沿趋势的关注和分析,关心开源软件如何为他们的生产所用。他们也会分享对于开源软件的测评,以及对开源项目的参与和贡献。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在开源社区的经历和贡献,对于他们寻求进一步的职业发展也是重要的加分项。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开源产业白皮书(2019年)》,我国已经应用了开源技术的企业占比达到86.7%,有计划应用开源技术的企业占比10.6%,几乎是到顶了。只能说开源在国内,势不可挡。


当然,问题也依然存在:


计算机行业开源项目从业者 冰峰iceflow

在国内,开源环境的发展却并不理想。首先,800 万开源者这件事,注册人数并非开发者,具体开源者人数没有统计,但是行内大部分人预估都是少于 8 万人。其次,权益保障也一直没有落实。第三,开源教学仍有很大缺陷。真正要教学做开源,需要老师们清楚知道开源所需的资料和环境,能够实打实的解决开源过程中的问题。

这里就有一个矛盾——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很少会选择做老师。那么国内教学开源就只有两条路了:一是老师去现学,目前看效果也不会好;二是高薪招聘计算机行业项目开源者(对项目 stars 数做一个要求,比如大于500stars)进入学校教学。国内开源仍需努力。


AI时代的开源大战会怎么样?


在AI时代,开源vs闭源的对抗又来了。不开源的一方,自然是被揶揄“ShutAI”的OpenAI。按他们自己说法,不开源是为了“安全”。正如这位ID就是“ChatGPT"的网友所说: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我国的开源泰斗陆首群曾经说过,ChatGPT不开源是说不过去的。虎学研究也认为,OpenAI开源是早晚的事儿,不服可以来挖坟。


至于开源的一方,则是以Claude为首的大模型们。有趣的是,Claude的创始团队就是来自OpenAI。据它的制作方Anthropic透露,Claude相比ChatGPT“更容易交流且更不容易产生有害信息”。


战场已经摆好,至于未来会不会像这位网友所说,我们也只能静静等待。

会吗?可能我们很快就知道了


深圳市开放原子开源技术服务中心 首席设计师 刘石

最早明确提出“AI道德”的是比尔·希伯德(Bill Hibbard)在 2014 年出版的著作《道德人工智能》,谈到了他关于人工智能的看法。他认为,由于人工智能将对人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开发人员是未来人类的代表,因此有道德义务在他们的努力中保持透明。因此他主张在人工智能算法和软件代码领域要采用开源方式,这是对整个人类负责的表现。

关于比尔·希伯德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因为玩通用人工智能 AGI 的这些大佬一直有一个恐惧:大家都无法打保票,这个被造物到底会不会成为打指响的灭霸,还是亦正亦邪的幻视。但是,毕竟好奇心,是人类感知世界,改造世界的原动力。科学家和技术大神们没有办法不去往这个方向不遗余力地探索。而开源是保证这个过程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大一个基础保证。因为有无数人类的眼睛帮助监督着呢。


开源的终局在哪里?


以后开源会重塑世界,实现大同吗?那应该不会,但它是一个重要的牵引目标,可以作为对现行技术商业制度的制衡而存在。开源与知识产权两股力量的冲突与张力,是人类进步的真实动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开源已经被证明可以为人们带来经济上的收益,这一点将保证开源永远存在。然后再在这一点的基础上去考虑开源未来的发展形态,将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范围、强大的生态系统,但是考虑到开源带来的安全风险,对开源安全与可靠性的追求也必定是未来人们将关注的重点。开源发展带来的好处和风险将是一个持续震荡的过程,只要发生的危险不把人类自己玩完,这种震荡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开源或许无法拯救人类,但没有开源,人类世界一定会更危险、更不公平。


感谢收看本期的虎学看片团,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