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研究室(ID:gh_316bbfbace45),作者:王药师,原文标题:《调休,为啥让那么多人吐槽?》,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眼瞅着端午假期又要来了,毫无悬念,和今年“五一”假期一样,今年端午假期宣布调休后,再次引发无数网友吐槽。


原因很简单,今年端午节是6月22日,其中22日~24日放假,25日(周日)上班,随后又要连续上六天的班,算起来真正放假也就2天,和周末双休没啥区别。



显然,这不是调休第一次被吐槽,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种东挪一个周六,西凑一个周日,最终拼凑出一个所谓“小长假”,事后还要靠连续上班来凑足工作日的操作模式,总让人觉得这就是一个“朝三暮四”的把戏。


那么,这个令人怨声载道的调休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既然那么多人不满意,干嘛不取消呢?


调休,一场“朝三暮四”的游戏


说起“调休”,就不得不先说下我国的节假日制度的历史。


很多人不知道,我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单休”,也就是周日才能休息。


建国后,我国法定假期每年只有4个,算起来休息的时间也只有短短七天,即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1天、“十一”2天。那时每周要工作满48小时,“做六休一”,只有周日才是属于人们的休息时间。


当时,学生一周上六天的课,工人一周上六天的班,大家每星期都只能休息一天,因此那一天都被中国人用来处理重要的事情,做家务,处理私事都集中在休息日当天完成。


因为时间实在太赶,人们越是周日,越是忙得疲惫不堪,所以周日被人戏称为“战斗的星期天”


最夸张的是1960~1979这二十年间,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不仅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不放假,有些地方甚至周日也不休息了,实行“全年无休”的制度。


改革开放后,为了与世界大多数国家接轨,国家开始研究和推行五天工作制度。1986年,全国开始试点“隔周五天工作制”,也就是“大小周轮休”。


直到1995年,全国才正式确定五天工作制,成为今天 “做五休一”的工作与休息模式。


1999年,国内经济开始有了飞速提升,人们的旅游热情也日趋高涨。为了更好激发“假日经济效应”,以此带动旅游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提振,那年国庆节,中国人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调休出来的七天长假“黄金周”。


作为国内首个“黄金周假期”,国庆七天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通过“长假”带来丰富的“假日经济”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尤其是政策设计者。


但这个模式的弊病也很明显,由于假期太集中,全国人民都集中在这几个时间出行旅游,导致旅游业“人山人海”,大大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2008,为了解决黄金周带来的交通拥堵、旅游拥挤、安全隐患等问题,国家开始推行“小长假”,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多个小长假+2个大长假”的休假体系。


由于小长假经常横跨周末,因此为了保证每周平均44小时的工作时间,才逐渐在“小长假”中开始“挪假”,也就是将本应休息的周日,调整为工作日。


各类长假也确实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820亿元,同比增长11%。这是我国自1999年确立“黄金周”以来,零售和餐饮消费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放假的初衷可能不是为了让你休息,而是希望你能多旅行多消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过旅游刺激居民消费,拉动内需。


看到这, 有人可能觉得“调休”就是国家为了从自己口袋掏钱,和自己并无任何关系。


事实上,调休制度的本质,是一场“谈判”。


调休,一场“谈判”


我国劳动法明确: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而且,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事实上,目前中国人均全年工作时长就达到了2100小时,仅次于墨西哥的2225小时,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工作时长。况且对很多人来说,由于长时间的加班加点工作,什么“996”、“5+2”等加班现象已是见怪不怪,不仅很少能陪伴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身心也到了极度疲惫的状态,更需要通过放假来保证劳动法赋予自己的合法休假权。


同时,很多年轻人身处异地工作,除了春节,平时难得有时间回到老家陪伴父母,甚至很多人一年只见一次家人的机会也未必都能如愿,也需要有“调休”制度来帮助自己实现多陪伴亲人的愿望。


法律规定的各种休假制度难以实现,背后原因很复杂,既有政府执法与监管因素,也有企业与个人在休假问题上的博弈。但更深层次的因素是,对很多人来说,面对繁忙的工作,强势的企业,别说啥“带薪年假”,甚至每周能“双休”都是一种奢望。


人们不是不愿意休假,而是假期的加班费更高,想多挣点钱,同时也怕自己休假,同事不休假,反而会给领导印象不佳,丢失更重要的晋升机会。


因此当人们无力自己凑出合适假期,也不敢和企业商量休假的时间,国家便“出手”相助,统一规划假期时间,作为带薪休假制度的某种替代。


这种全部集体休假的制度,虽然时间安排上未必合理,但等同于全国经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放缓。即便某个企业不放假,但由于那个时间段,全国的商业和生产都暂停,企业不放假也难以带来更多效益,等于国家强制降低了企业给员工放假的机会成本。


因此,国家的集体休假另一面,就是以国家名义代替劳方与资方谈判假期,通过全国停摆的方式降低企业放假的成本,间接促使企业给予员工放假的权利。


既然“调休”对大家都有好处,为何不索性多放几天假,还这样东拼西凑假期干嘛?


为何不延长节假日时间?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由国家继续扮演谈判者角色,想办法增加法定假期。


这里可以做个数据比较,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剔除周末的双休,法定节假日平均为11.7天,中国是11天。


不过,由于中国各地企业带薪年假制度执行得并不理想,即便这个数字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也未必都能实现。


甚至就算是11天,这个数字不仅与法国、荷兰、丹麦、瑞典、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就连亚洲的越南和日本都比不上。


部分国家和地区休假时间比较。


考虑到中国人目前的年平均工作时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适当将节假日时间延长个几天的建议,是完全合理的。


但是从近期来看,这个愿望恐怕不太可能实现。


对于“调休”而言,虽说有不少值得诟病的地方,可企业是靠生产经营来盈利,多一天工作时间,企业就能多一分经济收入,反之则收入减少一分。


因为受到“口罩”因素的影响,国内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已经承受了巨大压力,现在好不容易恢复到正轨,更需要抓住时机重整旗鼓,迎头赶上。


再从休假时间而言,放假时间越长,节后劳动者的疲劳感反而越强,产能恢复也较为缓慢。这是因为劳动者从数日的懒散状态迅速调整到紧张的工作状态,中间需要有个缓冲期,如同汽车熄火后再开启,总需要一段“预热”的时间。


站在国家角度来说,延长假期时间固然可以多带动点内需,但国家整个经济的提振并非只靠旅游业,还有更为重要的农业、工业等经济活动需要平衡时间,这些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毕竟,整个社会是有一台有条不紊的机器,农业与工业才是推动经济前行的重要“引擎”,旅游业只是这部“引擎”的“润滑油”。


社会生产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基本盘才能稳定,人们才能得到更多就业机会,收入也才更有保障。换句话说,人们希望多点假期旅游的愿望取决于收入高低,假如工作和收入受到影响,哪怕再多几天假期,人们估计也难有心思去放松。


因此,调休表面是一场“朝三暮四”的游戏,但实际是国家经济生产与个人需求间的一场博弈,很难做到都满意。


不过,取与舍之间,我们也不能仅以物质财富的满足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精神层面的愉悦与升华同样不可或缺。


劳动者的合法休假权需要维护,这不仅仅是为了遵守劳动法,更是对劳动者真正的尊重,从而激发劳动者更多的工作热情,带动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研究室(ID:gh_316bbfbace45),作者:王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