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外父母,估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18岁孩子成年后就基本不管不问了,孩子们上大学的费用需要自己打工赚,买房的首付需要自己攒,带孙子孙女那是更加不可能了!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项针对21岁及以上子女父母的最新民调显示,91.5%的受访父母表示,他们为子女提供了某种程度的支持——37%加拿大父母“在帮他们的成年子女支付杂货费用”,近25%在帮他们“付房租”,10%在帮他们“还房贷”,近50%给他们“提供现金”。

当然,无法忽视的是所有一切都与加拿大当下的高房价、高通胀息息相关。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叹,“加拿大父母无限期抚养子女的时代”开始了——这项调查最早被刊登在《Carrick on Money》杂志上,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平台转载,不断冲上热搜。

这项民调的结果不仅反映了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经济独立问题,也反映了父母对自己在抚养成年子女角色方面的看法。只要在经济上可行,很多人都在这样做。

据悉,这份民调累计收到3095份回复。

在这91.5%“资助成年子女”的父母中,只有6.6%的父母表示“每年大约资助1000加币”;

25%的父母表示“每年资助1000-5000加币”;

64%的父母表示“每年资助金额在5000-5万加币”,属于最为普遍的;

还有不到5%的父母表示“每年资助金额在5万加币以上”。



报告显示,最常见的经济支持就是食宿,47%的父母表示他们提供这方面的支持,当被问及成年子女住在家里的主要原因时,39%的受访者称是高昂的自住房或租房成本。

还有11%的父母表示“与他们一起生活的成年子女正在为买房攒首付”;

7%的父母表示“孩子正面临找工作的挑战”;

6.6%的父母表示“孩子有健康问题”;

4.3%的父母表示“孩子有学生债务”;

还有近3%的父母表示“在他们的文化中,成年子女在结婚或买房前与父母同住是很正常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2008-2009年经济衰退之后,很多千禧一代是因“很难找到全职工作”而被迫搬回父母家中居住。但现在这个“原因”早已不复存在,毕竟眼下就业市场十分强劲,所以现在搬回去与父母同住的原因几乎都是“住房问题”(包括购房或租房)。

不得不说,如果年轻人无力支付房租或购房,搬回父母家是明智的理财选择。即使父母收取少量的租金,住在家里可以帮助储蓄。

调查结果显示

41%的父母表示“会在购房首付方面为成年子女提供帮助”;

34%的父母甚至表示“他们会因此而动用自己的退休储蓄金”。

当被问及“成年子女何时才能在经济上真正独立”时?

略高于12%的父母认为子女“将在今年经济独立”;

56%认为子女“会在未来数年经济独立”;

近32%的父母则认为子女“需要很多年才能真正独立”,甚至“永远都不会独立”。



甚至还有调查参与者写下了更复杂的情况:

“我还照顾一位年迈的父母,双重打击。”

“我们有三个成年的孩子,年龄39-44岁。我们一直在经济上帮助他们。”

隔壁美国的情况也是相似,一份调查显示74%的父母会给自己已成年的孩子提供经济上的帮助,通常会为他们支付电话费、交通费、房租、水电煤、助学金贷款、汽车贷款、医疗费用、信用卡等。

而在整个疫情期间,几乎一半(45%)有成年子女的父母表示曾在疫情期间帮助了自己的孩子,其中79%的人表示,这些钱是他们原打算用于解决个人财务问题的。



此外美国还进行了一份加拿大没有涉及到的“帮子女带孩子”的调查,结果也让我们华人群体颇为吃惊:美国商务部一份报告显示,如果孩子母亲需要上班,则有53%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的(5岁以下),平均一周23小时;如果母亲不需要上班,则仍有43%的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的,平均一周15小时。

讲真不管是什么种族、什么国籍,父母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每家人家都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得以传承。别看老外父母看上去大大咧咧、得过且过的样子,其实他们也在一直辛苦为子女的将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