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美元能干什么?
 
换算下来200多块是我一个月的地铁费,或者说半个月的水果钱。而现在,在手机上动动手指,花40美元就能拥有一个“让全世界人民认识你的机会”。
 
这里说的是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上播放自己的短视频。
 
这股最近在国内小红书、抖音上兴起的「40美元上纽约时代广场」的风潮兴起于旅美熊猫丫丫的事情。“美国人不好好疼爱我们的国宝,那就用舆论压力让我们的丫丫回家。”于是,很多网友自费在时代广场轮播“丫丫,come back”的视频。


“现在普通人也可以在时代广场上投视频了?”大部分中国用户投放的都是位于第42大街和第七大道交汇处的TSX大屏。去年12月开始,这块屏幕开始向普通用户开放,“这是一种享受 15 秒成名的全新方式”,TSX联席首席执行官 Nick Holmstén指出。
 
纽约时代广场是全球游客最多的地方,是财富与文化交汇的“世界十字路口”,上到各大公司,下到粉圈打投,这里一直是做宣传的兵家必争之地。然后,现在高贵的时代广场也下沉了。
 
“这简直是高端版朋友圈。”对于“以晒为生”的资深老网民来说,哪里还有比在时代广场上晒照片更能获得满足感的方式?于是,最近社交媒体上相关的帖子越来越多,用处、攻略、代拍,一条龙服务包您满意。
 
真的如此方便吗?上时代广场到底是什么感觉?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氢商业编辑部在小红书上找了一个代拍卖家“MR纽约时代广场投屏”,在纽约时间3月12日这天,也体验了一把“当网红”的感觉。
 


 
如果用2个字来总结上时代广场的体验,那一定是“丝滑”,顺利到和在淘宝购物一样简单。
 
也确实就是在淘宝上下单。
 
根据TSX官网介绍,用户只需要下载TSX的APP,上传自己的视频,选择播放时间,然后支付40美元就可以了。整个过程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从头到尾,没有任何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能够在纽约“闪亮登场”,编辑部的同事们也绞尽了脑汁。先是把《老友记》和《武林外传》的经典姿势学了一个遍,后来又想把编辑训仔抱起来拍,却遭到了她的无情拒绝。最后还是中国大妈给我们提供了灵感,一气呵成了下面这个星星展翅的经典造型。
 


 
根据小红书上的攻略,在集合编辑部“所有女生”的要求后,我又用了半小时P了一个既土又亲民的短视频,试着在APP下单。付钱的时候突然想到,我人不在纽约,光下单也看不到我的视频。
 
不过有头脑的商家们早就想到了这些问题,既然有需求,那就是真金白银的市场。在小红书上,随便搜搜就可以看到大量叫做“xxx纽约时代广场投屏”的账号。经过和他们简单沟通后,我选择了一个IP在美国的代拍商家“MR”。根据她的介绍,除了前期的录制视频以外,她会包揽后续的所有业务,视频上传、现场录制等等,还会寄给客户一张来自纽约的明信片。
 


 
接下来的操作就很简单了,我连APP都不需要。只要给MR一个16秒的短视频(后台会吃掉1秒),然后在淘宝下单,就可以等待在时代广场上看到我的大脸了。具体在播放时间上也不需要等待很久,我在北京时间12日给MR了视频,她立马就约到了在纽约时间12号播放。(中国比美国快12小时)
 
突然之间有点恍惚,毕竟普通人以前想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完全不可能,感觉这是只会出现在晋江魔幻玛丽苏文学里,霸道总裁给的惊喜。
 
相比于之前国内企业上时代广场,我的这次体验可以称得上足够傻瓜了。当然这也多亏了同行带来的竞争压力,像MR这样的商家才会尽可能地把服务做到更好。不过我也为这样的服务付了更多的钱,包括带代拍,一条龙599元。
 
在北京时间13日一大早,我就收到了MR传来的视频。得知我有写稿的需求,MR还托了一个朋友给我拍了2个机位的视频,以及一些时代广场的现场照。
 


MR摄
 
此前,国内企业“出海”上时代广场一般多选择的是纳斯达克大屏、路透社屏和3块由新华社、国域无疆和蓝色光标代运营的中国屏。根据国内户外媒体代理商王杰介绍,以前国内公司在时代广场投放广告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和租用时代广场屏幕的国内广告公司合作进行广告投放,二是通过国内广告代理公司和美国广告公司合作。
 
在当时,虽然能在时代广场上露脸通常被看作是“集团”“上市公司”的title,但上三大屏不仅审核和等待时间更久,“内容审核为五个工作日左右,排期为十五个工作日左右;节假日需提前一月预定为宜”,费用也远不是一般用户可以支付的,价格在10秒4000到2周118万之间不等。
 
相比之下我多花了300找一个代拍服务、当天上传当天就帮我跑到现场实时转播,似乎也没有那么难接受了。TSX屏也不是犄角旮旯的私人屏,就算是和三大屏比较,位置也不差。不仅位于百老汇最中心的位置,前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面积还远远超过传统三大屏。
 


MR摄
 
根据MR的反馈,最近因为丫丫的事件和小红书网红的影响,来咨询的用户有了一定提升,“12号一天有6个人下了单”,目前MR的淘宝店这项服务共卖出去16单。 “目前咨询的女孩子比较多,男孩子一般是用来告白”,MR认为,「40美元上纽约时代广场」非常契合当下年轻人的炫耀心理,从去年12月到现在能够有小幅度的发展和“网红”这个标签也密切相关。 什么东西能够成为网红?好传播、够刺激、抓人眼球、门槛低,而「40美元上纽约时代广场」这几个特点几乎全有了。 巧合的是,TSX大屏在国外火起来也确实和一个苏格兰网红有关。此前,有一个叫Darren Dowling的TikTok吃播网红,为了试一试TSX的宣传真假,随手上传了一段自己吃面包的视频。穿着普通绿色T恤他,一边吃着面包片,一边仿佛在向时代广场上的游客微笑,这段视频在TikTok上获得了近17万的浏览量,很快在国外网红圈掀起了一段上时代广场的热潮。 


 
所以上时代广场什么感觉?
 
编辑加号说,既社死又自豪。尤其我们的大头突然出来的那一瞬间,脚趾头已经从北三环扣到了京郊怀柔。这是什么脚力我不得而知,但我拿到视频后第一时间就分享给了朋友们,她们都说:“你们这和网红视频比起来差点意思啊。”
 
我们差在哪里了?
 
根据MR的介绍,用户们主要用大屏来放给自己或者闺蜜的生日祝福、纪念萌宠,或者是丫丫。“如果是丫丫的视频话,我们就不收取服务费了。如果是个人内容的话,都会提醒用户可以再美化一下视频内容。”
 
我也是在MR的提醒下又加了“VISTA氢商业”“女性媒体”这样的宣传字眼(虽然可能无人在意)。不过看了几个网红视频以后,我发现那些美女们各个别出心裁,有颜有趣。而当我询问大家是否还要简单P一下,编辑橘总说,不需要了,纽约没熟人。
 


 
没能让氢商业在纽约引起轰动是我的遗憾之一。除此之外,忘记把“一群女的”“女性媒体”翻译成英文,将成为我毕生的遗憾。就这样使氢商业错失了一个走向国际的机会,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花了599就是为了“出口转内销”!
 
毕竟中国企业们在时代广场真有过一段出口转内销的故事。2010年前后,当时有大量的中国企业在时代广场上投放中文广告,比如聚划算打出的“30万年薪招聘处女座”广告,以及某蛋糕品牌喊话,“风投们:不要再找我了,我只想好好做蛋糕”。
 
在“世界的十字路口”放广告,用的还是中文,看起来这些企业也没打算挣外国人的钱。当然氢商业不是的,没用英文完全是我一时疏忽。
 


 
虽然只花了599,露了15秒的脸,但能上时代广场还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
 
一直以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都喜欢在这里做广告,可以说时代广场的户外大屏是“世界顶级品牌秀场”,这里的“世界第一大屏”——纳斯达克交易所大屏,代表世界财富最高峰和至尊荣誉。
 
其实自1880 年代成立以来,时代广场就已经是一个巨型广告的汇聚地,而这里的广告宣传甚至比“时代广场”的诞生还早。时代广场是因为《纽约时报》把总部设在了这里而因此得名。此前,百老汇与42街的交汇处叫做朗埃克广场,是马商、铁匠、马厩的集散地,在那时候,这里已经有了明显的广告牌。
 


 
现在,时代广场是全球游客最多的地方,每天吸引约33万人来访,每年超过5000万人次。如此庞大的游客量,使这里被视为“吸引全球目光”的最佳窗口之一。这场有关注意力的竞赛提供了所有奇观,因此即使明晃晃地塞满了消费主义,但有关的赞誉依旧不减。
 
这件事情在过去百年都是这样,能不能上时代广场大屏一定程度上被当作企业兴衰的晴雨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成为全球GDP第二的大国,日清、东芝、丰田、索尼等大公司的广告开始攻占时代广场,长年租下广告牌。
 
但随着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20年”,越来越多的日本品牌无法再支付巨额的广告费。曾因为一杯冒热气的拉面广告成为时代广场上一个亮眼符号的日清拉面,在退出时,日清营销助理副总裁Linda Chung感慨道,“为了消化租赁广告牌带来的大量成本,我们得卖出多少拉面啊。”
 


 
不过,第一个上了时代广场的中国企业不是华为、腾讯等这些知名大厂,而是那个“没有哪部国产剧可以逃过”的999。
 
1995年劳动节的那一天,曼哈顿的商业精英们如果抬头可能会发现有点不一样:一块蔚蓝色底上写着“999三九药业”的中文广告牌从那一天开始矗立在第七大道和48街交界东南角。“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世界上广告密度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区做中文广告,时代广场从此出现了一种新的广告语言”。这是当时《纽约时报》的评价。
 
这样看来,确实没有999去不了地方。这家制药集团也曾在中国广告史开启了多个先河:第一个在出租车上做广告、第一个在机场塔台上做广告,以及第一个请明星代言做广告。
 


图源:小红书@Hello琦琦~
 
以及第一个“无处不在”。不过,在8年之后的2003年,三九集团也因为巨额的债务危机而撤下广告,按照当时签订的协议,“前五年每年12万美金,后五年每年20万美金”,三九集团为了在时代广场打广告也已支付了上百万美元。
 
中国企业大幅度进驻时代广场则是在2010年之后的事情了。2011年1月17日,一则姚明、郎平、丁磊、李彦宏领衔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时代广场户外大屏幕不断播放,这意味着由政府主导的形象宣传片开始登上时代广场的荧幕。
 
随后,五粮液、海尔、格力等企业也开始投放广告。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赵新利的统计,2014年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的中国广告数量较2011年翻了三番,达27条。
 
中国企业亮相时代广场在2015年达到了高峰。那年的国庆节期间,时代广场上的路透社大屏播放了中国66家企业的中英文宣传片,其中既有行业巨头华为、长安汽车、海尔、绿地集团,也有当时一些正在处于增长期的行业黑马。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影响,很快中国企业也不青睐时代广场了。这里成了地产楼盘、流量明星、网红、微商,网贷公司、区块链企业的最爱。
 
由于投放成本较低,越来越多“诈骗公司”盯上了这里。比如被质疑为传销骗局的“霸屏天下”、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侦查的团贷网,还有众多“割韭菜”的区块链ICO项目都曾在时代广场高调打出大屏广告。很难不让人怀疑下一个投放风潮不是元宇宙就是ChatGpt。
 
除此之外,一些网红、流量明星也看重了这块屏幕。2016年,TFBOYS组合中王俊凯的粉丝在时代广场包下时代广场11块大屏为其庆贺生日,在国内引起震动。在此之后,粉丝轮番出钱帮爱豆在路透屏打榜成为潮流。
 

 
直到今天,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也可以登上时代广场了,仅需15秒就可以圆一个网红梦。有网友估算过TSX屏一年的收入。在所有时间段都卖出去的理想情况下,15秒卖40美元,一天就是230400美元,一个月30天是691.2万美元,一年8409.6万美元,差不多5个亿人民币。“相当于TSX建了个楼,安了块屏,开发了一个软件,轻轻松松就可以稳赚几个亿了。”
 
不过,这块看起来很大的蛋糕,实际上依旧抵不过互联网的冲击。
 
根据《好奇心日报》的报道,蓝色光标的屏投放为期 2 周的广告费用为 118 万元人民币。国域无疆市场部负责人曾透露,其屏幕广告的价格为每条每月10万美元。相比之下路透屏和纳斯达克大屏广告价格较低,10秒视频在4000到1万之间。
 
这样的价格甚至比不上腰部网红的报价。根据小红书的商务平台蒲公英显示,粉丝在1万左右的母婴博主的广告报价在2000元左右。网红的报价越来越贵,时代广场却不再受企业青睐,可能在互联网时代,单单从转化率上来看,时代广场是不如网红的,毕竟后者动辄就有全网百万的粉丝量。
 


 
互联网正在草根化一切事物,打破以前的那层滤镜,很多事情变得“触手可及”。
 
艺术家们找个淡季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搞场个人演唱会给自己镀金,被骂欺骗营销。不过这种事情放到普通人身上,更多是图个开心,小则众筹400元可以让远在非洲的小哥们来一段异域祝福,大则花掉几千几万请个小明星来(此处又强调了一遍标题:我们花了599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像爱豆一样“被应援”是啥感觉?)唱歌祝福。
 
这样看来上个时代广场大屏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毕竟时代广场正在跌落神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百老汇演出减少、犯罪率上升、优质商店和写字楼租户不断离开、每日游客量难回疫情前。《纽约时代》认为,“时代广场正处在双向十字路口”。
 
把大屏开放给普通用户或许是时代广场扭转现状的方式之一。毕竟「40美元上纽约时代广场」满足了一切网红事物的要素:足够大的传播量,足够猎奇的新形式。可就算是这样了,上了时代广场的我们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女性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