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头图来自:《父母爱情》
在东亚文化里,“爱”和“理解”往往被当成一回事,但很不幸,这种思维成为许多冲突的根源。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称韩国刷新全球最低生育率纪录。2021年,韩国总和生育率只有0.81,同比减少3.4%,创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新低。在经合组织38个成员国中,韩国的总和生育率排名倒数第一,是唯一低于1的国家。韩国的近邻日本,更是早就不生了。传统上最重视儒家伦理、代际传承的东亚地区,居然遭遇了生育困境,这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
日本和韩国的例子,也印证许多人将生育归咎于经济问题是站不住脚的。毕竟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日本是高度发达国家,韩国则是中等发达国家。无论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收入,还是整体福利保障,都是不错的,而且日韩人口基数不小,所以“平均数”的含金量不低。
说到底,还是一个“累”字,养孩子累,孩子也累。即使是日本社会,在幼童入学等方面已经尽量公平,在教育上已经尽量鼓励和放松,但整个社会还是有着压抑感。
这种累也不仅仅体现于教育和社会竞争层面,还体现在人际关系层面。西方人的家庭关系相对比较疏离,但这种疏离不是淡漠,而是建立在独立的基础上。大多数孩子成年后就离开家,与父母分开住,在成长过程中,两代人的相处一般都是朋友模式而非尊卑模式。所以,尽管看起来疏离,但相处反而会比较融洽。
而在东亚社会,家庭关系的连接非常紧密,父辈会将自己认可的家庭价值观全数传递到子女身上,不容任何质疑,这也造成了各种干涉、误会和不理解。所以一个欧美年轻人选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不但社会能包容,父母也能包容,甚至反过来予以各种支持。可是在中国社会,别的不说,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都能在家里掀起“战争”。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的意见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句“我是为你好”就足以让人立于不败之地,虽然简单粗暴。在许多父母看来,自己对孩子的爱,就等同于对孩子的理解,却忽视了二者的差别。
也正是因为“我是为你好”这种发自内心、却忽视对方需求与内心的思维方式,很容易让东亚家庭陷入一种“我爱他,但我不理解他”的状态。
前些日子读过一本名叫《关于女儿》的韩国女性文学作品,它就揭露了被偏见所支配的东亚社会。它的题材比较特殊,可以说是东亚文学第一次从孤独母亲的角度,书写“性少数派”的女儿。
故事非常简单:女儿是同性恋,母亲无法理解,只能慨叹“为何我的女儿偏偏喜欢女人呢?是故意将这种其他父母一辈子都无须思虑的问题丢给我,要我试着突破难关,用这种方式来催促、胁迫我吗?为何要让生下她的我变得如此悲惨呢?我的女儿为何如此残忍?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为何令我感到羞愧丢脸呢?真讨厌因身为孩子的妈而感到无地自容的自己。那孩子为何要让我去否定她,甚至让我否定自己以及自己活过的大把岁月呢?”
作为一个典型的东亚母亲,书中的母亲对于女儿的人生有一套标准化构想,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对这样的构想表示认同——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正常”,正常生活和正常工作,在母亲认为合适的年龄结婚,然后生孩子,同时还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但女儿的选择恰恰与这个构想完全相反,她是性少数群体,与同性伴侣已经保持了七年的稳定关系。她也没有稳定工作,并经常参加各种维权活动。
对于母亲而言,这一切简直是悲剧:“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为何不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尤其是这位母亲自己面临着艰难的人生,她因为生育而放弃教师工作,在育儿中消磨生命,后来做过课外辅导、换壁纸、驾驶幼儿园巴士、保险业务员和机构餐厅厨师等工作,年龄越来越大,但工作反而越来越辛苦,酬劳也越来越低,直到成为养老院护理员。在这种状态下,她当然希望女儿有稳定安逸的人生,而不是像自己一样,但女儿的选择显然比她走得更远,而且与母亲的被动不同,女儿是主动的选择。在女儿看来,母亲希望的安稳人生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母亲在养老院照顾的珍,年轻时是活跃的社会活动人士,曾持续为外籍工人的权益发声,终身未婚,晚年在患有老人痴呆症的情况下进入养老院。母亲并不希望女儿也变成这样,但女儿不但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而且还是性少数群体。
不过,也正是因为与珍的朝夕相处,使得母亲一点点冲破着自己身上原有的社会规训,将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在目睹了女儿的抗议活动之后,母亲终于有了勇气去捍卫珍的生命尊严,阻止养老院将珍换到更差的病房。正如女儿在解释为何抗议时所说的:“这是我的事,不是别人的事,这是迟早有一天也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母亲也对养老院方面说出了“我们又和她有何不同?你以为我们不会是躺在那张床上的人吗”这种以前不可能说出的话。
当然,这个故事本身是非常理想化的。在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类似书中母亲这样的转变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反而是女儿被同化的可能性更大,而且还会被赞美为“成熟”。
而且,故事中的母亲其实并未真的理解女儿,她仅仅是作出了一些改变,但对于女儿的人生,她仍然有着固有的坚持和担忧。
这位母亲内心的矛盾,其实是现实中许多人的心理矛盾。比如她曾经后悔,是不是让女儿读了太多书,才变成了这个她所不能接受的样子。这种心态在现实中一点也不少见,类似“让孩子读书,结果翅膀硬了会顶嘴了”“看了些不知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书,一点也不现实成熟”之类的话,在中国家庭里从来不少见。至于“就不应该让女儿读那么多书,现在28岁了还挑挑拣拣不肯结婚,如果去读个中专,早嫁出去了”,更是许多中国家庭的“标配”。当子女不那么“听话”时,许多父母会将一切归咎于“读书太多”,这无疑是反智的。
即使有些家庭号称“理解”,但实际上也并非如此。或者说,大多数中国家庭对待子女的态度,实际上跟对待社会事件的心态是一样的——坏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们会为权力寻找各种借口,或是不闻不问,但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那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你会经常看到类似的“逻辑”:
“穿衣服当然是自由,我们能理解你,但是你作为一个女孩子,穿短裙出门是危险的。”
“我们能理解丁克家庭啊,这是个人自由啊,但你不生孩子,别人会怀疑你们夫妻是不是身体有问题。”
“生男生女都一样,我们都能理解,不过我们家这种情况,还是需要一个男丁,亲戚家都有。”
……
这些“理解”压根就不是理解,而是货真价实的“不理解”,但它很多时候就是中国社会对“理解”的认知。“不理解”就是无法摆脱自身经验和视野,更糟糕的则是将“不理解”伪装成“理解”。
如果在东亚家庭关系里,当事人都能搞明白“爱一个人”和“理解一个人”是两回事,关系肯定会融洽得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