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 (ID:The_sun_also_rise),作者:慕峰,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数量低于全年死亡人口,全国人口较上年减少85万人。这并非一个非常准确的数据,2022年的出生与死亡人口情况,还需要后续根据更详细的数据进行核定。但国家统计局此时能够公布,意味着中国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这个结论是确定的。


2021年,我们在《老龄化二百年——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问题》一文中极其详尽地讨论了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人口浪潮,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全人类造成的影响,尤其是中国人口浪潮与全球化的关系。该文的分析与结论对认识我国人口现状与未来,仍具重要参考价值。


在此之外,我们尤其想提到的是,随着人口红利渐行渐远,养老负担不断加重,在这两个不可逆的前提下,中国未来发展对人口素质的需求将显著强于对人口数量的需求。这也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型、诸般国际问题的应对,乃至民族复兴的诉求,都将更加快速地转向依赖于高素质人群的扩大。如何处理并满足好人口转型期不同阶层人群的需求问题,尤其是将要更加依赖人群的需求问题,将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治理能力的重大挑战。正如我们在人类老龄化二百年历史中所见,工业革命导致的人口浪潮导向了全球化的必然,而只要坚持全球化,全球性的人口流动将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结构人群的流入与流出,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素质与未来。


我们在《如何理解今天的中国》一文中已经论及了人口转型期出现的不同利益群体冲突和治理困难等结构性问题。在过去一年中,我们也经历了上述结构性问题带来的诸般社会性困扰甚至阵痛。在未来,我们将继续花足够的时间阐述对社会发展的种种认识。


人类的各个文明因地域、人口结构和历史文化充满了差异,全球化造成了全球精英阶层趋于一致的全球性观念,但过往的全球化并未将大部分人口纳入到这个观念体系中,这是一个受益者接受、受损者排斥的问题。各国决策者都在这个时代面临民粹化的这个难题。如何应对民粹化问题,如何避免民粹化对社会的冲击与负面影响,是官方需要应对的。另一方面,受益于全球化的精英阶层也需要反思全球民粹问题产生的根源。


2020年我们在《民粹主义改造美国(增补完整版)》一文中详尽叙述了美国民粹主义的历史,从美国各阶段民粹主义的兴起与式微,可以清晰地看到种种经济与社会因素,对于理解今天这个世界,仍然极具帮助。


对中国而言,如何使官方与中产以上阶层在治理层面达成更多的共识与一致,是真正的关键所在。知识阶层如果只能做空谈式输出,那么(主动或被动)依赖于知识阶层的决策群体,则很可能陷入各种决策陷阱。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多有思考能力的人去做知识层面的“供给性改革”,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主张的,要做积极的参与者,而不只是制度红利的收割者或者旁观者。


在未来,我们将花更多时间深入论及法治这个具有基础共识性可能的议题。尤其是在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坚持全球化和全球人口流动不可避免的大背景下,唯有这一共识能够成为各方达至各自目标的前提与基础。


我们相信,一个生生不息的文明,不会踯躅于一时;真正的伟大,孕育于每一个细微。


以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 (ID:The_sun_also_rise),作者: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