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德媒同时出手,指认炸北溪元凶是……他却笑了

北溪管道事件发生至今,真相仍待解。美国资深调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此前关于“拜登政府下令炸毁管道”的调查报告掀起舆论巨浪,但一个月来西方主流媒体却对此“集体沉默”。

3月7日,《纽约时报》刊发长文报道,将幕后黑手指向“亲乌团体”。报道援引匿名美国官员的话爆料称,新情报表明炸毁管道的是一个“亲乌克兰团体”。消息人士称,破坏者极有可能是乌克兰人或俄罗斯人,或是两者结合的组合,“没有美国人或英国人参与”。同时,没有证据表明包括泽连斯基在内的乌克兰政府人士或俄罗斯政府参与了行动。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对此否认称,乌克兰和北溪管道事故无关,也没有所谓“亲乌克兰团体”的任何信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指出,这篇报道是有人想要逃避法律调查并转移注意力而发布的,美国应当回应俄罗斯的要求,在赫什的新闻调查面前,不应该用“匿名消息源”混淆视听。德国政府回应称,注意到了这篇报道,但德方自身的调查目前仍未得出具体结果。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被问及对《纽约时报》新爆料看法时,赫什称“我不做任何评论。我不是官员。我写我自己的资料。”赫什随后补充说:“我现在在看(《纽约时报》报道)。哇,信息来源都没被指出来。”然后他大笑起来。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纽约时报》的报道援引消息源为未具名的“审查了最新情报的美国官员”。报道援引美官员的说法称,一个“亲乌克兰团体”去年9月发动了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袭击,并称这一破坏行动长期困扰大西洋两岸的调查人员,如今终于朝着确定事件责任方迈出了一大步。

美国官员称,他们没有证据表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或其高级副手参与了这次行动,也没有证据表明肇事者是在任何乌克兰政府官员的指示下采取行动的。

看过情报的美方官员表示,他们认为破坏分子极有可能是乌克兰人或俄罗斯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同时强调没有美国公民或英国公民参与其中。

尽管将肇事者指向了“亲乌克兰团体”,但美国官员承认,他们对这些人及其所属团体了解寥寥,只是援引新的情报信息称,这些人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反对者,但没有具体说明该组织的成员,以及谁指挥或资助了相关行动。

同时,披露消息的美国官员也拒绝透露这些情报的性质、获取途径以及其中所含证据的可靠性程度。他们只是表示,目前还没有关于此事的确切结论,这次行动“可能是由一支与乌克兰政府或其安全部门有联系的代理力量在账外进行的”。

而涉及到当时细节的情报,看过情报的美国官员则称,爆炸物很有可能是通过经验丰富的潜水员帮忙在水下放置的,这些潜水员似乎并不为特定军方或情报机构工作,但可能过去接受过政府的专门培训。



当地时间9月28日,根据瑞典海岸警卫队公布画面,“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泄漏处的气泡上升到波罗的海表面,形成直径超过1公里的“气泡圈”。图自澎湃影像

9月26日至28日,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海底管道“北溪-1”和“北溪-2”发现4处泄漏点,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专属经济区。丹麦和瑞典地震监测机构观测到泄漏点所在区域当天发生强烈震动,认为发生“爆炸”。两国政府和欧盟怀疑泄漏为“蓄意破坏”所致。

《纽约时报》指出,北溪天然气管道去年的泄漏,引发了所有人对谁该为此负责的猜测,这是俄乌冲突期间最重要的未解之谜之一。

尽管西欧国家官员认为这一袭击是某些国家支持的,但美国官员没有公开表示认同这一观点。而在一些官员看来,乌克兰及其盟友拥有袭击北溪管道的最合乎逻辑的潜在动机,因为他们多年来一直反对该项目,称其是“国家安全威胁”,将使俄罗斯更容易向欧洲出售天然气。

《纽约时报》称,事实上,在北溪管道事故发生后,华盛顿方面有一种“沉默的猜测和担忧”,即乌克兰政府的某些部门可能也参与了那次行动。不过,报道仍旧强调,新的情报没有提供乌克兰政府参与袭击北溪管道的证据,拜登政府对于泽连斯基及其国家安全团队的信任程度也一直在稳步提升。

对于相关说法,乌克兰政府和军方情报官员表示,他们没有参与此次袭击,也不知道是谁发动了袭击。在《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发表后,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发布推特称,“乌克兰与波罗的海的事故无关”,并补充说,他没有关于亲乌克兰的“破坏组织”的信息。

同时,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在社交媒体“Telegram”上回应了该篇报道。扎哈罗娃写道:“西方媒体被这样的消息所轰炸,针对北溪管道的恐怖袭击调查有了另一个版本:A—不是俄罗斯;B—(亲)乌克兰团体。”

她接着表示,这些信息都是那些不想在法律领域进行调查,想千方百计转移公众对事实注意力的人发布的,卷入该事件的西方政权不应该“泄密”,而是应该回应俄方的官方要求,至少应该考虑赫什的新闻调查材料,而不是用“匿名恶作剧”取而代之。



扎哈罗娃社交媒体截图

此外,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政府当地时间3月7日也回应称,注意到了《纽约时报》的报道,即“亲乌克兰团体”实施了去年的北溪管道袭击,但德方自己的调查尚未得出结果。

德国总理府发言人表示,瑞典、丹麦和德国几天前已通知联合国安理会,调查正在进行,目前仍无结果。“联邦检察官自2022年10月初以来一直在调查此事。因此,德国检察官对程序拥有行使主权。”

德媒同步爆料,“线索指向乌克兰”

与此同时,多家德国媒体当地时间周二(3月7日)援引不同消息人士放出新料,前者指认幕后黑手为“亲乌”团体,后者亦声称“线索指向乌克兰”。

德媒在报道中补充称,情报机构也不排除这是一次“嫁祸栽赃”基辅的“假旗行动”。不过,报道也承认,调查人员并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来证实这种情况。

这份德国《时代周报》、德国第一电视台(ARD)和西南广播电视台(SWR)7日发布的联合调查报道称,德国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调查人员已经摸到涉嫌运送爆破人员及其装备的一艘游艇,它由一家注册在波兰的公司租用,而这家公司“显然由两个乌克兰人所有”。

据报道,德国调查人员认为,一个五男一女的六人小组乘坐该游艇将炸药运到爆破地点,包括一名船长、两名潜水人员、两名潜水助理及一名女医生。不过,这六人皆使用专业伪造护照,真正国籍不明。



德国《时代周报》报道截图

根据调查结果,一辆货车将相关设备运抵港口后,该爆破小队于2022年9月6日,即爆炸发生前20天,从德国北部港口城市罗斯托克(Rostock)出航,在没有将游艇清理干净的情况下就归还了船只,调查人员事后在船舱内的桌子上发现了爆炸物的痕迹。

上述德媒据称采访了来自多国的消息来源。报道说,爆炸发生后不久,某西方情报机构便知会了其他欧洲情报机构,说主导这起爆炸事件的是一个乌克兰团体,此后进一步的情报则指向了一个亲乌克兰团体。

不过,报道强调,尽管线索指向乌克兰,但调查人员至今仍未查出幕后主使,情报机构也不排除这是一次“假旗行动”,即有人刻意留下痕迹、将事件“嫁祸”给乌克兰。不过,调查人员也并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来证实后一种情况。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在一份声明中回应称,乌克兰“当然与‘北溪-2’的袭击无关”,目前既无法证实乌克兰官员或军队参与了这一行动,也无法证实有人代表他们行事。他还称,可以想见的是,俄罗斯才是爆炸的幕后黑手,“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动手)还有许多动机和许多可能的用处”。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在推特上称,基辅对所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2022年9月26日至28日,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海底管道“北溪-1”和“北溪-2”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发现4处泄漏点。瑞典测量站曾在管道发生泄漏海域探测到强烈的水下爆炸,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俄罗斯曾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遭西方国家拒绝。

今年2月8日,美国资深调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赫什发布调查报告,指出此次泄露事故正是此前一直将矛头对向俄罗斯的美国政府所为。这篇调查报道发表在赫什的个人网站,题为《美国是如何毁掉北溪管道的》。在发布11个小时内,已被英国《泰晤士报》、路透社、法新社、俄新社等各国权威媒体转述,引起广泛热议。

报告指出,去年6月,美国海军潜水员在一次军演的掩护下,在管道下埋设了爆炸装置,以完成美国总统拜登亲自发出的命令。

在赫什2月8日发布调查报告后,白宫、美国中央情报局等美政府机构紧急否认。白宫国安委员会发言人沃森断然否认上述指控,并称赫什的调查报告“完全虚构”。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的发言人则回应称,上述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对此,赫什坚持表示,向其转达消息的匿名消息源是准确的。他还表示,未来将继续报道这一事件,“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撰写”。

对于西方的此种反应,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时表示,西方国家试图默默了结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赫什关于“北溪”的文章未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这令俄方感到惊讶,若不对破坏“北溪”的行为进行调查,类似事件可能还会重演。他指出:“世界上能做出这种破坏行为的国家并不多。”


甩锅乌克兰?德国:已注意最新报道,德方对“北溪”爆炸调查程序全权负责



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德国政府发言人3月8日向媒体表示,已注意到最新关于“北溪”管道爆炸的报道。德国联邦总检察长彼得·弗兰克自2022年10月以来一直在调查此事,对调查程序全权负责。瑞典和丹麦也正在对爆炸事件进行调查。

几天前,瑞典、丹麦和德国通知联合国安理会,调查正在进行中,目前还没有结果。

近日,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方面的调查结果指向乌克兰是“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幕后凶手。乌克兰方面已经对此予以否认。

去年9月26日,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等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系列管道发生爆炸泄漏。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数日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开始独立调查。俄方曾多次呼吁共同调查,遭相关国家拒绝。

美媒、德媒将“北溪”爆炸甩锅乌克兰?据央视新闻3月8日报道,《纽约时报》7日发布文章称,“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是由某个亲乌克兰的团体所为。同一天,德国多家媒体透露,根据德国有关部门的调查,尽管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到底是谁造成了破坏,但有线索指向乌克兰。

对此,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当天回应称,乌克兰绝对没有参与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袭击。乌方对此毫不知情,也没有所谓亲乌克兰组织的相关信息。

对于此事,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表示,是那些不想在法律层面进行调查、想方设法转移公众对事实的注意力的人,允许媒体披露这样的消息的。



图片来源:新华社

美国、德国爆料:北溪爆炸“亲乌克兰”团体干的《纽约时报》爆料称,经美国官员审查的新情报信息显示,一个“亲乌克兰”的团体于2022年9月袭击了“北溪”天然气管道,但目前美方对此还没有得出确切结论。报道还称,审查过新情报的美官员表示,他们认为破坏分子极有可能是乌克兰人或俄罗斯人,或者两者兼有之。这些美国官员称,没有美国或英国公民参与其中。而由于讨论的是机密情报和敏感外交事务信息,这些美官员要求匿名。

此外,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注意到,德国《时代周报》当地时间7日的爆料,与美国《纽约时报》同一天的爆料说法相同。

《卫报》报道援引《时代周报》消息称,德国调查人员认为,袭击由一个6人组成的团体实施,他们实施破坏时使用的游艇是从一家在波兰注册的公司租用的,所有者为两名乌克兰公民。

报道称,这个由6个人组成的团体参与了将炸药运到现场的行动,其中包括游艇船长、两名潜水员、两名潜水助理和一名医生。据《时代周报》报道,这6个人使用的都是伪造的护照,因此他们的真实身份尚不清楚。

《卫报》继续描述称,这艘游艇于9月6日从德国港口城市罗斯托克起航。据《时代周报》消息,此次秘密行动的设备之前由一辆卡车运到该港口;而该游艇返航后,调查人员在游艇内的一张桌子上发现了爆炸物的痕迹。

有关“北溪”事件的最新爆料,《卫报》说,德国政府表示德方的调查尚未得出结论。一位德国政府发言人说,瑞典、丹麦和德国此前表示,他们的调查仍在继续,但仍没有得出结果。德国方面对有关“北溪”的最新爆料持谨慎态度。

俄外交部:匿名炒作,转移视线!另据环球网援引塔斯社、《消息报》等多家俄媒报道,对于这篇《纽约时报》的文章,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随后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表示,是那些不想在法律层面进行调查、想方设法转移公众对事实的注意力的人,允许媒体披露这样的消息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398818202

俄罗斯《消息报》报道称,对于《纽约时报》的爆料,扎哈罗娃7日在Telegram上发文回应。她先是提到,西方媒体爆料称“亲乌克兰团体”与“北溪”被炸事件有关。“有趣的是,是谁允许这样的消息泄露、让其充斥信息空间的?答案:是那些不想在法律层面进行调查、想方设法转移公众对事实的注意力的人。”她称。

“一些涉事西方国家政府应该做的不是泄露消息,而是对俄方提出的正式要求作出回应,至少是研究记者赫什的调查资料,不用匿名炒作消息暗中替换这些资料。”扎哈罗娃称。

赫什重磅爆料2月初,赫什发布重磅炸弹报告,直指美国在挪威的协助下策划并实施了对“北溪”管道的袭击。

根据赫什的说法,去年6月,美国海军潜水员打着北约演习的幌子,靠演习部队的掩护在“北溪”管道上放置了远程遥控炸弹。三个月后,挪威海军远程引爆了炸弹,导致“北溪”管道四处发生气体泄漏。

目前,丹麦、德国和瑞典对“北溪”管道事件进行了调查,瑞典调查结果秘不示人,拒绝同俄方分享调查结果,也不同意与德、丹两国进行联合调查。



85岁的赫什是美国资深调查记者,曾揭露了美军在越战时期的“美莱村大屠杀”的暴行,推动了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他还曾调查报道了美军臭名昭著的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 “水门事件”以及美军对柬埔寨的秘密轰炸等事件。

据了解,“北溪-1”管道于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北溪-2”管道建成后与“北溪-1”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但仍有部分天然气封存在管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