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浪浪山的基层小猪妖开篇,到“宇宙环卫”的打工人结束,2月12日,随着最后一个单元《玉兔》在B站上线,《中国奇谭》也迎来了大会员收官。它的横空出世带给世人震动,而高开低走也引发了许多思考。

高开,是因为《中国奇谭》“出道即巅峰”。目前它在B站的播放量已破2.1亿,豆瓣评分9.1,连《狂飙》都没能撼动其“一周华语口碑剧集榜”第一名的地位。低走,则是因为八个短片质量参差不齐,第六期《飞鸟与鱼》甚至因故事老套和内核陈旧,而遭到网友猛烈炮轰。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中国奇谭》遇到的追捧与误读,正是中国动画在探索中前行的一种缩影。



收官之作《玉兔》官方海报

封神与跌落



《小妖怪的夏天》剧照

一个半月前,《中国奇谭》两集“封神”,彻底火出圈。但在《小妖怪的夏天》和《鹅鹅鹅》之后,接下来的《林林》《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小满》《小卖部》再没能引起广泛共情。《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像一篇散文,没有乡村城镇化体验的人,可能就完全无感。《小满》的剪纸动画技法堪称惊艳,但“童年阴影”这个主题,切口小,受众也窄。

第六集《飞鸟与鱼》则可以说是《中国奇谭》的口碑滑铁卢。



《飞鸟与鱼》剧情截图



网友豆瓣评论

这一集讲的是科幻版“田螺姑娘”的故事。有人说它是“拾日漫牙慧”,有人看出了郭敬明的“疼痛文学感”,还有不少网友呼吁要将这一集“从《中国奇谭》中开除”。该集导演潘斌阐述拍摄理念时的一句“尤其是一些女妖,她们大多化身富家大小姐解决俗世间大多数男人痛苦的问题”,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反感。



潘斌的留言截图

B站up主“陈家出了个秀才”对比了《飞鸟与鱼》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的剪纸动画短片《金色的海螺》,评价前者“既不中国,也不奇谭”。该视频指出,在《飞鸟与鱼》中,“中二”的男主单方面得到女主照顾又陷入自我感动和悲春伤秋中。反倒是60年前的动画片传递出了更现代的爱情观——诚实勤劳的渔夫对海螺姑娘充满尊重,“如果情投意合,你就留下来,我们一起劳动和歌唱”。“劳动和歌唱”,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夫妻一起努力奋斗、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的愿望。这条吐槽视频获得了一百多万观看和2.6万赞。



“陈家出了个秀才”b站视频截图

收官之作、偶定格动画《玉兔》讲的则是想自杀的太空环卫工人,被已被丢弃的兔型家庭服务机器人救赎的故事。玉兔很可爱,故事却很单薄。其中一个情节更令科幻迷出戏——太空环卫工人竟然不知道“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1/6”这种基本常识,妄图在月球上“跳楼自杀”。



《玉兔》官方海报

八个短片的成色不一,导致《中国奇谭》后期的播放量和弹幕数都明显下滑,陷入“烂尾”漩涡。不少网友在豆瓣、微博等网络平台上表示,希望能推出“分集打分功能”。

误读与探索



《小满》官方海报啊

《中国奇谭》各集的评价如此迥异,与观众对它的“误解”有关,也是“国漫探索”之路上的必然。

正如很多网友指出的,“《中国奇谭》最大的成功就是将《小妖精的夏天》放在了第一集”。这一集之所以封神,一方面是因其借西游记的文本,道出了当代打工人的心声,并给出了一个童话般的治愈方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的美术风格有着强烈的“上美影”风范,恰好撬动了当代人寻找传统文化自信的DNA。豆瓣上一个点赞高达1万的评论就很能代表这种心理,“祝国厂2D动画早日实现:屁振迪士尼,脚踹皮克斯!”



《中国奇谭》前的片头被网友称为“不可跳过”

但事实上,《中国奇谭》虽然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但各集导演却不是上美影的员工。他们都有各自的成长背景和创作风格。这种创作架构,保证了《中国奇谭》内涵与风格的丰富性。

如《鹅鹅鹅》的导演胡睿曾在德国学习电影,深受表现主义、哥特式文学美学的影响,这才有了迷失在鹅山中的黑眼圈书生。《小满》的剪纸美术精美到极致。它的导演之一陈莲华是常年活跃在各大国际动画节的一线中国独立动画人,其作品《西湖醋鱼》2008年就已经入围了昂西国际动画节。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与“上美影”深度绑定的《中国奇谭》首播时收获了无数赞誉,也承担了过多的期待。当广大网友看到后面几期动画都不是“上美影”风格时,心里难免有落差。



《小卖部》剧情截图

与此同时,另一种讨论也随之浮出水面: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动画”?

《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空》《天书奇谭》等动画自然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奇谭》则用传统的二维、剪纸、偶定格动画、CG、三渲二等多种技术和艺术风格,致敬中国动画百年。

“我觉得将中国动画局限在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等等形式中是片面的。因为他们只是代表了中国动画所呈现的一部分视觉元素。事实上,故事是不是中国化的,人物所体现的精神面貌是不是中国化的,这也相当重要。” InspiredDragon美术总监J姐告诉记者。



《中国奇谭》人物加入上美影大家庭 图源:上美影动画车间

《中国奇谭》总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陈廖宇曾这样阐明该片的创作思维:一是不预设“中国风”,当中国创作者用真诚去创作,那“中国风”便自然流露;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应当“为我所用”,不成为表达的负担。

换句话说,《中国奇谭》在“误读”中受到的褒奖和质疑,都可以看作对于何为真正的“中国动画”的集中探索。

故事与技法



《中国奇谭》豆瓣9.1分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奇谭》的爆火出圈,与短篇合集这种形式分不开。

纵观《中国奇谭》的八个短片,除了《小妖怪的夏天》在故事和美术风格上都有了完美的呈现外,其他几个都更着重烘托一种情绪、一个氛围。例如《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讲述的是乡村城镇化后带来的一些得与失,全篇都淡淡的,没有什么起承转合,却能让你心里胀胀的、酸酸的。但如果将同样的主题拍成动画长片,观众势必对故事的逻辑、人物的塑造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只满足于意境的沉浸。试想,如果把《鹅鹅鹅》变成90分钟的长片,会不会失去回味的空间?



《鹅鹅鹅》剧照

在这个议题之下的底层逻辑,其实是故事与技法如何平衡。

“国漫崛起”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一次热搜。我们见过许多画面绚烂的中国风大制作,偏偏讲不好一个故事。《新神榜:杨戬》中的一个高赞评论就是”这片的编剧应该给美术下跪”。今年贺岁档的《深海》,其粒子水墨视效已臻化境,但情节、角色、逻辑上的瑕疵,还是让它遭到了不少恶评。



《深海》官方海报

《中国奇谭》刚问世时,就有很多人将它与Netflix的《爱,死亡和机器人》作对比。有意思的是,同样是短片合集,《爱司机》系列也是第一季封神,第二、三季口碑迅速下滑。其中很多短片都是视效拉满、风格百变,却恰恰缺一个有新意的文本。可见如何讲好故事,是中外动画共同面对的问题。

值得期待的是,《中国奇谭》第二季已经提上了日程。《中国奇谭》出品人速达近日也透露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有三部作品正在全力制作中,其中《斑羚飞渡》是中国首部水墨动画电影长片,预计会在2024年上映。中国动画的短片和长片,将一起继续探索突围。



陈廖宇手绘收官贺图

《玉兔》的最后一句台词是:“我们到了吗?“这句台词也像是对《中国奇谭》的发问。

“我们只是出发了,我们远远还没到,我们会和中国动画一起努力前行。” 陈廖宇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