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决战台海的剧本,向来是媒体不败的流量题材。

1月9日,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公布了24种情境的中美台海兵推报告,称若解放军于2026年攻打台湾,其海军将全军覆没,美国、日本和台湾则会惨胜。此一结论引发两岸与全球媒体的热烈讨论。

1月27日美媒再度报道,称根据一份美军内部备忘录,美国空军四星上将米尼汉(Michael Minihan)预测中美会在2025年开战。米尼汉指出,台湾将在2024年举行大选,此事将给北京提供攻台“理由”,且美国也将在2024年底举行总统选举,“分心”的美国会让中国觉得更有“机会”。

为此,米尼汉列出了一系列准备事项:建立一支强化、准备就绪、综合与灵活的联合部队机动小组(Joint Force Maneuver Team),准备在第一岛链内作战并取得胜利;在2月份期间做好训练,所有人务必能在最关键的情况下,将子弹射入7米外的目标、瞄准头部;3月期间,所有人务必考虑自己的个人事务,如有需要可以前往基地的法务办公室,以确保在法律上做好准备。

上述“内幕”一出,引发了媒体与网络的热烈讨论。但平心而论,各界本无须过度理会此种“内幕”,与其煞有介事地分析内容、担忧中美将在2025年开战,不如关注“内幕”产生的背景与脉络。



美军核动力航母“福特号”( USS Gerald R. Ford)。(美国海军福特号Facebook专页)

不只2025一种版本


首先,2025年开战之说看来耸动,又借美军将领之口道出,似乎增加不少权威;但究其本质,与美国近年流于俗滥的说法没有区别。

此前,已有不少智库、军方人员发表过类似预测。例如2021年10月,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便发表名为《毒蛙战略》(The Poison Frog Strategy:Preventing a Chinese Fait Accompli Against Taiwanese Islands)的报告,内容是以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为蓝本,模拟解放军于2025年攻占东沙岛的过程。据其兵推结果,美国虽前来助阵,却没有办法迫使解放军退兵,故报告最后建议,美国应将台湾外岛武装成“毒蛙”(poison frog),好让中国在夺岛行动开始不久后,便付出惨痛代价。

2021年3月,美国海军上将戴维森(Phil Davidson)也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中表示,中国近年在印太地区持续扩张,解放军攻台已是箭在弦上,最晚不会超过2027年,旧有的“战略模糊”无法挽救形势,美国必须立即展开军事相关准备,包括强化对台军售、建立美国本土的导弹防御系统,以阻止解放军夺取台湾、确保美国海军届时顺利执行任务。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提出“毒蛙战略”一词,建议台湾将东沙等外岛建设成解放军难以拿下的“毒蛙”。(CNAS)

无独有偶,美国国防部也于该年11月发布2021年中国军力报告,预测解放军将在2027年启动武统,行动选项包括大规模两栖登陆、夺取台湾外岛、长期空中和海上封锁、通过解放军特种部队或黑客攻击台湾基础设施等。但报告认为,解放军将面临后勤补给、国际干预等难题,即便成功登陆也可能陷入城市战,相关成本不容忽视。

时间进入2022年、2023年,各式预测更是推陈出新。例如2022年10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吉尔戴(Mike Gilday)在受访时表示,中国将于2023年启动武统,美国必须有所行动。此预测直接将“2027年时限”提早了4年,引发不少讨论。

接着便是2023年1月,美国智库CSIS公布了24种情境的中美台海兵推报告,假设解放军将于2026年攻打台湾,并称在满足某些前提条件下,美国将能阻止解放军攻占台湾,但中美都将为此付出高昂军事代价,台湾经济更将遭受毁灭性打击,电力与其他基础设施大片被毁,多数民众的生存条件面临威胁。

综上所述,关乎中美在台海冲突的分析与预测,美方版本可谓层出不穷。以提出方为分野,可以区分为军方示警、智库推演;以内容类型为分水岭,则可以划分为时间预测、场景模拟。简而言之,2025年中美开战不过是众多版本之一,属于军方示警、时间预测这一类。至于何以称这般说法流于俗滥,与其成形的背后推手有关。



图为2010年2月24日,一架美军飞机从日本冲绳县嘉手纳空军基地起飞。(Getty)

台海冲突能否避免

首先,排除部分持“弃台论”立场的智库报告、将领观点,多数美国军方与智库释出的台海冲突、中美决战预测,往往会包裹着军备采购、军事改革相关建议,同时强调美军在台海存在巨大弱点,必须立即着手改善,“毒蛙战略”如此,米尼汉等人的建议亦然。但其用意往往不是务实备战,而是要替军工复合体的利益服务,包括为军方争取更多预算空间、为军火商安排更多订单,也让配合放风的媒体赚到更多独家流量。

以前述海军上将戴维森的“2027年中国攻台”为例,此预测出自2021年3月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的证词,但多数读者只看到2027年这一时间点,忽略了戴维森是在向美国国会提交INDOPACOM 2022 财年、2023财年至2027财年的预算规划后,才发表这一说词。而细究戴维森提交的“太平洋威慑计划”,光是2022 财年,美国印太司令部就需投入46.8亿美元预算来“阻止中国扩张”;2023财年到2027财年所需预算,更是来到226.9亿美元的惊人数额,“否则无法阻止中国”。在戴维森的语境内,“2027年中国攻台”更多是配合其预算规划、用以说服军事委员会成员的假设情境,换而言之,就是大言不惭的“技术性”危言耸听。

但可想而知,在缺乏实际证据与迹象的情况下,这般说法当然无法取信全数议员。据美媒报道,部分议员在戴维森发言结束后,对其预测提出了质疑。而也正因军方要求往往不会被委员会全数满足,故其前仆后继提出了各式版本的台海危机、中美冲突预测,强调现下美军的脆弱、时间的紧迫,看似忧国忧民、心系台湾,其实比起对决解放军,其显然更关注的是预算博弈、与议员们的数字攻防。而如此做法也引来部分人士的忧虑。



2021年8月24日,阿富汗民众在喀布尔机场登上美军飞机。(Getty)

例如2022年10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吉尔戴提出“中国将于2023年启动武统”后,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亚洲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便公开表示,“2027年时间表”融入了美国思维,在五角大楼和情报界有一定支持者,但这似乎是基于中国何时有能力攻台的评估,而不是基于北京动武意图的分析。“我们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但2022年、2023年的说法纯粹是猜测,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

而尽管部分人士点出军方大放厥词的风险,美国政府却似乎无意遏止歪风。一来,美国打了20年中东战争,军方不仅借此争取到极大的预算话语权,更长期依靠虚报中东战场的军事需求、巧立各式采购名目,与军火商进行藏污纳垢的利益输送,在鲜血与烟硝下养出了极大胃口。如今美国逐步撤出中东,欲深溪壑的军方自会转向他处、探询新的预算空间,战火正酣的乌克兰是其一,尚未开战的台海与印太亦有耕耘空间。白宫虽欲避免军方宰制中美斗争的节奏,但在稳定军心的考量下,也只能默许部分将领挟舆论与媒体要胁预算。

二来,在中美博弈的斗争框架下,白宫也未必不乐见军方炒作中国威胁论,因为其结果便如眼下所见,全球将群起讨论中国的“侵略野心”、关注美国抢救台湾、捍卫印太的“正义使命”,即便北京根本没有动武迹象,杀人如麻的美国仍能借由操纵舆论,披上正义使者的皮囊、稳坐道德高地。



2020年1月4日,美军82空降师属下的士兵准备出发前往中东。(Getty Images)

以此次米尼汉预测中美将在2025年开战为例,媒体随意曝光军方内部备忘录,已经触犯国家安全、军事机密红线,美国政府的反应却是一派轻松:五角大厦先是证实“此份备忘录存在”,又让国防部官员通过华盛顿邮报记者拉莫斯(Dan Lamothe)表示,米尼汉上将的备忘录并不代表美国国防部对中国的看法;至于媒体何以知晓备忘录内容,美国军方只字未提,也未表示要加以检讨,仿佛被曝光的仅是将领的私人八卦,而非国家机密。

事实上从美国媒体圈的惯例来看,其并非没有揭发能力,也绝对有管道接触知情者,但所曝光文件、机密的重要性,往往与其后续引发的政治风暴成正比,例如水门案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便是最经典案例。反观此次不伦不类的“美军备忘录曝光”,其实更可能是军方一手主导、媒体配合放风的舆论炒作,白宫不论是否事前知情,但眼看内容无关痛痒、也不能证明什么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大动作拦阻或否认。而外界虽为此热烈讨论,却可能是对着根本不存在的备忘录,相互比划虚空。

再回到中美冲突与台海问题的本质,风险管控当然需要各方的自我控制、共同努力,但诸如“中美2025年开战”这般预测,其本质就与2014年以来,部分美军将领与智库年年预测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类似,字里行间看似关心乌克兰人民福祉,其实是把战争当儿戏、把大国关系当大片,为了谋取部门与个人私利,渲染原本可以避免的冲突,大玩“狼来了”的幼稚游戏。当俄罗斯真在2022年动手后,这些人士与机构又闭口不提自己预测失败的难堪纪录,纷纷自我加冕“先知”光环,要将扑空多年后的歪打正着上升为棋高一筹。

因此,是否需要理会“中美2025年开战”,取决于读者对两岸与中美关系的认知与心理需求,对沉溺于中国威胁论氛围、轻谈战争、看热闹不嫌事大者来说,这种剧本当然合其胃口,且未来只会多不会少;只是回归现实,这种俗滥叙事不仅无法拯救中美关系,还可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中美并非注定一战,但不负责任轻言战争、放任鹰派宰制两国互动,恐会在未来某个瞬间,摧毁各方多年积累的和平根基。

(来源:香港01 作者:刘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