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锐见Neweekly (ID:app-neweekly),作者:朱恺,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当代大学生,苦外卖小偷久矣——


微博上一项4万人参与的投票结果显示,有25%的人曾经在大学期间被偷过外卖。在各大高校的宿舍楼下,刑法学教授罗翔与吴京成为新一代的校园防盗大使,#吴京防偷外卖表情包#的话题甚至收获了1.5亿阅读量。


化用一句托尔斯泰的名言,幸运被送达的外卖是相似的,不幸被盗的外卖却各有各的不幸:


据不完全案例统计,有同学下楼开启“自助餐”模式,一番挑选后拿走心仪的餐点;有骑手放下一份外卖,又顺手拿走了另一份外卖;甚至还有小猫小狗忽然出现,上演叼走外卖的离奇一幕……


面对外卖失窃的情况,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人自认倒霉,重新点一份外卖;有人防患于未然,每次都提前5分钟下楼蹲点;有人势要追查到底,花一个月的时间来揪出小偷——


关于“偷外卖”这件事,大学生到底怎么看,他们又有哪些话要说?新周刊记者采访了几位大学生,聊了聊他们堪称“离奇”的经历。


目击偷外卖的全过程,这次肇事者“真不是人”


林云:研二学生


林云是个很幸运的人。他不仅没有被偷过外卖,还目击到了案发现场: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林云正准备前往教学楼上课,忽然在拐角处发现了一只在外卖附近徘徊的小猫。出于好奇的本能,他举起手机,打算记录下小猫被饭香吸引的有趣日常。


谁知拍着拍着,他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在环顾四周、确认四下无人之后,小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鸡腿叼走。而反应过来、试图上前阻止的林云,这才发现为时已晚,“肇事者”已经火速逃离现场。


林云拍摄到的“案发现场”。
林云拍摄到的“案发现场”。


2022年6月,小猫偷吃外卖的全过程被发布在小红书上,这则视频很快便获得了近20万的浏览量和6000多个点赞。


在吃瓜的旁观者眼中,高校外卖失窃的“元凶”竟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小玳瑁猫,这显然是个出人意料的结果——评论区有不少留言,都让大家感到印象深刻:“知道这是猫偷的,心里好受多了。”“这怎么能算偷呢,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也有人评论“这熟练的手法让人感到心疼”,担心流浪的小猫是因为觅食困难,才不得不偷吃外卖。而这个视频或许可以为大家提供另一种视角,正如林云所说:


“你会觉得小动物挺可爱的,猫猫狗狗原来这么有灵性,(这)好像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或许我们下次被偷外卖、无可奈何的时候,也可以安慰自己,是一只小猫把外卖给偷走了,这样心里可能会好受一点。”


但作为外卖的失主,这件事情或许就没这么有趣了。评论区不乏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这依旧是一件令人生气的事情,林云表示能够理解:“当时因为要去上课,没能来得及关注(那份外卖的)后续。不过我也有想象过,如果自己点了一份炸鸡外卖,跑到楼下时却发现它已经被撕碎了,那我真的会很生气。”


对于小猫偷吃事件,人们看法不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br>
对于小猫偷吃事件,人们看法不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也有不少人担心,小猫偷吃外卖的事件走红后,或许会引发类似“鸡排猫”的后续——此前,上海一只因偷吃德克士炸鸡走红的网红流浪猫,最后被人虐杀致死。


事实上,不论是小猫还是人类,外卖小偷与失主之间的矛盾,往往一触即发:在新闻报道中,有不少经常被偷外卖的同学,在盛怒之下会往外卖里面加辣酱、泻药,结果外卖依旧被偷。


林云也提及了身边类似的例子,后来因为过意不去,该同学发朋友圈找回了外卖,但这也说明“面对(偷外卖)这类事件,哪怕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人们在当下也可能按捺不住冲动的情绪”。


在他看来,一方面,在宿舍楼下设置专门的外卖柜、外卖架,或许是一个有效预防“动物大盗”,从而缓解双方矛盾的方法。另一方面,也非常幸运的是,视频中的这只小猫已经被收养了——


在视频发布后不久,便有同学通过微博私信林云,告诉他这只小猫已经被自己收养了,结束了四处流浪的日子。小猫在做完绝育手术之后,也迎来了每天有人喂食的生活,没有再被目击过偷吃外卖,免去了“后顾之忧”。


小猫自此走向猫生巅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br>
小猫自此走向猫生巅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拍了一部《外卖与贼》,结果外卖道具被偷了


洪玮:大四学生


被偷外卖超过5次后,洪玮决定拍一部短片。


这个想法是从大二开始诞生的:在大部分高校中,学生点的外卖,一般会按照宿舍楼配送,放在宿舍楼下的空地上自取,而这也给了外卖小偷可乘之机——


洪玮和身边的同学都曾是受害者,经常是下个楼的工夫,外卖就不翼而飞了。但由于调取监控、寻找小偷的过程费时费力,事情最后一般都会不了了之,大家只能在宿舍楼的群聊里吐槽发泄。


其他解决方式也不是没有:在大部分高校中,如果一个同学的外卖被偷了,及时去联系商家反馈,好心的商家愿意补送一份,但这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无谓的消耗和损失:“当时学校的偷外卖现象很猖狂,我就有点看不下去了,想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拍摄一部短片,去遏制一下这种风气。”


洪玮导演的短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br>
洪玮导演的短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此,洪玮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去构思剧本、完善剧情,最终拍出了一部悬疑短片《外卖与贼》——


这部不到15分钟的短片,采用了章回体的叙事手法,讲述了大学生郑彪在丢失外卖后,下定决心翻遍整栋宿舍楼,经过几重反转,终于找到外卖贼的故事。


短片中设置了不少合理的细节:比如偷外卖的小贼在下楼前会脱掉外套,与目击者形容的着装不符,以此混淆视听、加大主人公的“破案”难度。


洪玮在拍摄前期收集了很多真实资料,将现实生活中外卖贼的特征,融入到了这部短片当中,“(我认识)一些偷过外卖的同学,如果他们看到短片的话,会知道这些细节是在说自己,或许可以引起他们的反思”。


洪玮想过,这部短片会在校内引起共鸣,但没想到它会大范围走红:在片中本色出演受害者、NG20多次的同学舍友,走在校内还会被同学们认出来,“突然有了一种当明星的感觉”。


2021年末,短片在B站上发布之后,没几天就收获了超过40万的播放量,开头的弹幕上全是各地的“××大学前来报道”,这让他有点吃惊:“说实话我有点惊讶(这么多人有共鸣),看来大家真的都苦偷外卖久矣。”


洪玮等人在拍摄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br>
洪玮等人在拍摄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而最有意思的一个彩蛋,是在短片拍摄期间,作为道具的假炸鸡外卖被偷了:


在拍摄第28个镜头的某天中午,大家都全神贯注地拍摄内容,直到结束后才发现道具不见了。于是他们立即回看当天的拍摄素材,结果发现摄像机拍到了一位同学在众目睽睽之下拿走“外卖”的全过程:


“当时我们正在拍摄其他镜头,那位同学恰好入镜了。说实话,我们(看到这一幕)还挺激动的,因为是第一次抓到外卖贼,还是这么一手直接的证据——


这么多人都站在那里,但那位同学还可以面不改色、一本正经地把它拿走,结果辛辛苦苦偷了一份道具,还挺搞笑的。”


关于如何处置这位外卖小偷,经过一番考虑,洪玮还是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没有直接曝光该同学的信息,而是在公众平台发布了外卖相关情况,希望小偷能来“自首”。


一个半小时后,一位同学主动联系过来,承认是自己偷了外卖。在剧组将证据上交给辅导员后,学校也及时对其进行了相应处罚,该同学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再靠近外卖点,“现在我们也在保持对这位同学的关注,希望他以后不会再犯”。


被偷的道具外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被偷的道具外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设计了一款桌游,把它伪装成假外卖


Shing:英国留学中


用Shing的话来说,只要是有外卖存在的地方,就难免会有偷外卖的现象发生:“盗窃这个行为哪里都有,只是看大家怎么去面对这件事情。”


Shing被偷过一次外卖。当时,他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再点一份外卖——这也是人们丢失外卖后最常见的应对方式。


事实上,Shing曾经在校内发起过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家的解决方式惊人一致:只有差不多30%的人会选择花时间去维权,70%的人选择在网上骂骂小偷泄愤,可见大部分人都自认倒霉——


在一项行为实验中,Shing还将舍友的外卖藏起来,观察后者在“外卖被盗”前后的一连串反应,“一般情况下,大家下楼找一圈,发现外卖不见了,最多会在群里骂几句,很少有人会花时间去查监控,而且就算揪了一两个人出来,也还会再发生”。


原因并不难猜:大家平时都很忙,很少有人会愿意为了一份十几元的外卖,去牺牲自己的大量时间维权,而这也导致了一个特别的现象:每到期中、期末等复习备考期,在同学们特别忙的时候,外卖被盗的频率就会直线上升。


Shing记录下了舍友从点外卖到丢外卖的心路历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br>
Shing记录下了舍友从点外卖到丢外卖的心路历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随着外卖被盗事件屡屡发生,Shing也感受到了身边环境的变化:如今大家点了一份外卖之后,只要手机App上显示还有5分钟到达,就会提前下楼去坐等外卖,生怕被人偷走。


这意味着社区信任度的下降,而人们的沉默以对,反过来也会助长偷外卖的猖獗风气,实际上是一个恶性循环:“好像大家已经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几分钟内不拿外卖,就默认它(活该)会被偷走了。”


针对这一现象,Shing决定做点什么,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偷外卖的行为,给周遭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我觉得游戏是一种具有交互性的媒介,大家可以代入一个角色去博弈,或许可以通过这一点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2021年,在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备后,Shing设计出了一款回合制的桌面游戏:在游戏中,大家可以选择自己的角色(普通人、小偷、复仇者),每个人有5滴血(饥饿值),中间还有5块亚克力板,代表社会信任度。


玩家在每个回合都会掉一滴血,只能通过吃外卖来回血,而外卖则会在每个回合通过投骰子来随机分配,没有拿到外卖的人可以选择偷外卖,但会导致中间的亚克力板被推翻一块——当一方的饥饿值耗尽(有人饿死),或是亚克力板全部被推翻(社区失衡),游戏也就结束了。


Shing还设计了不少功能牌,比如“复仇”“重启”“无效”等。/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Shing还设计了不少功能牌,比如“复仇”“重启”“无效”等。/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实际上,Shing故意设置了一种不公平的机制,就是为了说明在这样的恶性事件中,“没有人是赢家,或者说很难有真正的赢家”,在试玩游戏的过程中,玩家们也展开了有趣的心理博弈:


抽到小偷角色的玩家,并不是在每一回合都会选择偷外卖,只有在自己的血快掉光、亚克力板还在的时候才会行动,“小偷是利益驱动型的人,(偷外卖)对自己有一定风险的时候,就不会这么做”;


而抽到其他角色的玩家,当他们有能力去“报复”偷外卖行为时,就会毫不犹豫地使用这个技能,但可惜在现实生活中,这一行动却往往会因为维权成本过高而作罢。


最后,Shing决定将自己的调研结果、桌面游戏制作成一份假外卖,在宿舍楼下定点投放给外卖小偷,“毕竟小偷不会上门来找我玩游戏”——


“我觉得如果小偷打开包装,发现是一份在教育他的假外卖,肯定会觉得很羞愧,因为他知道自己被耍了。但我还是更愿意相信,他们是一时走错了路,这也是我投放假外卖的原因,希望他们能打开看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多有破坏性,这样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Shing在宿舍楼下定点投放假外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br>
Shing在宿舍楼下定点投放假外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正如Shing所说,偷外卖造成的后果,并不是丢失一件物品这么简单:


在小偷的眼中,自己只是偷了一份十几元的外卖,但在失主的眼中,这份外卖可能是自己学习了几小时、上了一天课,回到宿舍饥饿难耐时给自己的一份犒赏,对于当事人而言,这绝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食物。


面对外卖被盗的情况,有人选择“用魔法打败魔法”,也因此引发了不少荒诞的闹剧:


比如今年5月,浙江周先生在多次被偷外卖后,点了一份“变态辣”外卖,最终邻居家的孩子偷了这份外卖,被送到医院花2000元治疗,反过来将周先生告上法院——当然,法院经过审理,依法驳回了邻居的诉讼请求。


此类话题一度引发热议,罗翔老师也曾举过一个类似的例子:如果李四经常被偷外卖、往自己的外卖里下泻药,让张三偷吃后拉肚子,这叫“预先安置防卫措施”,在造成轻伤范围内属于正当防卫。


退一万步讲,这或许是受害者在无奈之下采取的“下下策”,不过你我都心知肚明,“冤冤相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事实上,要有效杜绝偷外卖的恶劣风气,不能只指望失主提高警惕、小偷幡然醒悟,更需要学校、商家、骑手等多方的配合,从根本上重视这件事情。正如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所说:“同情归同情,法律归法律,(偷外卖)触犯法律,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们的重视,大学校园里的外卖偷盗现象有所缓解——


三位受访者都提到,学校里的智能外卖柜、监控摄像头等设施在不断增加,输入相应密码才能打开外卖柜的操作,让外卖小偷少了很多可乘之机;而外卖商家、外卖骑手采取的相应防盗措施,也大大减少了外卖偷盗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两年确实比较少被偷外卖”。


大学生与外卖小偷斗智斗勇的故事,或许还将上演一段时间。正如文中的受访者所做的一样,不论是记录下有爱的视频、拍摄出带有警示性的作品,还是设计出具有教育意义的卡牌,这些大学生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帮忙遏制偷外卖的不良风气,维护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


相信终有一天,我们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外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锐见Neweekly (ID:app-neweekly),作者:朱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