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派(ID:faceurhart),作者:薛亚萍、刘星志、毕安娣,编辑:毕安娣,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当下将热腾腾的餐食送到你手上的,可能是一位居家办公的媒体从业者或国企员工,也可能是位马上迎来考试周的研究生。


他们亲身体会到了近两周城市外卖运力的短缺,决定短暂地跳进外卖员的行列,并由此小窥一个陌生行业的冷与暖,见证一座熟悉的城市的另一面。


自疫情政策变化以来,多地相继出现外卖运力不足的现象。当了多年顾客的人亲自上阵补充外卖运力,短则体验几小时,多则深入外卖员行列数日。


近日,已经有北京、重庆、河南省开封市等多地商务局发出倡议,号召居民加入外卖骑手行列。如12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公众服务中心公众号发布的倡议中称,由于近期单量骤增、运力不足,订单有可能出现延迟、订单食品稍凉等情况,“如您近期未到岗工作或有闲暇时间,可以自主选择加入外卖骑手行列。”


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自“号召”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着自己的外卖员体验。有“叫我外卖侠”的热血,有手在风中被吹裂的痛苦,也有订单超时被平台扣费的辛酸。


我们和5位在北京体验了外卖员生活的人聊了聊,下面是他们的故事。


赵燕:27岁,自媒体行业从业者,朝阳区送外卖


看到“号召”,我就按捺不住自己了,因为最近配送费太高,等外卖的时间太长了。


17号是我送外卖的第一天。那天虽然天气晴朗,但风特别大。我原本想着骑自行车送,但骑了一会儿就冻得鼻涕直流,而且还逆着风,不到十分钟我就蹬不动了,最后还是去租了一辆电瓶车。


赵燕租到的电瓶车
赵燕租到的电瓶车


第一天我就送了5个小时,赚了102块,竟然还被扣了十块钱,因为有3单我都超时了,好在我有新人特权,申诉以后把钱拿回来了。尽管戴着帽子、手套和头盔,但是北京当时白天零下4度,晚上零下9度,我最后冻得手都快没知觉了,回家的时候脸上两坨高原红,耳朵冻得发热、发红。


其实下午四点开始,我的膝盖就开始疼了,想着送俩小时就赶紧回家。


结果,送外卖是会上瘾的。


有很多暖心的瞬间。有一位大叔跟我说,这么冷的天气,送什么外卖,赶紧回家歇着吧;还有一位商家大姐看我没有戴手套问我,怎么不戴手套;有顾客订单快要超时了,电话里告诉我说,没事儿,不着急。


我不认路了,有个大哥正在跑着送,看到我四处张望的样子,也停下来问我给我指路,然后又急匆匆跑走了。


但是也有委屈,路上有一位同行大哥,骑车扭来扭去的。我刚上路不敢超他车,最后还被他转过来凶了。


最难的是送水的订单。有个超市的单,五大瓶怡宝矿泉水和一瓶水果罐头,没把我沉死。我刚开始没有放稳,整个袋子从车上翻下来了,我赶紧检查了一下罐头,还好没有碎。


当天最后一单是在一个中高档小区,我在门禁的地方等了十多分钟,一直没有人过来,我拿着他的羊肉汤站在门禁外面感觉特别无助,电话也打不通。我又跑到小区门卫那里让他通融一下,登记了信息,他帮我开的门禁,最后到顾客家门口就剩下两秒超时,我赶紧按了送达按键。


刚开始不懂拒绝,平台推的单我都接,结果一次要送四个订单。我去送其中一个的时候,就要把其他三个都带着,怕弄丢了。所有订单拿着在小区里跑,腿冻得有点木,还崴了脚。


我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


乘电梯的时候,我发现旁边的小姑娘在打量我。我对着电梯里的镜面看了一下自己,因为不小心崴脚,鞋上有一大片灰,外面天黑,我没有注意到。我的头发也跑飞了,脸上还有两坨被口罩挤压和被风吹出来的高原红,真想哭。


晚上9点回去,路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冷风呼呼地吹。路过家门口附近的沙县小吃,我进去点了一份热馄饨,我送的第一单就是这家沙县小吃。


屋子里太暖和了,我已经有些害怕明天的到来。当我看到我的账号被限制一天的时候(我没有通过平台微笑行动的检测),心里又有点庆幸,我可以偷懒了。


赵燕的手机截图
赵燕的手机截图


不过偷懒也是暂时的,再怎么说也要把租车的300块钱赚回来。


周涛:29岁,研发行业从业者,海淀区送外卖


我从这个月16号开始送外卖,一共送了三天,赚了200多块钱。


我之前是做研发工作的,最近刚刚失业,就想着北京这种外卖情况,我自己去试试吧。然后我就骑我的公路车去送外卖了。进出小区也很方便,不需要和其他外卖员一样把车停在小区外边,可以直接进入。


即使这样便利,我也感受到了诸多心酸,外卖员真的太不容易了。


17日北京风特别大,是妖风,逆风时简直是寸步难行,我感受到了什么是逆风飞翔。我还以为近单都很好送,但是晚上找楼是最大的障碍,得打开手电筒,凑近才能看清楚。


昨天接得一单,顾客的地址写错了。顾客以为我弄错了,他有点不太高兴。但是我就是按照地址导航过来的,我一看明明就是俩地址,后来知道是他朋友写错了。


路上我还不小心把他外卖掉地上了,捡起来看看还好没事,就放在了背包里。最后拿出来,发现漏汁了,汤都流我包里了。摸黑找他家在哪的时候,我还一边在想怎么办。最后我和他说全额赔偿,他说再联系我,后来也没声了,可能刀子嘴豆腐心吧。


还有一单让我很狼狈,接单的时候没有细看。到店发现顾客要的东西是一箱牛奶,一箱罐头,还有一袋子零食。当时很后悔,我就一个登山包外加一辆公路车,车连后座都没有,我咋带?


后来想了想不得不送。我就把牛奶装在登山包里,商店老板给我找了一个大塑料袋让我把罐头装袋子里,我左车把挂罐头,右车把挂零食。开始还可以,走到一半,罐头掉地上了。我就一手抱着罐头一手骑车,送到顾客手上了。因为罐头掉地上外包装破损,我还给顾客解释了下,她是个小朋友,说没事。


那一刻我觉得很心酸。这一行很不容易,他们天天在外面跑。


晚上回来后我emo了好一会儿。当你去做了这一行以后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人与人之间要为对方多考虑,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


现在北京的外卖系统似乎也在逐渐恢复,18号早上我去送外卖的时候,问了一个全职外卖小哥,他说这两天单子价格降了。


尽管如此,我可能还会每天抽出来3、4个小时,坚持送一段时间,就当锻炼身体了。


王静怡:26岁,医疗行业从业者,大兴区送外卖


新手一定要好好看订单内容,我就跑了三天,坑了自己三次。


我有辆自行车,前没有车筐,后没有座位。第一天的时候,我背了个背包,结果有个订单我没仔细看内容,去超市取单才发现是好多菜,光生菜就大几颗!当时我内心的独白是:我真是一个大冤种。


我要是往背包里硬塞,生菜肯定是要坏的,全挂在车把手上又太沉,我怕把自己摔了。最后没办法,我就去扫了一辆共享单车,毕竟那车还有个车筐。看到别的外卖员骑着电动车,可以一下送好多单,我好羡慕啊。


第一天完事我还去小红书上发了笔记,想借一辆电动车,可惜没有成功。


第二天的时候,我找出来了一个海底捞的保温箱,是之前点外卖的时候带的,就把它绑在自行车前面了。这样我可以一口气接四单了,靠背包只能接两单。


王静怡升级后的坐骑
王静怡升级后的坐骑


还有一次取货的时候才发现是一箱水,我赶紧拿出手机看了看距离。还好,从小区南门对面的超市取货,送到靠北门的一栋楼。我没有转单,直接在App暂时下线不接单了,然后走着去送货。一箱水啊,还是挺沉的,到地方了手也酸了。


第三次坑自己依旧是因为大意了,去奶茶店取单的路上看到还有另外一单可以接,地址还是要去的那个小区,就接了。结果发现那个人点了8杯饮料,看到的那一刻我只想为自己的莽撞自罚一杯。最后我把保温箱调整到一侧装其他订单的商品,那8杯饮料挂在另一侧的把手上。


还好我平时也经常骑车出去玩。这辆车陪我去了北京很多地方,有时候一口气骑着它跑五六十公里。凭借着我出色的平衡能力把饮料安全送达了,点那么多果汁,我琢磨顾客可能是嗓子不舒服。


12月开始我们灵活办公,我被安排双数的日期去公司,听大家讨论没外卖员都阳了,没外卖员了。当时觉得反正我是上一休一,上班要核酸,因此我正好有48小时核酸报告(外卖员需要每天上传,最近不用了),干脆我去送一下好了。感染的风险我没有太担心,身边人都快阳了个遍,早就看开了。


从14日开始,我总共跑过三天,有一次只有三个小时,因为口罩里存水,贴在脸上感觉都快结冰了,我就回家了。三天总计完成了30个订单,配送里程41.7公里,遇到的商家和顾客都很有礼貌。有的骑手人真的也很好,有一次顾客要两份,我都没注意,取了一份就想走,还是另外一个骑手提醒了我。


我也感受到了放开之后对城市的冲击,很多商家看到有骑手接单了才敢做单子,不然东西做出来就赔了。


之前是感觉外卖员挺不容易的,现在是知道了哪里不容易。


芳文馨:23岁,通讯行业国企员工,西城区送外卖


我知道最近北京外卖的运力紧张,所以12月13日那天早晨9点就点了一份牛肉面,结果等到中午11点,别说吃饭了,连接单的骑手都没有见到。吃不到午饭的痛苦,“准时宝”的2.4元是无法抚平的。


我本职工作是在一家国企,最近居家办公,其实时间还是相对灵活的,而且本来就有2个小时午休。我索性心一横,干脆自己送!注册成为外卖平台的众包骑手很快,实名认证只要5分钟就通过了,看几个培训视频,再交100元保证金。我穿好厚外套,戴上毛线帽,出发。


头几单我骑共享单车,都接附近三四公里内的,送一趟共享单车花费1.5元,距离一公里,耗时十几分钟就送完了,配送费有20多元。


出去跑更是体会到了最近真是没有骑手啊,顺利地接了附近的好几单。到最后一两单我干脆单车也不骑了,直接步行来回,就当是散步了。就是手累,因为得拎着东西走,到第二天手还挺酸的。我还忘记戴手套了,手都冻红了。


短短2个小时的体验,我也遇到了因为等餐太久暴躁的顾客。我都到店里了,商家问我:他们这单不是不要了吗?原来是顾客等得不耐烦,给商家打电话说不要了。


所幸老板又打包了一份新的,我真送到的时候,顾客反而也没有什么情绪。


回家的路上接了一单是同小区的,仔细一看发现地址就是我家,是合租舍友点的餐。我刚搬来这个房子不到一个月,和他不是很熟。到了以后敲了敲门,说“你的外卖到了”,估计他以为我是从门外帮他拿进来的。


体验下来最大的收获是我自己更会点外卖了,第二天还在小红书上发了帖子,教大家最近怎么点外卖可以更快被接单:只点附近的、选择购物中心或美食城的店家、实付款高单重量低。


感觉这样放着平常心跑跑外卖还挺好的,甚至有点上瘾,我到现在还是会上平台看看单子。但是最近几天北京天气太不好了,刮大风,我自己也有事,就没再去了。而且我应该是感染了,嗓子已经哑了。


我也会想,自己一次送一单,而且没有开系统默认接单,也不用考虑后续派单率,所以没有被算法困住。如果是全职骑手,就没机会这样自己制定不被打乱的“配送计划”了。


张莹:26岁,自由职业,朝阳区送外卖


我应该属于北京第一批“阳康”,12月12日,北京还没号召居民送外卖,我就下载了美团众包,注册成为了一名骑手。五天的外卖骑手生涯,虽然只赚了几百块钱,但我觉得,这就像和过去三年疫情生活的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


2018年,我大学毕业,进入了当时火热的新消费行业。这个行业工作强度大,物流又反复受到疫情的影响。到了2021年底,熬过了一个个购物节、一场场直播,我觉得很累了,选择辞职休息一段时间。辞职之后,我会偶尔接一些摄影的活补贴日常开销,其他的时间里,我就看书、逛街、和朋友约会,享受几年来难得的清闲。


但是从今年10月底,我的生活节奏又被打乱了。


望京的疫情比较严重,我在出租屋里憋闷了一个多月。12月初,朝阳大悦城恢复营业,我终于去逛了逛。12月3日,我阳了,大概属于这次疫情防控政策变化后北京的第一批“小阳人”。


一周多之后,我由阳转阴,想要出门逛逛。但是联系了一圈后发现,我身边的朋友和之前约好拍照的客户反倒都阳了。


张莹保存了一张关闭的核酸检测亭照片
张莹保存了一张关闭的核酸检测亭照片


12月11日那天,我等外卖等了4个小时,想着约人出去也约不到,我干脆自己体验一下送外卖。查了下攻略,我就下载了众包App,线上安全教学用不了多少时间,我可以跑外卖了。


问题来了,我没有电动车,也没有保温箱,因此只能挑那些近距离的单子,而且是奶茶、水果等不用保温的,平均一单能赚六七块钱。还是新手,我一次只能接一单,跑完一天一看,只赚了几十块钱。


不过好在成本也低,唯一的成本其实就是一张券后3块钱的共享单车周卡。


就这样送了5天外卖,12月17日那天早晨,我打开家门,发现好几个之前延迟的快递都出现在了门口。再看美团、叮咚买菜这些平台,也都不再显示运力不足了。我知道北京的快递、外卖运力在恢复,我的外卖生涯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几天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体力劳动门槛太高了。我之前一直坐办公室,北京冬天的风那么冷,我跑外卖的时候感觉很新奇,同时也很痛苦。


感觉自己吃不了这碗饭,我还是年后找个公司上班吧。


(文中芳文馨、赵燕、周涛、王静怡、张莹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派(ID:faceurhart),作者:薛亚萍、刘星志、毕安娣,编辑:毕安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