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家好。今天,打算整理一下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分享几条一直以来对我帮助非常大的效率秘诀,帮助大家打开全新的一年。
希望你的新年,能够成为火力全开、实现目标的一年。
1.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在《打开心智》和许多文章里面都提到过“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可以说,这个理念是我知识管理系统的核心,也是我生活和工作中方方面面的核心原则。
那么,我是如何在工作中应用这个理念的,它又是如何提高我的工作效率的呢?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简单的例子。
先聊聊做笔记。许多人对笔记的理解,无非是两种:一是摘抄,也就是记录下对自己有用的、让自己感到触动的内容;二是收藏,也就是把有价值的、“将来可能有用”的资源收藏起来,等以后去看。
但是,这样一来,这些笔记就会堆积在仓库里积灰,久而久之,可能连我们都忘了它们的存在。
如何把笔记真正用起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笔记应该是帮助我们去进行思考的原材料。“我”从这些笔记中思考了什么、得出了什么观点、推导出了什么结论,这才是对我们来说最有价值的内容。
所以,在我的笔记体系里面,我会在绝大多数笔记顶部留出一个空间,专门用来记录我的思考:读完这则笔记之后,我提炼出了什么、总结出了什么,有什么猜想和结论,我都会把它们写下来,记在这里。这就是这页笔记对我最大的价值,其他内容,都只是用来补充它、完善它的材料而已。
举个例子:比如我学到一个知识点,读了好几篇相关的文献,这些文献对其态度不一,有不同的理解和评判,那么我就会针对这个知识点建一页笔记,把这些不同的文献的要点和总结放进去。然后,在顶部写下我的思考:
综合这些文献,我对这个知识点有什么样的看法?它有哪些支持的证据?有哪些反对的证据?如何更全面地理解它?
这就是“以我为主”——任何时候打开这页笔记,我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思考和见解。至于其他的材料,都是用来补充、完善“我的看法”的材料。我要做的,就是不断进行主题学习,获取新的经验和材料,进一步补充“我的看法”。
又比如,我读到一篇很棒的文章,传统的做法,可能是“正着”去整理文章的梗概和框架:这篇文章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怎么讲……这是一个“以作者为主”的思路,但它是不够好的。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倒着”去整理和消化。比如:这篇文章里有哪几个方法是我感兴趣的?它们可以如何融合到我的生活里?它的具体步骤是什么,要注意些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地方可以根据我的实际情况调整?等等。
再比如,我发现了一家很有趣的小店,除了欣赏之外,我可能会下意识地考虑这些问题:这家店的装修设计和陈列布局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它的服务流程和设计细节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它的选址、选品和定位策略有没有别出心裁之处?等等。
甚至,多去了几次,跟老板混熟了,我可能会跟老板聊聊,大致了解这个行业、供应链、垂直市场……
这些信息不一定能直接用到我自己在做的事情和项目里面,但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不断地让我的大脑转动起来,将遭遇到的一切事物“为我所用”。任何一个事件、一条信息、一次经验,我都会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剖析它:我可以如何“榨取”它的价值?它可以提升我哪方面的“经验值”?
这个思维方式,相当于把你自己变成一个黑洞,每时每刻都在吸收和汲取着外界一切对你有益的养分。然后,有用的,留下来;没用的,就抛弃。留下来的,再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成为在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用的、有效的指引和工具。
抱着这样的理念,你就很容易把生活变成一个游戏。因为你会明确地感受到:所有的一切见闻和经验,都不是没有意义的,它们都可以成为让自己不断成长的养分。
2. 触手可及,替换习惯
很多人经常问我一个问题:在课上学到了非常多的方法,觉得它们都很好用,但是太多了,怎么样才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改变自己原本的思维习惯呢?
这个问题还有许多变种。比如:
看到许多“认知偏差”“思维陷阱”,觉得它们讲得都很有道理,很有启发,但是在生活中,怎样才能让自己在行动的时候意识到这些“思维陷阱”,有意识地去避开和改掉呢?
学到许多有用的小技巧,学的时候觉得特别有用,但自己的旧习惯总是特别顽强,怎样才能让自己真的把这些技巧用起来,按照它们的步骤和指引去行动呢?
……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做法,可能简单到令你不敢相信。说白了,它只有三句话:
拎出1~3个你想实践的做法。
把它们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不断有意识地重复它们。
举个例子:你可能从我的文章里学到一个笔记技巧,想实践它,怎么做呢?把这个技巧写下来,记在便利贴上,写在记事本上,贴在办公桌上,做成手机壁纸,放到笔记软件首页……诸如此类。让自己在生活中,但凡需要做笔记的时候,都能第一时间看到它,不断地提醒自己。
同样,比如你学到一个决策框架,想应用到生活中,那么就不妨把它做成一张卡片,日常没事的时候拿出来翻阅,让自己烂熟于心,然后,在生活中需要决策的时候,不管大小,有意识地去试用这个框架,建立自己跟它的关联。直到它完全成为你的本能,不需要查阅也能第一时间想起为止。
你想试用一个新的工作流程,那就把这个流程写成一、二、三……的步骤,贴在工作的电脑桌面或软件上,让自己进入对应的工作状态时,就能一眼看到;
你想改掉工作中粗心的坏习惯,那就把需要检查的事项写成一张简单的清单,贴在工作后能看到的地方,让自己完成工作后顺手对着检查、核对一遍;
你想改变自己跟别人讲话的方式,那就把需要改变的地方做成小卡片,随身携带,平常没事时拿出来看一看,在跟别人讲话前再看一看,把它牢牢刻进脑海里;
……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改变习惯的过程:用最小的步骤,不断地强化对自己的提示,让自己有意识地去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直到把新习惯内化成本能,不再需要提示也能立刻唤起。
这个过程里面,要注意的是3点。
大脑会很容易对日常机械重复的事物“熟视无睹”,因此,你需要经常去更改这个“触手可及”的位置,最好是半个月到一个月改动一次,不要让它长期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否则很容易起不到作用。
养成一个习惯的时间因人、因习惯而异,它的波动范围非常大,小的习惯可能是一到两个月,大的习惯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心。如果你在它还没有完全内化、成为本能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去进行下一个习惯,那么最终只能是两手空空。
用这个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想养成的习惯的数量。同一段时间内,大脑能够密切投入注意力的事物是极其有限的,你放置的新习惯越多,大脑的负担就越重,反而不利于去落实每个习惯。因此,建议同时放置1~3个习惯就可以,慢慢来,完成其中一个之后,再用新的习惯去替代它。
3. 思维外化,建立“存档”
这是我践行了十几年的一个习惯,也是对我帮助巨大的一个习惯。
什么是思维外化呢?简单来说,就是随时随地把自己脑海中的灵感、想法,以及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把它们“外化”到外在的介质上,比如手机、电脑或纸笔上面。
因此,在十来年前,我出门时经常随身带着纸笔,就是为了能够立刻把脑海中的想法记下来。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尽管现在手机、电脑、平板已经非常便携了,我出门依然会在包里装上纸笔。
那么,我都会记录些什么内容呢?试举几例:
像前文讲道:“比如,我发现了一家很有趣的小店,除了欣赏之外,我可能会下意识地考虑这些问题:这家店的装修设计和陈列布局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它的服务流程和设计细节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它的选址、选品和定位策略有没有别出心裁之处?等等。”——这些就可以及时记录下来。
又比如,我在阅读、看视频时,偶尔会想到“这个知识点能不能用在课程里面?”“这个地方能不能作为课程里的一个例子?”像这样的火花,我也会立刻记下来,等以后去慢慢完善。
再比如,在整理知识和笔记的时候,想到:“这个知识点跟那个知识点是否存在什么关联?”“这个知识点能否用来解释某些现象?”等等,我也会及时记录下来。
这些记录下来的信息,相当于我思维的一个“存档”。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在于为自己创造尽可能多的“触点”。
我所记录下来的每一个灵感和想法,都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为我提供把不同的想法串联、碰撞、整合起来的可能性和机会。它们就像一个个网络的节点,承载起信息交换和连接的功能。这些触点越多,把知识点连成网络的可能性就越高。
我有许多项目和产品,其实就是通过这些触点,串联起来生成的。
另一方面,当我在工作中的时候,我也会每隔一段时间,把自己在做的事情、脑海中的思考、需要注意的地方记录下来,作为工作的一个“存档”。
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些最终没有用上的例子、不同的表述方式、即时联想到的其他知识点、乃至于我的构思过程和文章的逻辑结构……我都会把它们记录下来,放在这篇文章的文件里面。
这样,可以起到三个作用。
当我中断这项工作之后,需要再继续工作时,通过我所记录的“存档”,就能快速切换到工作状态。所有的思路、注意点,全都一目了然,立刻就能“断点续传”,不需要额外消耗时间精力。
我的许多工作,最终呈现出来的,跟我在这个过程中的构思、打磨、想法相比,很可能只有十分之一。那么,把这些想法都记录下来,就不会浪费这些点子,它们也许可以用到以后的其他项目里面。
最后,当我完成了一个项目,需要进行总结和复盘的时候,我所记录下来的这些信息,就会成为非常详尽而完备的素材 —— 我基本上不需要再重新把项目理一遍,只需把这些记录整理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复盘了。
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高效起来,榨取每一分时间和思考的价值,那么这个简单易行的习惯一定会非常有帮助,推荐你在新的一年里把它用起来。
4. 主动求知,关闭被动
最后,简单聊聊我的信息管理策略。
我在 2023年,我的一点小建议 中聊到: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是一个“声誉时代”。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比起信息的内容是什么、信息的议题是什么,“信息是由谁发布的”,这一点更加重要。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的信息,实在太多了。我们早就由一个大众传媒垄断信息渠道的时代,进入到一个全民皆自媒体、全民皆可发布信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如何判断一条信息是否谣言、是否可靠,就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但是,知识是有壁垒的。作为外行人,我们往往没有能力去判断一个我们不熟悉的信息是否可靠。因此,唯一的判断方式只剩下什么呢?这个信息发布的渠道是否是“高声誉的”,是否是我们可以信任的。
一个信息渠道,可能是正规媒体,可能是意见领袖,可能是企业、组织,甚至可能是你身边的朋友、你圈子里的KOL……它们在这个时代,都有一个自己的“声誉值”。如果它总是发布一些可靠的、可信的信息,那么它的声誉值就会慢慢积累,越来越高;反之,如果它老是转发谣言,或是发布未经证实的劣质信息,它的声誉值就会下降。
因此,近几年来,我对信息的接收也有了一些改变:从关注“我感兴趣的领域”,变成“我信任的渠道”。
哪怕这些信息渠道发布的,可能是我不太感兴趣的、不太了解的信息,但我也会试着去接触它们,以此来拓展我的视野和思维。反过来,即使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如果是我不信任或不了解的渠道发布的,我也会尽量避免,或是至少保持怀疑。
同样,我也建议你主动管理好自己的信息渠道。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对每个信息渠道维护一个自己的“信用评级”。对于本身就是高声誉的渠道,可以初始赋给它5颗星的信用评级。一旦发现它发布了错误、虚假、片面的信息,就降低一颗星。
一旦它的信用评级低于某个你设置的阈值,就取关或拉黑它,不再观看。
换言之,就是给自己管理的每个信息渠道若干次犯错的机会。一旦机会耗尽,那么就果断断开跟它的联系,来维护自己信息摄入的纯净性。
当然,具体到执行层面,可以视每个人的习惯而定。你可以做一个复杂的表格,也可以只是简单记下每个渠道犯错的次数,供自己提醒。重要的是这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做法。
在这个基础上,尽量切断跟其他“非高声誉”信息渠道的接触,不去看它们的内容。如果有些内容传播到你眼前,但它的来源是你不信任或不了解的,那么也不要去看,避免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
不用担心你会错过什么重要信息。只要你管理好自己的信息渠道,在自己感兴趣、重要的领域都“安插”好属于自己的“高声誉”渠道,那么你就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信息。
如果你还没有这样的习惯,建议在今年试行起来,来维护自己健康的“信息食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