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了。要是都听专家的,中国老百姓真要被专家霍霍惨了!

在房地产持续低迷,难以提振的大背景下,不甘寂寞的房地产专家又出来整活了。

1月8日,中房集团原董事长、知名学者、企业家孟晓苏对媒体称:“2022年,中国老百姓的存款增加了15万亿,如果拿出来1/3的存款,恢复对房子的购买、装修和其他的购买,中国经济就能恢复。”

听了专家的话,我赶紧去查了一下银行卡余额,有点尴尬。我拿出1/3的存款也买不起房啊,也不知道那新增的15万亿存款,到底是谁存进去的?中国经济恢复,主要还得靠他们呀!

大家可以和队长一样,检查一下自己的银行卡余额,拿出1/3的钱来,看看能不能买上一套房。如果可以买上,你得听专家的话。专家说了,这是为了恢复中国经济,而不是拯救那些房地产老板。不像我,我买不起,我想对中国经济做贡献,都没有这个能力。

那15万亿新增存款里,专家应该存了不少钱。队长建议,专家先买,要对广大群众起表率作用,买完一套买两套,买完两套买三套,买完三套买四套......



对这样的专家,我们要鼓励他们买房。买10套以上的,要给他们颁发“中国经济先进个人”奖,买20套以上的,要给他们颁发“中国经济卓越贡献奖”,买50套以上的直接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恢复中国经济的重任不能只落在普通老百姓的头上,得专家们先挑担子,争当“中国经济复苏带头人”啊!

面对网友们的质疑,孟晓苏自己也解释了说:“不是鼓励低收入家庭购房,而是支持有支付能力的家庭购房。”

依我看,孟专家应该是有支付能力的人群,孟专家还是得多买房,多做贡献,多为中国经济添砖加瓦。

可队长一想到孟专家的身份,就不得不质疑他的真实想法了。买房到底是拯救中国经济,还是拯救中国房地产?这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我们不能混为一谈。

孟晓苏,中房集团原董事长。中房集团是干嘛的?不就是搞房地产开发的吗?一个卖房子的人自称专家,忽悠老百姓拿1/3的存款去购房,这到底是为恢复中国经济,还是为在他的房地产生意摇旗呐喊?



为什么2022年新增15万亿存款,大家却不买房了?这只说明两点:

一是房地产过剩了。有钱人不是傻子,不愿意拿钱出来买房接盘了。

二是,房地产价格虚高,真正有购房刚需的消费群体买不起,潜在的消费需求无法释放。

有钱人不买,没钱人买不起,房子卖不出去了,房地产的专家们能不着急吗?孟晓苏虽然已经不再担任中房集团董事长,可他仍旧在22家公司中任职,其中11家存续状态,多家任职公司都是房地产开发公司。



这位孟专家不是一般人,不说一般的话。在此之前,他还曾对媒体说过:“房价上涨是对老百姓有利的,房价下跌是对老百姓有害的。房价上涨,促成了居民共同富裕。”

这个思维逻辑我有些理不顺了。房价上涨,老百姓连房子都买不起,怎么会对老百姓有利呢?怎么会促成居民共同富裕呢?真正富裕起来的不都是那些房地产老板吗?高房价除了给老百姓带来沉重的生活压力外,还有啥?

房子不能降,是为老百姓好,这是什么天才想出来的馊主意?

屁股不站在购房者这边,讲出来的话都是歪理邪说。这不是第一个言论惊人的歪屁股专家。此前,北师大就有一个名叫“董藩”的房地产专家,对媒体称:“坚决不能取消预售制。因为取消预售制,房价会上涨。”



这也是一个逻辑鬼才。所谓的“取消预售制,房价会上涨”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房子永远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消费者求着房地产老板把房子卖给自己。

这时,“预售制”可以降低消费者的购房成本,也能减缓房地产开发商的资本成本。可是,当房子过剩时,“取消预售制,房价上涨”的逻辑就不存在了。

在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别说期房难卖了,就是现房也很难卖。价格不是由厂家的成本决定的,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一个商品供大于求时,别说涨价了,就是亏本你也得卖啊!

这个世界上任何商品都存在亏本销售的风险,凭什么房子不能亏本销售?董藩的底层逻辑是:房企不能亏,取消预售制,房价只能上涨。这就是忽视供求关系,用成本来决定市场价格,严重地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

中国经济要恢复,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能倒下,我们都很清楚。可是,专家们能不能不要把消费者都当傻子啊?不要动不动就拿房地产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舆论绑架,行不行?



咱们坦诚一点,透明一点,切实拿出一些优惠来,让利购房者,不更值得赞赏吗?富人把钱存起来不买房,你们这些砖家就别想着去撬富人的口袋了,他们聪明的很,没那么好忽悠的。

房企切切实实,情真意切地拿出折扣,让刚需购房者买得起房,才是最现实的举措。哪怕房企不赚钱,亏一点钱,先把市场盘活起来,至少现金流能够周转起来。

就这么一直耗着,无非是所有人一起,“等鱼断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