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计农历新年期间的客运量将从 2022 年起翻一番。
中国交通官员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称,从周六开始的 40 天假日交通季期间,每天安排的客运航班平均约为 11,000 架次,约为 2019 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前水平的 73%。
春节将至,返乡春运将从1月7日开始,到2月15日结束。中国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周五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中表示:“今年春运客流总量将高达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 ”
中国政府今年不再如往年一般大力倡导“就地过年”,先前也已经宣布返乡不再查核酸、测温、扫码。外界普遍担心春运期间的大量人口流动可能会助长新冠病毒传播,特别是医疗卫生较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更容易受到新冠病毒冲击。中国官方在《春运工作方案》中呼吁,患有慢性疾病的长者及孕妇、儿童等族群,应“健康理性出行”,降低自身及家人感染风险。
2023,你还有钱回家过年吗?
1月7号,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就将再次拉开,这将是许多人三年来的第一次回家过年。
2023年春运将于2023年1月7日启动
当人们满心欢喜,收拾行李准备踏上久违的归途时,才发现,“口袋里已经没有钱了”。
三年前,过年回家想的是给爸妈买多点年货、给老家房子再好好装修一遍,现在,过年回家想的是,去年的旧衣服也挺新的、路费怎么省更便宜。
曾经有无数个不想回家的理由:怕相亲、怕催婚催生、怕亲戚尴尬的盘问……但现在统统只剩下简单直接的三个字:没有钱。
01
你还有钱回家过年吗?
元旦假期,我去一个大型超市购物,来买年货的人寥寥无几。超市里都是喜庆的红色与贺岁音乐,唯独少了推着购物车摩肩接踵抢购的人群。糖果糕饼堆积如山,仿佛在提醒我:“今年过年,你有钱回家吗?”
深圳各大超市都换上了“年货皮肤”
对于小江来说,过年回家已经成为一个有点陌生的词汇。因为这三年春节,她几乎都在公司度过。
小江2020年毕业,当时她只想自己努力点,三年内存够10万块。然而疫情三年,经历了封控、居家办公与房东加租,她的目标已经从10万降到了5万。她所在的电商公司因为业绩不佳,今年年初,她还被老板宣布降薪,年终奖也不见踪影。
“与其花几千块钱回家走亲访友包红包,不如过年赚加班费。”今年,可以回家了,她依然不回去。
在“搞钱之都”,赚钱就是最大的“正义”,小江清楚自己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敢”回家、“不能”回家。
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敢”、“不能”
今年是晶晶第一次决定不回家过年。在疫情最严重的2021年和2022年春节,她都选择了收拾东西回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支撑着她走完一年又一年。但是今年她实在不想回去了。
今年对她来说是格外困苦的一年。“我连回家的车票都快买不起了”。今年年初,她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辞了职,直到下半年才找到工作,她本想趁着年底省吃俭用多存点钱,没想到12月深圳疫情又一次爆发,她“阳了”将近半个月,工资少了一大半,1月份老板一看没生意做,也早早宣布放假。“这一年就像什么都没有做一样就结束了”。
她心里盘算着回家的往返路费、要交的房租、水电、还有要给老人孩子的红包钱,各种过年花销,怎么也得花掉1万块钱。盘算了一下就放弃了回家的计划。
五湖四海的人们挤上同一辆回家的列车
过年回家人的快乐都是相似的,过年不回家的人总是各有各的难处:有人在年底选择了裸辞,蜗居在出租屋里两个月了,还要打电话给爸妈假装自己还在上班;有人今年目标存款2万元,经过一年的努力变成了-2万,连新衣服都没钱买;有人三年没回家,在订机票的那一刻害怕了,想起了亲戚询问年薪时的表情和与父母沟通的疲惫……
越长大越不想回家,是成年人心照不宣的事实,催婚、催生、亲戚的盘问与家庭的争吵,都是不想回家的理由,但是这一次,这些事情似乎都可以放到一边,“不回家”的理由如此简单直接:没有钱。
02
今年不回家,要用什么理由?
前几天,一位朋友小婷在朋友圈发问:“如果今年也不想回家,要用什么理由啊?”
她已经两年没回家,每次她都以“疫情”作为借口,然而在这个春节,她猛然发现,已经没有不回家的借口了。
深圳北站进站口春运的人流
小婷和家人关系并不好,每次过年回家,总要和爸妈发生争吵,焦虑和压力值剧增,“过个年感觉比上班还累。”
不回家的这两年,这是她过得最舒服的两个春节。她和男朋友两个人给租来的小公寓装点新年装饰,做几个精致的小菜,买几件新衣服,然后美美地晒个太阳喝杯咖啡,读几本书,享受一下不拥挤的地铁。
春节期间,深圳大街小巷挂上了红灯笼
“没有人来打搅我,我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只有在春节这几天里,她可以短暂地避开工作,避开领导、父母、亲戚各种人际关系的压力,感受到些许平静与喘息。这是在疫情这几年里十分奢侈的生活。
今年,当她想要再次以“疫情”为借口不回家的时候,却不管用了。“今年过年政策放开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家啊。”听着电话那头父母的期待的声音,她突然感到回家变成了一种任务。而这次她没有理由拒绝。
没有人能逃过深圳北站的“春运人流攻击”
“今年过年要怎么才能不回家?”朋友圈最多的回复是:“变成羊。”阿成就是如此。
阿成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前两年他是被老家村里划为“恶意返乡”的“那一拨”。“只要过年回去就要隔离七天,爸妈都劝我不要回来。”
今年,阿成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回家。但是在12月底阿成经历了“阳了”的经历后,他开始动摇了回家的念头。
经历了水泥封鼻、头痛欲裂、嗓如刀割,几乎全包了所有最难受的症状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真的“小瞧”了新冠。“连我一个年轻小伙子都那么难受,更何况五六十岁的爸妈。”阿成的父亲患有鼻咽癌,母亲常年在家照顾父亲,如果阿成过年回家,爸妈势必都会感染上新冠,父亲的病情更是雪上加霜。
“只有当自己阳过以后,那种不想让家人也‘阳’的心情才格外强烈。”“阳过”以后,阿成觉得,“有没有钱已经不重要了,身体健康就已经很幸运了。”于是,在最难受的那几天,他暗自在心里打消了回家的计划。
回不回家 不再那么重要
2023年伊始,许多人的新年计划从往年的“暴富”、“暴瘦”、“旅行”、“加薪升职”缩减为朴素的四个字“好好活着”,对比之下过年回不回家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过年回家再也不用扫码了,但却没钱回去了
这三年,没有回家的人大概都有着相似的历程,第一年,被家人劝不要回家;第二年,回去就变成“恶意返乡”;第三年,可以回家了,却没有钱回去。
当回家的路已经畅通无阻,我却不再有过年回家的心情。最现实的生存压力与焦虑,在疫情三年中同样加速繁殖,并在这一年结束的时候提醒我们,阳了可以转阴,但是疫情总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刻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