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客(ID:szhenke),作者:深圳客编辑部,原文标题:《当失业中年纷纷挤进图书馆》,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前不久,一篇《最近的星巴克,挤满了失业的中年人》引起热议,文章写道曾经的星巴克办公,是大城市白领的成功标配,而最近的星巴克,挤满了假装上班的中年人。
其实,在星巴克的中年可能还在思考为何失业,真正懂得降本增效的早已挤进图书馆。
失业中年的集散地
作为一个常年游荡在深圳各大图书馆即将逼近中年的失业青年,我可以非常负责地说,图书馆已经成了失业中年的另一个集散地。
像深圳这么年轻的城市,以前,工作日的图书馆几乎都是20多岁考公考研的年轻人,而现在几乎随处可见埋头备考的中年人。
他们可能早晨6点就要起床,先复习一下昨日学习的内容,再坐上10几站地铁匆忙赶到深圳图书馆,看着前面排队的人数,暗自庆幸还好刚一换线就上了地铁,然后在夏日的艳阳下翻开一本10几年前就背过的英语词汇书。
等到图书馆开门,年轻人纷纷找到熟悉的位置坐下,他们看到熟悉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人生就像一张未完成的考卷,如今又要回去继续答题。
太阳不断地变化角度,年轻人学到中午依然专注,可自己的身体却亮起了红灯。人到中年,他们愈发了解自己,他们清楚地知道,即便再怎么拼命,每天5、6个小时的复习已是极限。
老实讲,这样的生活是残忍的,和年轻人相比,他们的备考成本实在过于高昂。不仅一旦考试失利,就意味着职业转型的失败和重归职场的遥遥无期,更在于过去几十年,他们所有的教育和经历都在指向如何成功,从来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失败,以及如何接受人生的下坡。
唯一的好消息是,并不是每一个考试都在决定他们的命运。一位刚刚失业的中年人告诉我,她有两周的时间准备营养师资格证的考试。
考证的原因很简单,按照深圳的补贴政策,考下就可以申请2000元的额外补贴。
中年男女的阅读偏好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失业中年都会和年轻人一起挤入考公考研的赛道,从中午开始,纯粹读书的中年人开始陆续走进图书馆。以往,读书的时间要让位给工作,现在,需要用读书来打发时间。
岁月对于他们的塑造是显而易见的,既浮现在他们的面庞,也显现在他们读书的偏好。
中年女人仍是小说的忠实读者,只是不再痴迷于三毛的撒哈拉,也不再纠结白月光和朱砂痣,生活的经验告诉她们,所有的爱情都有保鲜期,相比重拾逝去的浪漫,眼前的孩子反倒更急于教育。
然而和年轻时不同的是,她们看到了生活的全貌,她们学会了妥协、学会了牺牲、学会了自我保护,这让她们最终一次又一次的倒向毕淑敏、杨绛。
中年男人的苦闷是无法诉说的,如果让我列出图书馆中年男人最喜欢的三本书、排名前三的一定是《周易》《心经》《金刚经》。
曾经的他们也相信成功学,他们拼搏多年一路闯关,哪怕承认自己赶上了时代的红利,内心还是更愿意相信所有的成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
这并不是说他们感受不到时代的脉搏,他们的经验和判断,有时比年轻人更加敏锐,他们知道在历史的车轮面前,个人的成功是多么偶然。只是偶尔,他们会心怀侥幸,希望裁员的浪潮能在轮到自己之前停下。
他们努力寻找灵魂深处的归宿,有时,又期待他人的答案。
深夜买醉时,他们翻到年轻时的照片,他们依然会感慨万千泪如雨下,只是一旦回归生活,所有的陈年往事通通会被遗忘。
最后,还要提到一本关于历史的大书。中年男人对于历史和政治的兴趣仿佛一瓶上好的白酒,总是随着岁月的叠加愈发变得醇厚。之所以是白酒不是威士忌,是因为哪怕他们通览中国古代史,对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如数家珍,也可能完全不知道罗马在何时征服了希腊,北方蛮族又在何时打败了罗马。
最珍贵的都是免费的
微博上的段子说,失业中年多了后,最常去三个地方假装上班:星巴克、图书馆、公园。
现在的天气这么热,公园肯定最不合适。至于星巴克,估计大部分中年为了维持最后的体面,还是会在续水之前花钱买一杯美式。
相比之下,只有图书馆又舒适,又不用花钱,还能让人灵魂得到洗礼。
我经常去的一个社区图书馆,几乎每次都能遇到一位中年老哥在此读书。有一次看老哥手捧《荒原狼》,我便心生好奇,和他搭话聊起黑塞,结果发现老哥谈吐竟然如此不凡,再一问才得知他已经失业几年。
老哥告诉我,如果没有失业,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踏入图书馆。我问老哥是否还想工作,老哥笑笑不置可否。我猜老哥也许认为我年龄尚小,还没有意识到人到中年,最珍贵的其实都是免费的,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不过是空调、热水、倒头就睡的椅子和一本随时可以翻开的书。
我不知道老哥还会去图书馆多久,也不是每个人都重视精神生活的重建。但是如果失业后需要假装上班,图书馆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博尔赫斯说,如果世界上有天堂,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
失业不是末日,天堂永远向所有人敞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客(ID:szhenke),作者:深圳客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