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外一名手工网红,就大手笔购入市面上热卖的各种奢侈品亲自”解剖“,为网友解密,到底奢侈品牌的产品是智商税还是货真价实。

这位名叫Volkan Yilmaz的手工网红(账户名为@TannerLeatherstein)本身也从事皮革制作,同时也拥有自己的皮革品牌。
他对皮包的材质和制作工艺相当了解,所以看到人们愿意为一件奢侈品牌的皮包而支付超出普通产品10倍的价格,他就纳闷:这奢侈品有那么值钱吗?成本到底值多少?人们居然愿意为其掏那么多钱?

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一连串各种破坏奢侈品来研究的视频。

比如其中一条达到220万播放量的视频,Volkan买来了一个香奈儿钱包开剪,这个钱包花了他1200美元。

他先是将钱包剪开,按照剪裁的架构切割成一块块碎片,最终把钱包拆解成皮,链,饰品分离...

接着他就对皮革部分疯狂刮擦,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品牌会对皮革进行加工,比如上漆,加抛光剂,压印,或缝制出各种纹路,光看外表完全看不出皮革的质量。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这钱包是报废了,因为不可能再还原回原来的样子。
经过各种拆解割擦之后,Volkan为网友得出了一个结论:这香奈儿钱包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是一件构造精良的奢侈单品,然而皮革和配件成本基本只值60美元。
加上大约70美元的手工费,总成本约130美元,而售价却高达1200美元。
然而,最让Volkan不满意的不是因为它溢价得太离谱,而是品牌使用皮革的方式。

Volkan表示,这个钱包用的是小牛皮,小牛皮本身是一种天然且富有质感的材料,但香奈儿却用了非常厚重的漆面盖掉了小牛皮本身的质感,让这个钱包摸起来就像塑料一样,而且使整件产品看起来很廉价。
“当你发现质感这么差,看上去廉价的钱包售价居然高达1200美元时,这一切就变得奇怪,而人们之所以愿意支付那么多钱,都是因为它上面的品牌logo。”
如同上面视频一样,Volkan拆解其他奢侈包包时也经常在皮革上涂一层酸,然后疯狂摩擦,看看材料用了多少抛光剂和涂漆。
为了保护皮革,不让它表面轻易留下刮痕,品牌经常会对皮革进行抛光和上漆,不过这样的程序做得不好也会让皮革看上去和摸上去更像塑料。


铬鞣法是指把动物皮肤放入含有重金属的鞣剂中进行浸泡从而制成皮革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所以成本相对比较低,但如果制作处理不当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接触到人类皮肤可能会导致炎症。


不过因为植鞣法耗时长,制作成本高,所以市面上植鞣皮革会比较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今市面上几乎80%的皮革采用的都是铬鞣法。
于是Volkan通过燃烧皮革来判断到底它是铬鞣还是植鞣的皮革,这样就可以知道大概成本是多少了。

除了香奈儿的钱包之外,这个售价为1100美元的Gucci的Dionysus系列小号肩带包,也惨遭“分尸”了。


因为包包设计工艺精良,制作起来有点难度,所以他预估要花大约80多美元的人工费,于是加起来大约是115美元。
还有这个近1000美元的Prada小提包,也被Volkan分尸了,他表示这包120美元就足够了。

判断奢侈品皮包的质量,Volkan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毕竟家里两代都是皮革工匠的Volkan,从小就开始接触皮革。
十一岁的时候,别的小孩都在玩泥沙,而他已经亲自制作了5张羊皮,来给自己做了一件皮衣。
不过皮革事业也不好做,因为看到自己父辈当皮革工匠,各项程序都要亲历亲为,相当辛苦,他就下定决心只把制作皮革当成自己的爱好。

今年36岁的他,2009年从土耳其移居美国,他在芝加哥开过出租车,也在纽约当过卡车司机。
2015年,他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完成了MBA学位,还在那里遇到了他的妻子。后来打工了一年后,他发现自己热爱的还是皮革,于是选择辞职创业。
他继承了父辈的皮具品牌,在土耳其和兄弟经营皮革作坊,把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到美国以及海外其他地区。
他发现因为很多消费者对皮革的制作不了解,所以商家便利用了信息差抬高产品的价格。
所以现在,Volkan有了新的方向就是致力于帮助人们了解和使用皮革,解除人们对皮革的误解,做个精明的消费者。
在tiktok上吸引了60万粉丝关注的Volkan,也开始逐渐打出了自己的名堂。他表示自己目前都是自掏钱包,买奢侈品牌的包包来拆解,说不心疼钱是假的。

虽然考虑到奢侈品还有很多的其他各种成本开支,
但即便这样,其中的暴利,估计还是我们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