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头图来自:《好好先生》官方剧照


我们该如何克服内心的冲突,进而实现内心的自由?这是朋友圈和各个群里常常探讨的问题。


很多人会用“适应”这个老词,作为应对一切的法宝。当面对一些负面信息时,也有人会说,别关注这么多负面信息,“凡事多看好的一面”,或者干脆屏蔽所有负面信息。


在许多人的价值观里,这样做不但是正确的,也体现了与社会的适配性,是一种强大的表现。心灵鸡汤也经常吹捧这样的心态,认为它是理性的和智慧的,可以让人“悠然自得”,远离冲突。


但事实真的这样吗?新弗洛伊德学派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先驱卡伦·霍妮就告诉我们:


由于我们当中许多人都陷在冲突的桎梏中,我们便趋向于以妒忌和羡慕的心情去看待那些似乎悠然自得、毫无这类冲突的人。那些人可能是强者,他们确立了自己的一套价值。或者,由于时间的流逝,冲突的威力已经消失,做决策已无必要,他们便获得了一种从容沉静的风度。但外表也可能是假象,由于他们缺乏热情、随波逐流或者投机取巧,而没有能力真正面对冲突或靠自己的信念去设法解决冲突,所以他们并无主动意志,只是偷懒取巧而占了便宜罢了。


能够在体验冲突时意识到冲突,尽管这可能叫人痛苦,却可以说正是一种宝贵的才能。 我们越是正视自己的冲突并寻求自己的解决方法,我们就越能获得更多的内心的自由和更大的力量。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


也就是说,这些“适应社会”的人,确实确立了自己的一套价值,但他们的“从容”更可能来自于逃避,缺乏对生活的热情,更没有真正坚定的信念。


一个对社会负面信息有深刻感知,内心有痛苦反馈的人,才是真正正视内心冲突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多内心自由和强大力量。所以,卡伦·霍妮一针见血地指出:


虚假的冷静根植于内心的愚钝,绝不是值得羡慕的,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


所以,在现实中你会发现,对负面信息缺少感知的那群人,或者是漠不关心,选择逃避,又或者是三观和认知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对信息的辨别,简单来说就是“蠢”。


正常来说,一个现代人的内心冲突远远多于和大于人类祖先。正如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所言:


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人在很大程度上已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螺钉,对自我的疏离几乎比比皆是,人的价值也一落千丈。由于我们的文明中有着数不清的严重矛盾,便形成了一种对道德的普遍迟钝和麻木无知的现象。


当然,人类内心冲突的种类、范围和强度都是外部环境的折射,它:


主要取决于我们现实的文明。文明如果稳定传承,可能出现的选择种类、个体冲突就是有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冲突……若文明恰逢快速变化的过渡时期,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念和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会同时存在,那么,我们会难以抉择,而且抉择的结果也会千差万别。


他也许随声附和,也许我行我素;也许依附集体,也许独居山野;也许崇拜成功,也许嗤之以鼻;也许对儿童严格管理,也许放任自流;也许认为男尊女卑,也许认为人人平等;也许认为两性关系是情感的显现,也许认为两者并无关联;也许心怀种族偏见,也许觉得肤色不能决定人的价值……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可以肯定的是,生活在文明中的人必定常常要进行这样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然会有冲突,这很正常。


当然,带着冲突生活意味着生命力的巨大浪费,这不仅由冲突本身造成,还由试图解决冲突的各种错误办法造成。很多人认为选择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或者“凡事多看好的一面”,就是一种正确的方法,但实际上它仍然是错误的,而且因为缺少了激烈的感知,反而会影响真正的决策。这一点在许多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身上体现十分明显,当他们或者对政治漠不关心,或者“凡事多看好的一面”时,等待他们的是极其悲惨的命运。


卡伦·霍妮将内心冲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顺从型,这种人追求安全感,非常依赖他人,喜欢以别人的看法看待自己,习惯以服从来保护自己,但他们实际上在压抑着自己的攻击性。其实这种人在社会上非常多见,而且它并不局限于对待日常生活和感情。你会发现许多人面对社会上的任何事情,都以顺从为第一选择,尤其是在面对权力时,他们更是听话无比。但当他们掌握了一点点权力后,就会变得极为暴虐。


第二种是对抗型,特别喜欢控制别人,利用别人达到自身目的。很显然,这种人也很常见。


第三种是疏离型,追求自由和隐私的保护,也不喜欢麻烦别人,这是一种极高的人生要求和境界。但即使如此,他们仍有着盲目的一面,也压抑了自己的感情。


要想克服内心冲突,需要的便是找出内心冲突的动机,继而主动做出改变。这种主动改变,绝不是无底线的适应,而是努力尝试更好的选择。只有正视内心的冲突,方能得到自由。


书名:《我们内心的冲突》
书名:《我们内心的冲突》

作者:卡伦·霍妮

译者:潘华琴

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