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数读 (ID:datablog163),文案策划:Hakuna Matata,编辑:汪花生 萧安 kepler,数据:July,插画设计:KALA 几又,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主要考虑两个问题:好吃,便宜。


我们去楼下超市转了一圈,发现最便宜的大米,只要 1 块多一斤;传说中如假包换的东北“五常大米”,在网上卖 7 块 5 一斤;还有更夸张的存在:湖北景阳的大米,有博主说它要卖到 8400 块钱一斤,这得好吃到什么程度?


那么,中国哪里的大米更好吃?不同的米有什么区别?


一、籼米和粳米,口感上有什么区别


在传统意义上,江南是中国的“鱼米之乡”。但近三四十年来,东南沿海省份在缩减水稻种植面积,而东北地区以及山东黄河下游等地区附近的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所以目前全国的水稻种植中心整体在向东北移动。



但不管是哪里的米,卖多少钱一斤,最终就分两个大类——“籼米”和“粳米”。中国的水稻基本上是“南籼北粳”的格局,南方的籼米和北方的粳米,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口感。



像东北的五常大米、天津的小站米,就属于粳米。粳米煮出来的米饭偏软,粘性大,软糯弹牙。


而泰国茉莉香米、增城丝苗米等,口感偏硬,有嚼劲,颗粒分明,属于籼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的“超级稻”,也是籼米。


那为什么粳米和籼米口感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米粒中所含的淀粉不同。


淀粉是由数千乃至数十万个葡萄糖分子连起来的多糖。如果葡萄糖分子一个连一个,组成了一根结构规则、简单的长“链条”,那就是“直链淀粉”。如果组成了一个树枝状的复杂链条,那就是“支链淀粉”。



在加水煮饭时,大米中原本折叠在一起的淀粉分子会受热展开。但直链淀粉就像一根“棍”,锁不住水。而支链淀粉的“枝杈”多,擅长锁水。


南方的籼米中,含有较多棍状的直链淀粉,最高可达 25% 左右,所以口感偏硬,有嚼劲;而北方的粳米,直链淀粉含量通常在 15%~16% 左右,所以做出来的饭含水量高,粘度和弹性高,口感软。



公认好吃的五常大米有个代表品种“五优稻 4 号”,直链淀粉含量大约是 16.6%。煮出饭来香气扑鼻,清甜绵软,富有弹性。



之所以是“南籼北粳”,是因为籼稻耐湿热,耐强光,适合种植在南方高温、强光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相比之下,粳稻更加耐寒,适合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等温度较低的区域种植。


二、除了直链淀粉,还有什么影响米饭口感


在做大米饭的时候,大家一般认为,以东北大米为代表的北方粳米更好吃。


东北大米确实优秀,但我们必须要在这里为南方的籼米正名一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粳米和籼米只是口感不同,没有优劣之分。谁不喜欢吃软饭呢?所以很多人喜欢软糯可口的粳米,但也有人,偏偏就更喜欢有嚼劲的籼米。



而且有些美食,它还只能用籼米来做:比如著名的扬州炒饭,以松散干香、粒粒分明著称,就多用特等的籼米来炒制。用粳米做扬州炒饭,那就跟吃重庆火锅蘸麻酱,往煎饼果子里抹番茄酱加辣条一样,它不地道啊!


南方常见的米粉、米线等小吃,也要用直链淀粉含量约为 22% 的籼米制作,才能获得最佳口感。


所以在“吃”这件事情上,中国人很擅长因材施教。中国哪里的大米最好吃?答案是,没有不好吃的米,只有厨艺差的你。


比如糯米,就是一种因为基因变异,导致直链淀粉含量不到 2%,吸水后粘性太大,硬度不足,烂泥扶不上墙的大米。


但中国人同样帮它找到了合适的岗位:虽然它软到不适合混主食圈,但做成粽子、元宵,却非常合适,所以放到小吃界,就能混得风生水起。



当然,一位专业的米饭品鉴家,也就是干饭人,不能只看直链淀粉的含量,还要学会看种植地的气候、土壤、施肥等因素对大米口感的影响。



比如,种植地土壤中铜、锰、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高,有助于提升稻米的产量,但铜、锌、氮等元素,又会增加大米中蛋白质含量,这会使原本应该软糯的米饭变硬,影响口感。


很多人都热爱米饭刚出锅时的特殊香味,这主要是来源于一种叫 2-AP 的物质。除了不同品种大米自身基因外,气候、水分、土壤等因素也会影响水稻中 2-AP 的合成和储存。


比如较低的气温是形成大米香味的必要条件,较大的温差可以提升 2-AP 的含量,土壤中的氮、钾,以及一些微量元素,都可以增加2-AP的含量。



所以,黑龙江的五常大米绝非浪得虚名。那里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种出来的大米,真的很难不香。


三、挑到好吃的大米,有什么门道


当然,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还是不会挑大米。毕竟你也不能去超市里各抓一把,然后光速逃窜回家煮了尝尝再回到作案现场下单吧?


所以,如何挑到好吃的大米呢?


在超市买的话,可以直接看米粒的物理性质。比如新米要比陈米更硬一些,颜色更白,气味更清香。如果自认为牙口还不错,也可以抓几粒米塞进嘴里嚼嚼,看看有没有异味。但切记不要抓太多,以免被店员扭送进派出所。



网上挑的话,可以考虑有“地理标志性产品”认证的大米。


这份榜单上有很多不同产地的米,而且籼米、粳米都有。你可以挑一款顺眼的尝一尝。


比如安徽“南陵大米”就以气味清香、口感软硬适中、黏性较强著称。来自黑龙江的响水大米,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饭粒口感绵软柔糯,富有弹性。



也顺便提醒下,挑大米时没必要刻意追求“高价”“营养”之类的噱头,比如所谓的富硒米。


人获取硒元素的渠道很多,每天正常吃喝,摄取的硒就够了。所以正常人不用花高价买什么“富硒大米”,这就跟正常人不需要通过矿泉水来补充矿物质是一个道理。



最后,就算是再好吃的大米,也不会卖到天价。还记得开头那个号称 8400 块钱一斤的湖北景阳大米吗?景阳镇的人自己都不知道大米能有这么贵。


人家说了,他们那儿最好的大米也只卖 30 块钱一斤而已。而且当地大米产量比较低,种出来后大多都自己吃了。有 8400 块钱,足够你直接跑去景阳镇,在老乡家里住上 2 个月,吃上 100 斤最好的大米了。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 (2021). 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2021. 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刘珍环, 李正国, 唐鹏钦, 李志鹏, 吴文斌, 杨鹏, ... & 唐华俊. (2013). 近 30 年中国水稻种植区域与产量时空变化分析. 地理学报, 68(5), 680-693.

[3] 陈能, 罗玉坤, 朱智伟, & 谢黎虹. (1999). 食用稻米米饭质地及适口性的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13(3), 152-156.

[4] 国家水稻数据中心. (2016). 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 Retrieved 23 December 2022 from https://www.ricedata.cn/variety/varis/605740.htm.

[5] 王楼楼. (2013). 江苏省籼稻改粳稻的发展研究 [D] (Doctoral dissertation, 扬州: 扬州大学).

[6]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08). 地理标志产品 五常大米.  Retrieved 23 December 2022 from 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71F772D7F8F7D3A7E05397BE0A0AB82A.

[7] 史韬琦, 张晨, 丁文平, 王月慧, 陈曦, & 庄坤. (2020). 不同品种籼米直链淀粉含量对米线加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8]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17). 优质稻谷.  Retrieved 23 December 2022 from 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71F772D82A02D3A7E05397BE0A0AB82A.

[9]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13). 食用粳米.  Retrieved 23 December 2022 from https://std.samr.gov.cn/hb/search/stdHBDetailed?id=AFCEC63625D26417E05397BE0A0AB362.

[10]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13). 食用籼米.  Retrieved 23 December 2022 from https://std.samr.gov.cn/hb/search/stdHBDetailed?id=AFCEC63625D36417E05397BE0A0AB362.

[11] 王忠, 顾蕴洁, 陈刚, 熊飞, & 李运祥. (2003). 稻米的品质和影响因素. 分子植物育种, 1(2), 231-241.

[12] 韩丽欣,任红波, & 孟利. 大米中风味物质的形成与变化.中国农学通报, 38(30):126-134.

[13] 王秋菊. (2012). 黑龙江地区土壤肥力和积温对水稻产量, 品质影响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14] 魏晓东, 张亚东, 赵凌, 路凯, 宋雪梅, & 王才林. (2022). 稻米香味物质 2-乙酰-1-吡咯啉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水稻科学, 36(2), 131.

[15] 孔雷蕾. (2018). 灌浆成熟期温度及其调控措施对香稻香气和品质的影响 (Doctoral dissertation, 华南农业大学).

[16] 王玉杰, 冷春旭, 孙中义, 王珣, 吴立成, 张书利, & 徐振华. (2022). 影响稻米香味的主要因素与增香调控措施. 农业科技通讯, (3), 19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数读 (ID:datablog163),文案策划:Hakuna Matata,编辑:汪花生 萧安 kepler,数据:July,插画设计:KALA 几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