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李文亮医生病逝已近三年,我们也在疫情世界里过了三年。

国务院发布通知,新冠肺炎降为乙类乙管传染病。



同时,取消入境隔离。开放国门。



至此,为期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时代”,就此结束……

但事实上疫情并非终结,只是进入了新的阶段。

此时此刻,最热闹的,应该还是李文亮医生的微博,那里早就成了三年疫情以来网友们的“哭墙”







从2019年底的武汉的争分夺秒,到动态清零常态防疫,再到如今政策天平终于趋向另一边。

疫情世界里的三年,大家都不好过。

原本李文亮医生只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

因为2019年年底,公众对新冠疫情还知之甚少的时候,最早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他成了疫情“吹哨人”。

2020年2月1日,李文亮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布了自己确诊新冠肺炎的消息。

此后的2月6日21点30分,年仅34岁的他,在新冠病痛下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直到今天,李文亮医生的微博下依然每天有大批网友来和他说话。

他生前最后一条微博的评论已经超过百万条。

有时候来访者为表达情绪,有时候为说点心里话,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来问候一声,说一句:“李医生,我这边下雪啦”。



转眼已经是2022年的年底,新冠疫情仍然在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有人在纽约中央公园,以特殊的方式,再次“遇见”了李文亮医生。

01

在纽约中央公园里,有很多绿色的长椅。

上面写着捐赠者的名字和一句话,以此来纪念某个重要的人。

在公园的西北角,有这么一张纪念椅。

椅背的铁牌上面用英文写着,

“In memorial of Dr.LI WenLiang who sounded the alarm on COVID-19.”(以此纪念新冠吹哨人李文亮医生)

下面还有一行明晃晃的中文,“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只有一种声音。”

没错,这张椅子是为纪念李文亮医生。

图源:twitter长椅上有时被人放着花束,

有时是一份报纸。

人们以此寄托哀思。

在中央公园里,捐这样一个长椅要一万美金,任何人都可以捐,也可以写任何自己想写的话。

捐赠者多数是为怀念故人。

这张纪念李文亮医生的长椅在2020年中就有了,据说是一个在美国工作的国人捐的。

从此,这里成了人们“偶遇”李文亮医生的场所。

像他最后那条微博的评论区一样,被无数人惦念着。

02

新冠三年,和李文亮医生相似的“吹哨人”,在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多。

起初他们的声音,都不被多数人所听见。

有的同样在一线被疫情所累,有的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有的甚至被威胁生命…

纽约时报曾记录“吹哨人”海伦博士(Helen Y. Chu)的经历。

疫情爆发初期,美国政府错过了开展广泛测试的系列时机,也因此错过了控制疫情的绝佳时期。

海伦博士是西雅图华裔医学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华盛顿大学医学委员会认证医师,华盛顿大学医学、过敏和传染病学助理教授,流行病学兼职助理教授。

当她所在的地区出现第一例新冠确诊,首例是否感染了其他人,病毒是否已经潜伏在其他社区开始传播引起她的警觉。



海伦博士

作为研究流感的本地传染科医生,她和同组的研究人员一直在收集该地区出现症状居民的鼻试子,想通过这种途径反映当地疫情的发展情况。

现实却是,几乎她接触的所有官员都拒绝了她的提议。不仅如此,州监管机构要求他们完全停止测试。

在可能造成更多生命损失的紧急情况下,他们当下面临的问题应该被赋予更大的灵活性。

然而没有人重视他们想要验证流感样本中存在新冠病例的观点。



2020年,科学家丽贝卡·琼斯(Rebekah Jones)因“拒绝操纵数据”而被开除。

这名科学家创建了佛罗里达州实时新冠数据门户网站,被誉为当地疫情“吹哨人”。

根据她的实名举报,佛罗里达州政府竟为了及早让经济重启而要求她篡改网站上的疫情数据,以淡化疫情的真实严重性。

但她拒绝篡改,所以被解雇了。

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当即否认了她的说法,称她被解雇是因为她屡次对领导不敬、且“和团队成员合不来”。



丽贝卡·琼斯

之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州警竟然抄了她的家。

不仅带走了她所有的电子设备,还用枪对准了她和她的孩子…



美国新冠疫情日趋严峻之际,美国抗击疫情核心机构——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BARDA)主任里克·布莱特(Rick Bright),突然被撤职。 

此前他负责监督疫苗的生产和购买工作,撤职的原因,是布莱特反对当时特朗普推荐的“神药”氯喹和羟氯喹。



据世卫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仅在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可能就有8万至18万医护工作者死于新冠。无论在中国,还是任何一个国家,那些曾对新冠疫情抗争作出重要贡献,勇于直面疫情的人,应该被铭记。

03

目前,逐步开放的呼声越来越大,说实话,疫情三年大家身心俱疲。

昨天的疫情防控发布会很多人说“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说”“、为什么要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感觉卫健委在踢皮球”......

如果这么理解这场发布会的意义,

全国持续性的抗议已经持续了三天,在这个时间点召开新闻发布会不是没有原因的。

昨天的发布会趋势和导向性非常明确——

疫情防控一定是越来越宽松,尽管过程很艰难。

很多人纳闷,为什么疫情发布会没有提到具体措施,还在反复说“反对层层加码”、“让老人打疫苗”......因为这就是政策的导向性。我们可以把昨天的发布会和今天新的举措联系在一起看。首先是广州防疫政策有重大调整。广州多区发布了关于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解除所有临时管控区,全部低风险管理,其中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其次是,有消息称,国家已经下达指标,要求春节(2023.1.21)前,80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接种率达到90%,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0%;60-79岁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5%。

这也是为什么昨天的发布会中,大家纳闷为什么要提“老人要打疫苗”?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超额死亡”。一个国家死亡数量是基本不会大幅度的变动,一般逐渐老龄化的情况下每年略有增长。而“超额死亡”就是超额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看看今年一整年各国及地区的“超死率”——日本:

韩国:

新加坡:

新西兰:

澳大利亚:

我国台湾省:

数据不会骗人,“超额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奥密克戎的变异毒株,老年人占比最大,即便是接种了新冠疫苗,死亡率也是存在的。所以在放开后,老年人的预防重中之重。香港虽然死了一万人,但是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拒绝打疫苗而造成的。今天看到纽约公园李文亮医生命名的椅子,在放开后,医生群体变成了最易感染的人群,如何避免医生群体不被传染,又是一项重大的考验。一旦医生被传染,势必会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工作,在医疗资源缺少的情况下,造成医疗挤兑。香港的做法或许可以参考,也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医护人员不被感染,那就是——感染者尽量少去医院。在香港,如果被检测出阳性,先要判断自己是否有症状,如果是无症状,马上到政府网站上填报信息,把自己的情况一一申报。完成这一切后,不会有人送你去隔离,也不会被送去方舱。而是,只需要居家生活即可。这段时间,政府会要求不得外出,然后会送来口罩、退烧药、血氧仪等物资。

如果在居家过程中发烧,发烧到38.5度就要吃之前港府送来的退烧药,此时此刻,还是不要去医院,自行观察。

居家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下状况,就可以马上去找医生接受治疗。

期间,还需要用血氧仪检测血氧,如果数值低于94%,马上就医;等于或低于92%,呼叫急救。

如果上述情况都没有发生,那一般居家几天就可以从阳转阴。转阴后,马上就能恢复自由身了,出行也不会再受阻碍。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医疗挤兑,也可以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不受病毒感染。每次说到医护群体,总能想到当年被砍伤的陶勇医生。挡刀的患者母亲,因为拦了一下歹徒,让陶勇有时间反应过来,及时逃离;挡刀的陈护士,事后领了 6000 块见义勇为奖金,她全都捐出去了;手无寸铁和歹徒搏斗的医生杨硕是陶勇的同事,后来他说是后怕的...但是当绝望来临,大家都没犹豫地挡在陶勇前面。普通人又如何呢?在绝望来临时,是这些普通人和你、我站在一起。也是这些普通人,给陶勇带去了“生”的希望。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