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近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属于普通人的“抗疫”正式开始了。数日之间,人群自动被分为三类:阳了的人、没阳的人、等待变阳的人。

尽管各自的境遇不同,但大伙此刻都有同一个精神共识:能别得就别得。

但在“阳为大势所趋”的当下,保全自己在毒圈中生存已经变得无比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不希望自己感染的人们开始把期待的目光转向海外:在早已宣布躺平的国外,是否有先人仍未感染,且留下什么“独门秘籍”?

而事实上,在防疫难度为地狱级的海外,的确存在着这样一批“抗疫钉子户”,他们为保自身无恙,已经遵循了多年独特的“生存之道”。





在早已选择躺平面对病毒的海外,努力抗疫已经成为了一种“小众选择”——坚持不望感染的人占了极少数,他们构成了一个个小团体,仍在感染的洪流中抱团取暖。

其中最代表性的组织叫“Masks4All”。

Masks4All起始于2020年,那时是国外初步迈入新冠大流行的初期。一位捷克女孩发布的一段口罩宣传视频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视频中,女孩声称疫情爆发后,自己国家的人对佩戴口罩这一习惯相当重视,数据显示捷克的病毒传播效率远低于欧洲诸国。以此为凭,她和身边的伙伴在互联网上发起了#Masks4All 活动。如今视频在Youtube上已有500万播放量。



“如何大幅减缓新冠传播?”

“Masks4All”号召人们积极佩戴口罩,并拍摄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以此号召身边的大部分人用口罩隔绝病毒,保护自己和家人。随后伴随着各国政府的公开提倡,#Masks4All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大规模响应,戴口罩也终于成了国内外防疫共识。



而如今的“Masks4All”最终沦为了小众群体互动的专区。到了今年,欧美各国宣布疫情结束,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摘掉口罩,迎接生活,只有一部分并不打算接受这样现实的人,继续留在了这里。于是#Masks4All的Tag下以及相关论坛社区,成了这群至今不打算撤销防线的人仅存的交流区域。

防疫钉子户们的们出发点有理有据。他们普遍不相信政府口中的“疫情结束”论,认为这是以美国总统拜登为首的各国政要们过于心急的成果,实际上医学界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仍然远远不够,所谓的疫情结束根本没有到来。

而即便是如今新冠已然表现得不足以致命,他们依然无法接受它的入侵,最近医学界提出的“长新冠”(即新冠带后遗症等)是他们如今对病毒保持抵触情绪的最大理由。



于是防疫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这些人的装备通常很讲究。考虑到周围人及各种原因造就的抗疫恶劣环境,他们的理想出门标准是“口罩界爱马仕”3M Aura,一般3.3美元一只,可佩戴40小时。

但如此高的抗疫成本平常人难以负担,价格较为便宜的还有不少选择,比如1.2美元一只的Powecom KN95可作为替代。若再论性价比,40美元50支的3M Vflex勉强支撑。而如果非去人多的密闭场合,口罩就得换成面罩才说得过去。



这些高成本的抗疫投入,自然也带来了相对的回报。在三年之内,很多“Masks4All”的信徒仍然坚持不被感染。而为了让自己健康的身体维持下去,他们中的一些开始遵从严苛的生活方式——首先要简化自己的社交圈,即便是情侣见面,也必须要求对方先出具专业核酸检测。其次彻底谢绝飞机火车这类交通工具,基本不再远行。



另外则是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过去两年多时间里,预制菜及餐包服务颇受欢迎, 欧洲预制菜电商Hello Fresh,2019年还亏损1000多万欧元,到了新冠元年,转身收获3.69亿欧元全球利润。虽然2022年疫情官宣结束,部分此类电商利润同比降低明显,但也超过了2019年。不难看出,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因为疫情产生了改变。

坚决拒绝病毒的人们亦是如此。不擅长烹饪的情况下,餐包预制菜,网上购物被奉为与隔绝新冠的绝佳组合,封禁和预制菜及电商产业相互成就,现在给予了他们继续对抗疫情的底气。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讲究的生活,与大众逆行的选择,很容易让自己在钢筋水泥和人群构成的城市中进入隐居。

而现实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全盘接受这样的“异类”生活。如今大环境下,“Masks4All”甚至需要众人互相鼓励,才能保证继续无视别人目光做好防护。比如最近一位Reddit用户,长篇大论的描述了自己如何克服心理障碍,最终战胜外人的目光,每天“戴着鸭子嘴一般的N95外出”。



而在Twitter上,一些坚定践行此道的人努力列举明星、网红们最近戴口罩出行的案例,试图让那些担忧外人目光的人能大大方方地做好防护。



依旧遵从“Masks4All”的人们并非没有被新冠搞得与世隔绝的担忧,在病毒被彻底攻克之前,谁也不想真的长此以往,“钉子户”也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实际上他们也的确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并为公共防疫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所谓与病毒共存,在抵触感染的人看来,存在一个可以控制的指标,即为“病毒载量”,指新冠主要传播方式空气传播中,一定程度上控制区域内接触的空气中病毒载量,可以避免感染。

这种理论有一定的官方背书——白宫网站不久前发布说明《洁净的室内空气惠及每一个人》中提到,室内通风和空气过滤可以使病毒传播降低80%。疾控中心CDC也曾多次强调空气流通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总体来说,这样的理论是符合科学的。

且对于“钉子户”而言,毕竟想要隔绝空气传播,避世不出只是一种“退守”。换一种思路或许事情会开阔一些,也是海外防疫钉子户们公认的一种妥协。

他们非常乐意接受室外活动,人们普遍认为室外空气中的病毒量很容易被稀释,因此并不容易感染。至于室内聚集,这的确是“钉子户”们一直在讨论的课题。

这意味着你自己来随时监控自己所处的环境。例如一直处于不安分状态,时常走动,或是过一段时间就要离开室内去外面透气,你可以用自身行动保证空气的流动。但显然当身处飞机火车这类空间密闭的地方,这套就不好使了。也有人提出一种颇为麻烦的方法,即在戴好口罩之余,保证自己面前空气的流动性,例如用一个手持风扇一直吹拂。有没有用很难说,累是自然的。

虽然至今也没有找出最理想的对策,“钉子户”们也有一定的应对方法,通常他们会推荐随身携带CO2浓度检测仪。这种仪器当然不能探测新冠病毒载量,但CO2浓度可以直观展示当前空气是否新鲜,某种意义上说明该位置病毒载量高的可能性大小。

有网友以自己为例讲述自己的应对方式。即便戴着足够好的口罩,当他乘坐公交车时,探测仪显示当前CO2浓度超过1200ppm,他也会立刻下车等空间比较宽松的车辆。

很难说这种解决不了偶然状况的防疫模式是否真的让人远离感染,但从大众公共防疫角度来讲,这样的思路就值得深究了。尽管“钉子户”们的坚持常招来异样目光,但他们颇为有效的手段,就能得到不少认可。

早在2020年8月,由美国环境工程师Richard Corsi提出模型,过滤器制造商Tex-Air Filters首席执行官Jim Rosenthal打造并实验后,一个由二人名字命名的空气净化器Corsi–Rosenthal Box(简称CR Box)受到了业界瞩目。



Richard Corsi本人教授如何制作CR Box

CR Box其实并非什么新鲜货,实质上与空气净化器原理完全相同。大致材料由几块过滤板,一个风机组成,遵循的是由风机通过过滤板抽出空气来完成净化的原理。只不过CR Box对过滤的要求比普通家用稍显严苛,能过滤颗粒更小的飞沫、食用油、大多数烟尘等物的过滤板为,才算标准的CR Box。



虽然噪音很大,但CR Box的功能性显著。能够快速并高效过滤室内空气。一个排气量1400立方米的换气扇,每小时可以给75平米的房间换气4~6次,这样的效率,就改善病毒载量这个概念来讲非常具有说服力,也易于搬运。且其造价便宜, 一般在50美元到150美元左右,性价比远胜价格昂贵的空气净化器。

很快这个占地不小的手工制品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各大环境学家、医学家乃至疾病研究机构、卫生品生产厂家等来自各个领域的背书。虽然反复被认证效果不错,一开始也只有坚持防疫的人将其奉为至宝,小圈子内人手必备。



直到最近几个月CR Box突然走红。近期的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新冠“三重感染”来袭,民间号召戴起口罩的声音越来越多,CR Box更是很快登上了各大权威或民间机构的防疫物资推荐名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

最积极的要数口罩、过滤板生产商3M,官方特意公开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展示并示范如何制作CR Box。



耳濡目染首先在殚精竭虑的家长群体中起了作用,考虑到学校这种场所是疾病传播的重灾区,最近北美已有不少地区家长与老师连名要求地方政府,给学校教室配备CR Box并定期更换。



一些校园已经把制作CR Box加入手工艺课中,也有公益团体深入养老院等公共社区,为没有合理的新风系统的公共场所配备CR Box,同时号召更多场所配备。



相信其效用的人格外依赖它。CR Box甚至堪称“定心丸”,常常出现在各种复杂的室内场景。有人更是随身携带,寄希望于此作为保护自身的倒数第二道防线。



如今全球一些地区已经展开推广CR Box活动。至今没有专业数据为其终极效果做支撑,在很多使用细节上也仍有争议,但从概念上讲,它算得上一次民众对抗新冠意识的小范围成功。





最近随着国内疫情开放,CR Box在国内引起了小范围的瞩目,这更引起了人们对海外抗疫者的好奇,试图寻找着彼此的共同点与不同处,归纳总结出一套更安全的生存法则。

然而谁都过得煎熬。随着圣诞节的到来,国外疫情也面临新阶段。“Masks4All”社区下人们在试图说服人们重新为保护身边人戴起口罩。而CR Box则以一种骄傲的姿态出现在越来越多平常家庭的圣诞树边。这样矛盾又十分合理的场景十分常见,令人莞尔。



在新冠被人们彻底解决前,未来地球Online上的抗疫玩家的通关难度大概会永久性增加了——但又或许艰难的环境能激发他们,在某个时候为这项疾病的预防找到什么关键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