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双@小双留学在乌克兰,今年29岁,来自山东东营。2018年我辞去省厅的体制内工作,独自一人远赴乌克兰留学,在乌俄战争爆发前回国,差点沦为难民。

在乌克兰留学的三年间,我发现国外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美好。我感受到了中乌文化的差异,也体会到了背井离乡,思念亲人的心酸。

2021年,我花了天价机票,不顾一切,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我1993年出生在山东沿海城市东营,那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由于爸爸妈妈都是在村镇农村信用社工作,所以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

我每天都能和小伙伴们在在广阔的田地里玩耍,在小湖边跑来跑去,玩得开心到忘记回家吃饭。然后被家长们一个个揪着耳朵,踢着屁股,骂骂咧咧的回家。

(7岁的我坐在自行车上)

我们的乡镇上有一个大坝,小时候爸爸经常带我去那儿。大坝很长很长,犹如长风巨龙一般,很有气魄。

我和爸爸一人一辆自行车,他在前面骑,我在后面追。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小鸟,无拘无束!

然而,这一切的快乐都在我小学二年级时戛然而止。为了能给我一个更好教育环境。爸爸妈妈把我送到了市里最好的小学。

来到城里,我很快发现,我与城里的孩子有很大差距。同学们的高档文具我见都没见过,同学们谈论起电脑、游戏、动画片,我都没办法接话,仿佛我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城市的大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我们放了学之后都是各自回家写作业。原本熟悉的生活场景不见了,原本的朋友也都不能在一起玩了,我感到无所适从。

(童年时期爸爸带我在大坝上玩)

乡村的生活简单而平静。小时候我特别羡慕城里的孩子,觉得他们的生活那么丰富多彩,然而等我真正到了城里,才慢慢意识到,在村里的日子才是生活。

有一年的国庆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青岛旅游,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

青岛的一个叔叔说请我们吃肯德基,在此之前我也只是听说过。那一次我才知道汉堡包和炸鸡的味道原来是如此美妙。

我差不多花了一年左右,去适应这里的生活。但学习成绩依然很不理想。

到了初中开始我的成绩就一落千丈。高中后,数学、物理、生物这些理科完全听不懂。2014年的高考,我才考了300多分,只能去湖北读了一个普通的专科。

2016的毕业季,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之下,我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我能找到的工作,无非是一些打工性质的,或者就是去一些辅导机构当兼职老师。

想要找到一份稳定且有发展前景的工作还真是痴人说梦。

(高中时期拍的艺术照)

后来在家人的帮忙下,我进了省厅里工作。那里的工作很清闲,日复一日做着类似的事情。时间长了,我觉得工作很枯燥乏味。每天做的事都是在机械重复,没有一点点技术含量,也没有成就感。

我的心里经常蹦出想要辞职的冲动,改变下目前的状态,可一想到当初自己找工作的艰难和父母好不容易托关系才给我谋到的这份工作,我陷入了两难。

在几经挣扎之后,我决定辞职!虽然我并不知道辞职之后能做什么,但是为了将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决定去国外深造,等留学归来后在职场上掌握更多主动权。

深思熟虑之后,我打算去乌克兰留学,第一是因为那里留学费用相对比较低,一年五六万就够了。其次,我还能学一门小语种,获得一个海外留学的文凭,开阔视野,体验下不同文化的生活。

(大学时期旅游的照片)

我看到网上有人帮忙办理留学的,但是为了省钱,我没有找中介,全部手续都是自己办理。很快,我的留学资格就被批准了。

2018年,我踏上去乌克兰的飞机,开启了我的留学生活。在基辅下飞机时,我的感觉像是来到了80年代,建筑陈旧,和中国现代化的城市建筑差距很大,我差一点以为穿越到了前苏联时代。

一进大学校门,我的天哪!这里怎么这么多帅哥美女,大街上都是帅男靓女,他们很会打扮,特别时尚。我怕是来到了乌克兰的艺术学校吗?

女生们性感漂亮,皮肤白皙,黄发碧眼,身材前凸后翘,笑容更是迷人!男孩子们有棱有角的脸,有款有型,俊美异常。

(我站在乌克兰的大街上)

乌克兰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帅哥满街,美女如云”简直是太养眼了!之前也在网上看到过做自媒体的乌克兰人,但是相比我现实中看到的,还是差远了。

我在乌克兰留学的学校很大,很时尚。不是之前看到的那种老旧风格,而是非常的现代化。我读的专业还是语言学,每十个人一个教室,全是中国人。

在异国他乡还能遇到这么多中国同胞,我感觉到很激动,很亲切。老师对我们非常和蔼,有耐心。我们的住宿是三人一间,也有两人一间,每一楼层都有单独的厨房,住宿环境很不错。

因为班里同学都是中国人,我们就用中文交流。遇到乌克兰人,我再用俄语或者英语交流。一开始非常难,因为乌克兰语的语法特别绕,词汇量也特别多。没个七八年时间,很难学的精通。

(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

对于海滨小城长大的姑娘,我最不适应的就是乌克兰是天气了,这里零下二三十度都很正常。

我以前从来没有遇见过那么冷的冬天,雪下的非常大,走出去的话腰部以下全会埋在在雪里。这种美真的会让人沦陷,但也确实把我冻得够呛。

乌克兰不光男人喝酒,女人一样喝酒。这也许和他们寒冷的天气亦有很大的关系。咱们中国的酒桌文化一般晚上11点左右结束了。可乌克兰那无论男女,这个点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他们会把酒兑上伏特加,一口口慢慢喝,喝到早上七八点结束。无论男女,酒量都很好,好像从来没看到他们喝醉过。

受他们的影响,每周六,我们几个中国女孩聚在一起喝酒,那微醉的感觉总能让我的心飘起来。

但由于她们实在是太爱喝酒,经常很晚都不睡觉。第二年我就决定搬出宿舍,租住在学校旁边的青年旅舍。七八个人一个房间,共用一个厨房。

(我在乌克兰地铁站)

在青年旅舍我还遇到了一个乌克兰人,他在上海留过学。他很喜欢中国,中文真的非常优秀。我们可以没有任何阻碍的谈论那些苏联式的重工业,以及历史和文学。

刚去的时候,我对这边的饮食很不习惯。乌克兰人的食物以面包和土豆为主。他们习惯吃土豆且开发出了N种吃土豆的方法:烤土豆、炸土豆、土豆泥等。面包就是大列巴,无糖无油,我真的是吃不惯。

以前在中国的时候,如果点个外卖二三十元也能吃的不错,但这里不行。乌克兰的中餐馆,一个菜就要四五十元,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一顿还好,每顿都花四五十肯定舍不得。

不仅贵品种也很少,中餐馆老板告诉我,去那里上班打工的都是二流厨师,因为真正好的厨师是不会去乌克兰的。不知道是真假,但他们那里厨师的工资还真不高。

为了省钱,平时的我们只能尝试自己做饭。

(在乌克兰的自拍照)

虽然中餐不尽人意,但基辅的意大利餐厅特别多,那边的披萨保留意大利披萨最纯正的口味,偶尔吃一次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对于我这个中国胃来说,还是觉得咱们大中华的美食最棒!

可能是对中国美食种类丰富有什么误解,我的乌克兰同学曾经认为中国人什么都敢吃,包括吃老鼠,还有人问我中国人吃不吃猫咪?

我说当然不吃,猫咪是人类的朋友。其实传闻不如一见,有些事只有去经历才知道真假。

没来这里之前,网上说乌克兰女孩很喜欢中国男孩,我发现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

第一是因为语言障碍,其次是他们觉得乌克兰男人长得好看,再有就是种族、肤色、文化习俗等的问题。

(乌克兰漂亮的小姐姐)

乌克兰的女孩儿首选的是乌克兰的男孩儿。她们对颜值特别看重,乌克兰男孩儿又很注重打扮,所以这样的选择也能理解。

乌克兰女孩子绝大多数都抽烟。一到了课间,她们就在那一边喝咖啡一边抽烟。

在中国结婚可能需要考虑房子,车子,彩礼,在乌克兰这些都不是问题,两个人只要有爱情就够了。

那里三四十岁的男人不买房的很多,不是因为买不起。是因为即使没有房子,他们的社会福利待遇也一样很好,所以很多人都是租房子。

乌克兰的年轻人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有钱就去旅游,活在当下。这和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勤俭节约,未雨绸缪的思想差距也是很大的。

2020年初的时候我们就听说要打仗,但是一直也没有打起来。作为留学生的我们心里一度感到很恐慌。

(战争前的乌克兰夜晚)

很多人认为俄乌战争是最近刚起来的,实际上这些年来俄乌战争一直在持续,也就是在俄罗斯东部情况一直不太平。还好我所在的城市在中部,所以没有太大的影响。

由于疫情,留学三年我只回家过两次,回国感觉特别困难。乌克兰一直以来对疫情防控都比较松,在地铁和商场里面只有很少数人带口罩,甚至很多人走到哪里都不戴口罩儿。

2021年11月,我快毕业了,也应该回国了。还记得我第一次来乌克兰的时候,从土耳其转机,总共机票费用3000多元。

但是现在光机票钱就要23000多,再加上隔离的费用,那一趟的回国之旅我总共花费了三四万块钱,真实个天价的数字。

没想到回国才三个月的时间,积怨已久的乌俄战争就全面爆发了。我庆幸自己提早了三个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没有沦为难民。

(乌克兰阳光下的我)

同时我也看到了很多留学生和人民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看到那一张张无助的脸,我真心希望世界和平,不要再有战事。

回到中国后,我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这里有我的亲人,我的朋友,还有我怀念的中国菜。

去乌克兰之前我的体重是120斤,由于我实在是太思念中国的美食,实在没控制住自己暴饮暴食,一下子长到了快200斤。

这么多年我的人在乌克兰,胃却一直在中国。食物也许就是身体里那种无需刻意的乡愁。

上个月我们乌克兰大学的院长告诉我,战争后很多的外国留学生都去了边境国家,很多平民在战争中伤亡,教堂和古老建筑也遭到了破坏。而且我认识的几个乌克兰男孩也都去当兵了。

我为那些无辜的百姓祈祷,希望世界和平,他们早日回到自己的家园!

(回国后快200斤的我)

由于在国外的留学经历,我很快找到了外贸业务员的工作。福利待遇都挺好,上班氛围特别好,我也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新的工作环境,也实现了当初想要提升自己的愿望。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的山东女孩的故事。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选择。未来的路很长,愿自己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能有一双强壮的翅膀。

乌克兰的留学经历让我不仅开阔了眼界,取得了本科学历,回国后还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感谢5年前那个不甘平庸的自己,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