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1A君(ID:Loo_1A),作者:卢一昂,原文标题:《利用“概念”,做好读书笔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有人说读书是一门艺术。无论如何,读书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读书的好处有很多,拓展知识、开阔视野、锻炼思维、提升能力等等。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但如何阅读、如何更有效地汲取书籍的知识,却是众说纷纭。这次我结合自身的实践和感悟,总结了一套读书笔记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提升阅读效率。


一、读书笔记的低效形式


也许很多人看到书中比较好的段落或句子时,会习惯划线或摘录。比如阅读《打开心智》时看到这么一句话:“那么,杏仁核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概括起来就是‘情境记忆’和‘威胁识别’”,我觉得写得很不错,就拿荧光笔在书上面把这句话标记出来,或者是将电子书上的文字复制到笔记里。 


这种笔记形式其实是很低效的,有大量研究表明:单纯重复是效果最差的学习方法。大脑的天性是节能,遇到熟悉的事物,它会想办法避开,尽量腾出认知资源,以便投入其他更多活动。而摘抄和重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一种“熟悉感”,这会给大脑释放一个信号“我知道它了”。这时它的记忆权重就会变降低,这是不利于知识提取的。


我们做笔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记录别人写了什么,而是借鉴别人的思想和做法,以此改进和优化我们的知识体系。


比上一种情况稍微好点的是,在原文或摘录旁边加上自己的注解。同样以《打开心智》为例,书中提到“情绪这个报警器,在现代更加稳定、安全的环境里显得过于敏感”,我由此联想到《洞见》这本书里提到的“环境错位”和“误报”。于是我在这段文字边上记录下自己的见解:“人类进化时的原始社会,与现今社会相差甚多,但大脑的设定还停留在那时候,以此去应对现今的环境,就很容易造成环境错位。另外因为警报器过于敏感,大脑也会经常发出误报,夸大威胁”,这种情况便是添加注解。


有些人习惯用纸笔做笔记,比如直接在书上标注或贴便签纸等。写字可以加深印象,调用手的感官,这点是电子笔记无法做到的。但它也有弊端,就是积累到一定数量时,管理起来很难,很容易就演变成“积灰”了。当然,你也可以借鉴卢曼的卡片盒,做成一张张卡片,这个相对比较理想,但在搜索这块,也不如电子笔记,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借助笔记软件。


一些阅读平台也可以在电子书上标注,比如微信读书等。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做过的所有笔记,不必一本一本地翻。但同样的,等笔记积累到一定数量,就会难以管理。现在应该也有办法将这些笔记导出到其他平台,这样管理会比较方便,不过仅仅是导出、汇总、分类,还远远不够的。


二、读书笔记的三种层级


为什么说远远不够呢?我把笔记方法总结成了三种层级:集邮、注解和串联。像上文提到两种形式分别对应“集邮”和“注解”,效果始终不及“串联”。


所谓集邮,就只是将各渠道的信息汇总起来,把无序变成有序。这种形式是为了方便查找搜索,但并没有进行深入吸收和内化。


而注解是将想法、思考、念头,进行外部化,以便更好地整理思维 。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固然不错,只是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


我个人主张的形式是串联,将新知识拆解成多个概念,让新概念与旧概念产生联系。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把新的概念纳入到知识网络里,让新旧知识彼此碰撞、连接,形成更加全面、更高维度的认知。


概念是什么?是大脑储存信息的基本单位,它本质上是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心理表征。我们在认知过程中,会把所感知的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提炼、归纳和抽象化,这个提取的结果,就是概念。


借助概念,我们可以将一段复杂的信息,概括成一个单位,并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以此腾出更多的认知资源,用于更高维度、高层次的思考。概念也有利于信息交换,通过交流(阅读也算是读者与作者的一种交流),我们能够得知不同的人,在不同角度上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如此我们才能对概念有更全面的认知。


在我看来,阅读应该是不断地获取新概念、新联系,将它们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里,与就概念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调整概念之间联系的优先级与权重,让自己能更准确地看待外部世界。


针对新概念本身,我们可以通过“包围式学习”,收集与之相关的信息,整合起来。然后将它们打散重组,去梳理逻辑脉络,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归纳出属于自己的结构框架。


三、读书笔记的三个步骤


从 “概念”出发,我将自己做读书笔记的过程总结成三个步骤:提取框架、梳理联系、拓展概念。


1. 提取书籍框架


提取框架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快速掌握一本书的脉络,在记忆空间里“埋点”。我们先通过快速翻阅,了解“这本书大致讲了什么”,等到想解决问题或进行主题阅读时,就能快速定位到相关位置。


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记住细节,只需记住“在哪里可以找到”即可。书籍就像是一张地图,告诉我们里面有什么资源,然后我们再根据自己需要去挖掘。


至于提取框架的方法,我在《快速提取框架,让你阅读更省力》里提到过:


先是浏览书籍的封面、内封和腰封,比如书名、副标题、推荐语等,了解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探讨的是什么问题?


接着快速扫视书籍的序、前言和后记,了解作者和编者的观点;


同时研究目录,大致梳理书籍的脉络,猜测作者是如何安排框架的,做一下笔记;


之后快速翻阅书籍,着重看加粗的标题和图表,猜测哪些章节是重点部分;


紧接着跳读书籍,思考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启发,可以解决自己的哪些问题;


最后对之前梳理的书籍脉络进行补充,进一步完善。


在这里也附上两张我做过的框架图,供大家参考:




2.用概念图梳理联系


提取框架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求,挑选部分章节进行精读。正如上文所说,阅读的过程是不断获取新概念、新联系,我们在精读时,也要去梳理概念与概念间的联系。


关于梳理联系,我习惯借助一个工具——概念图。也就是concept map,它是Joseph D. Novak 于1970年提出的绘制技巧。学习其实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而概念图正是用网络思维去还原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概念图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而是训练大脑去学习、强化这些联系,让它逐渐吸收内化。


概念图的基本单位是节点和关系,表现形式为“概念A——关系——>概念B”。它要求每个节点都必须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并且要考虑节点的自由度和唯一性。关系倒没太多限制,只要逻辑上说得通就行。



上图是我做的一个简单概念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概念图没有起点和终点,但有重要节点和次要节点。同时它也可以引进外部节点,和内部节点紧密联系。


下面我就以《打开心智》第二章的一二小节为例。首先本章的主题是“情绪”,也是探讨的主要对象。情绪的本质是“报警器”,大众关注的主要是“三种负面情绪”,而这三种情绪又与“杏仁核-前额叶”通路密切相关。所以上面提到的几个概念,我都当作重要节点来处理。


其他节点则是次要节点,是对重要节点的进一步解释。另外“误报”和“环境错位”是我引入的外部节点,出自《洞见》一书。



第一节提到,情绪相当于大脑的一个报警器,负责将身体切换到应对状态,去处理紧急情况。它的作用是将这个“异常状态”与日常状态区分开来,更好地采取行动。另一方面,相比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脑的进化速度实在太慢,这种发展错位导致大脑的报警器在现代社会显得过于敏感,从而引发“环境错位”和“误报”。


许多情绪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成长过程中,由各种情绪原料组成。关于“情绪原料”,又有两个相关理论:基本情绪理论和情绪维度理论。前者将情绪原料归纳成几种基本情绪,由此再搭配出不同的组合,演化成不同情绪;后者则是把情绪原料分解成两个维度,正面与负面,可控与不可控,所有的情绪都能放进这四个象限里。


第二节探讨的是情绪的生理基础,比较早提出的一个概念叫做“三脑模型”,它认为大脑可以分为三部分:原始脑、情绪脑和理性脑。但三脑模型是个比较简陋、过时的框架,后面又演变成“情绪大脑”模型,这个模型中最重要的通路,就是“杏仁核-前额叶”通路。我们常说的三种负面情绪,愤怒、恐惧与焦虑,都来自杏仁核,杏仁核是我们的情绪中心。而前额叶皮质主要负责决策、计划与思考等,和杏仁核是互相抑制、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锻炼前额叶皮质,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的干扰。


概念图的用途非常广,有一次我在读《文化苦旅》时,突然萌发用概念图梳理关系的想法,结果一试,效果出奇地好。


以《道士塔》这篇散文为例,文章分成了五节:


(1)王圆篆(王道士)守护莫高窟却破坏大量壁画;


(2)王道士发现藏经阁与同期巧合(八国联军决定出兵,甲骨文被发现)


(3)莫高窟中三个男人的见面并进行一场天下最不公平的“买卖”;


(4)文物被窃,作者认为蒋孝琬才是罪魁祸首,并借想象表达遗憾与悲愤;


(5)斯坦因去世的同一天,中国历史学会成立。他死后一直饱受非议,而蒋孝琬却无人问津。


从节点去分析的话,“道士塔”是题目,也是切入点。其中有三个重要人物:王圆篆、斯坦因和蒋孝琬。其他节点则相对次要,主要交代他们的身份与行为。



3. 拓展概念笔记


梳理完概念与概念间的联系后,我们再继续深入,拎出一个概念,通过“包围式学习”去整合相关信息,将它拓展成一篇完整的“概念笔记”。


概念笔记是《打开心智》作者Lachel李睿秋原创的一种笔记形式,它的原则是一页笔记就是一个概念。这页笔记相当于一个“容器”,将多个来源的信息收集起来,彼此碰撞融合,借此提高自己的视角。


像前面提到的《打开心智》第二章,我对“杏仁核”这个概念,比较感兴趣,就可以将它拓展成一页笔记。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页概念笔记主要包括几个要素:


第一个是主题,也就是这篇笔记的标题,它必须是一个名词性概念,比如“杏仁核”。


接着是附属信息,包括来源、钩子。来源指的是获取信息的地方,这次我主要是从网络百科和《情商》这些书籍里收集;钩子指我们搜索笔记时用到的关键词,只需把第一时间的直觉全部写上去就行。


然后是笔记的信息主体,我们将收集到的信息放在一起后,要去思考如何以自己的框架将它们归纳到一起。比如这篇笔记里,我就将杏仁核的特点归纳成了生理构造、功能以及性别差异,然后再相应的知识分配到里面,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尽量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作者的内容。


最后是加工部分,一个是“思考”,比如这些知识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另一个是“行动”,获得这些信息之后,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接着简单描述一下做这篇笔记的过程。获取信息的第一个渠道当然是《打开心智》,里面提到杏仁核的作用是“情境记忆”和“威胁识别”,我将相应的内容整合到了“功能”这一部分。另外书中也提到了“杏仁核-前额叶”通路,这个知识点我链接到了其他笔记里,所以在上面的笔记里没有呈现出来。


在这基础上,我又查阅了百度百科,收集了生理构造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另外我也参考了维基百科,对生理构造进行补充,比如左右半球这点,并且增加了性别差异这一节。


最后我又去微信读书上面搜索“杏仁核”这个关键词,其中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有不少篇幅提及,我也在书中提取了一些信息,比如杏仁核是原始“嗅脑”的重要部分,流泪的功能以及情绪产生的机制等。但由于篇幅有限,部分细节没有在上面的笔记展示。


以上便是我做读书笔记的三个步骤,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最好是针对某个主题,多浏览相关的书籍,让概念与概念之间产生更多联系,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深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1A君(ID:Loo_1A),作者:卢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