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ature Portfolio (ID:nature-portfolio),作者:Joyce Lau,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来源:The Lens, Nature Index<br>
来源:The Lens, Nature Index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从Zhang所谓的“注重短期激励的排名驱动型追赶模式”(例如学术出版物),转变为追求“基于学术好奇心和自由的长期知识积累”。根据中国科技部的数据,2021年基础研究占中国研发支出的比例略高于6%。相比之下,根据2022年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基础研究占美国研发支出的15%以上。


Zhang说,在中国的基础研究中,超过96%是由大学等公共机构进行的,这意味着只有不到4%由私营企业进行。“这些数字可能说明了为什么中国在学术出版物方面取得了更多成就,但在创新方面没有那么引人注目。”她解释道。


Zhang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是,随着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蓬勃发展,研发支出“受经济回报驱动”,公司更愿意投资应用科学,因为其货币收益更为确定。“如果你正在‘追赶’一个清晰的目标,这种策略效果很好。然而,当中国接近某些技术前沿时”,她说,“就需要投资于基础科学。”


她指出,半导体和生物制药是两个高科技产业,中国在这两个产业中的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在半导体发展方面,中国台湾控制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半导体(小于10纳米的芯片)约92%的制造能力。


但尽管存在这些挑战,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家黄福涛仍对中国创新持谨慎乐观态度。“毫无疑问,中国将继续提升其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并在研究实力上赶超,因为中国肯定会增加高等教育的总入学率、研究人员数量以及研发投资。”黄福涛说。他承认也存在一些阻碍。“一方面,中国需要实现高等教育在量上的扩张,尤其是具有创造力的研究人员。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在政治、监管和生态环境方面取得更显著的进步。”他补充道。


合作“至关重要”


即使中国能够解决阻碍其创新能力的一些基本的国内挑战,它也面临着国际合作的重大挑战,国际合作受到COVID-19旅行限制和地缘政治紧张的双重打击。根据爱思唯尔和环太平洋大学协会(APRU)的一份报告,自2017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的中美合作出版物数量在2021年略有下降。尽管下降幅度很小,但这一趋势足以让APRU这一由太平洋两岸60所大学组成的团体发表声明,强调保持联系的重要性。


Zhang说,应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将是中国在追赶创新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黄福涛说,如果中国看起来更加孤立,那么从国外吸引人才可能会面临挑战。这甚至可能包括在国外接受培训后回国的中国公民——中国近年来在吸引这些人才回国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他建议中国可能需要向内看,并努力为国内有潜力的研究人员,尤其是年轻人提供有利的环境。


中国国际合作困难加剧的一个因素是COVID-19。据中国留学生联合会和媒体报道,截至9月,包括研究生在内的许多在中国大学就读的学生仍无法返回。一项研究表明,自疫情爆发以来,在中国工作的欧洲研究人员数量下降了三分之一(X. Xu et al.Eur. J. High. Educ. 12, 416–433; 2022)


国内旅行限制也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影响到作为技术中心和区域创新中心的两个区域。一个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枢纽,该中心在2022年上半年不少时间都处于管控状态,与枢纽的其余部分——浙江、江苏和安徽这三个相邻省份的连接受到限制。第二个是珠三角枢纽,在中国大陆一侧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接壤。该中心也被称为大湾区(GBA),被设想为中国的旧金山湾区——这是拥有美国西海岸的大学和硅谷科技公司集群的创新中心。


虽然香港和深圳地铁相距仅一小时,这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一度非常困难,政府不得不开辟一条特殊的出入境通道,为跨境学生提供便利。在COVID-19的管控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李家超也推迟了于8月份参加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新校区开幕式的行程。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评估大学在中国南方建设创新和技术中心的作用的研究项目联合研究员杨锐说,即使没有疫情引起的困难,像GBA这样的枢纽仍处于早期阶段,例如与加州相比,大湾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的潜力在那里。”他补充道。


大湾区背后的理念是将香港的知识和卓越的高等教育与内地广袤的土地和人力资源相结合。但在杨锐看来,刺激更快增长的方法是让这些大型项目着眼于解决更大的社会问题。“总的来说,这些枢纽可以创造一个环境,其中大学、业界和更广泛的社会在创新方面有需求、有供给。”他说。


APRU秘书长Christopher Tremewan表示,这种方法也可能有助于重新点燃与中国的国际合作,“尽管政治局势紧张,但国际科学学术合作对于应对疫情和气候变化加速威胁等挑战仍然至关重要。”


成功的创新是对经济或社会进步产生影响的能力,中国发挥其潜力的能力,可能基于如何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应用于更广泛的全球挑战。


原文以Is China open to adopt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为标题发布在2022年12月8日出版的《自然》增刊“自然指数-创新”上,© nature,Nature | doi:10.1038/d41586-022-04207-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ature Portfolio (ID:nature-portfolio),作者:Joyce 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