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阅读有用吗?那要看你怎么读。有人只读心灵鸡汤,就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把所有书都读成心灵鸡汤”。
比如德国心理学家吉塔·雅各布有一本名作,叫做《0次与10000次》,阐释影响人的四种思维模式,如何觉察和修正自己的应对方式。很多人又把它读成了心灵鸡汤,曲解为“放过自己”之类的陈词滥调。
这种陈词滥调与固有认知息息相关。换言之,许多人并不明白阅读可以改变认知,他们习惯将自己固有的认知代入到每一本书里,继续加深自己的固有认知,所以不会有观念上的变化与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曲解就在所难免。
比如在心灵鸡汤里,“控制情绪”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词。人需不需要控制情绪?当然需要。但中国社会对“控制情绪”的定义,往往变成了“压抑情绪”或“自我施虐”,甚至是对罪恶的合理化。如果将吉塔·雅各布著作中的“控制情绪”也理解为压抑甚至无底线妥协,那就大大曲解了这位心理学家的本意。
其实,书中最有价值的一段话是这样的:
“我们都会有生气和愤怒的时刻,这是人性的本能,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在某些情况下,别人不顾及你的感受,不公平地对待你,而你却不觉得生气,那你很可能出问题了。关键是愤怒的程度,以及愤怒的程度和情况相称与否。”
所以,所谓“控制情绪”,并不是绝不生气和愤怒,而是愤怒的程度是否与遇到的情况相符。
相反,如果遇到了不公,却连生气都不会,很有可能是心理疾病的表现。比如在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情,如果将“控制情绪”当成压抑,那么憋着的这团火很可能就带回家发泄到孩子身上,这种“在外装孙子,回家充霸王”的情况在现实中一点也不少见。但如果将“控制情绪”视为与现实遭遇的一种匹配,适当表达或排解,不将之强行压抑,情况就会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对社会的态度。所谓知识分子的涵养,更不是遇到任何事都圆滑,而是能分辨善恶。
当遇到各种不平之事时,你觉得一个不生气不愤怒、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更好,还是一个仍然会愤怒、会悲伤的人更好?我肯定会选择跟后者做朋友,前者太危险了,说不定还会落井下石。
可别以为“该生气时就生气”仅仅是一种遇事态度,它还会折射到人生的各个方面。为什么许多人一次次踏入同样糟糕的感情里?为什么许多人一次次遇上糟糕的上司?为什么许多人总是重复着错误?因为他们选择了“没有底线的适应”,而这种“没有底线的适应”与“过分控制情绪”是一个路子——你在面对社会丑恶时选择事不关己式的“控制情绪”,就会在面对自身问题时失去底线。
也正如书中所说,那些处理负面情绪的应对方式,比如:
“炫耀、有攻击性、有过度的控制妄想或感觉受到冒犯,都是我们在试图避免负面情绪、唤醒内在小孩和审判者时,可借助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让我们的羞耻感和负罪感不那么强烈,或者至少可以让我们在别人面前隐藏它们。然而我们也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保护自己不受过去的声音影响,但同时,这样做也伤害了现在的自己,因为它阻碍了我们充分发挥个人潜力。”
或者说,一个不够强大的人在面对负面情绪时,最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顺从、回避或过度补偿。其中,顺从是完全以他人的想象为自我导向。也就是说优先或只满足他人的需求,不理会自己的需求。而这种没有底线的顺从,在中国社会常常被定义为“适应社会”。
所以,在吉塔·雅各布强调的图式疗法中,“成人自我”这个定义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成人”,并不是许多人所理解的“成熟世故”,而是“既不会委曲求全,也不会歇斯底里”,它呈现的是相对稳定的情绪。而这种相对稳定,需要的恰恰是不那么顺从的状态。如果一个人该生气时就生气,该愤怒时就愤怒,那么意味着他对世界仍有敏锐的感知,而这种主动的感知能力,正是内心强大的表现。一个压抑内心的人,即使看起来再适应社会,他的路仍然会越走越窄。
这是因为,你越是无底线适应一切不堪,未来会遭遇的限制也越来越多,直到你一点点失去行动能力,再一点点失去呼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