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认为,习近平的新疆政策和他的新冠政策是共通的。 “清零”政策以和新疆再教育营完全相同的原理和技术运转。



抗议过后在上海巡逻的警察

(德国之声中文网)《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白纸革命”逐渐淡去,但抗议的根源不应被遗忘》,作者米华健说,习近平的新疆政策和他的新冠政策是共通的:起初只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医学比喻:让整个民族必须接受残酷的集体治疗,根除极端主义的思想“病毒”。而当真正的病毒降临中国,这一比喻就变成了现实,中共打击病毒的手段与其对抗隐喻性疾病的办法如出一辙。

文章说,在控制意识形态病毒的形势下,据信从2017年开始,国家将新疆超过100万人口关进了新建的再教育营或监狱,并收集生物特征数据,以便利用监控摄像头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追踪其他所有人口活动。国家收集人口行为和其他数据,将其分类为“可信任”或“不可信任”;被认定不可信任的人可能会遭遇审讯或拘留,其活动可能被局限于他们所在的村庄、社区或家里。手机装有未经批准的应用程序或内容都会被捕,而手机随时都可能遭到检查。

“清零”正是以完全相同的原理和技术运转。为了清零,民众被关在自家小区,或是被迫与家人分离进入隔离营。若有少数人检测呈阳性,整个市区的居民都会被禁足,在公共卫生层面上,这种集体性惩罚没有任何必要。

作者认为,当中国人民冲出被封的小区,声援火灾中遇难的维吾尔人时,促使他们聚集在一起的不只有“清零”的重压。无论他们是否宣之于口,甚至可能都没意识到,但他们其实是在一起反对这种无休止的例外状态。他们的共同诉求暗含了对中共整条路线的拒绝,即对待任何问题都像敲钉子一样要把它捶打到服从,限制和控制人民,而不是为人民服务。

“白纸抗议”更多有机组成部分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白纸抗议”中的地域想象:只有“外地人”才会上街?》,作者杨云松指出,在这次“白纸抗议”中,参与者除了高校学生,不难看到在很多城市中,市民也是抗议的主力。



抗议过后的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

文章说,没有什么比共同的苦难记忆更能塑造共同体意识的了——尤其是对于那种本来就没有本地人际关系网络的外地人而言。大多数城市的封城经验没有上海那么极端,但类似的剧情在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地方的群体性事件虽然没有像“白纸抗议”那样喊出带有政治性的口号,但我们也可以认为它们是“白纸抗议”有机的组成部分。

作者认为,防疫政策的骤然转向,至少暂时性地让这种潜在的阶级/地域矛盾变得不再突出,一些官媒和意见领袖也开始借着恢复交通、为基层人员提供一定便利来营造“北京/上海/广州其实一直就是这么开放包容”的舆论氛围。然而,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大概并不会就此消失,反而为未来的发展形成新的可能性。

中国攻打台湾:长期封锁与“力争速决”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长期封锁非共军解决台湾问题的合理选项》,作者揭仲说,在国际干预(例如大规模的经济制裁)与美国军事介入难以避免的情况下,近年共军学者几乎一致主张武力犯台需力求速战速决,透过一场快速的决定性作战,避免为各种国际干涉、军事干预与影响提供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同时也是“降低连锁反应的有效举措”。因此,在武力犯台的作战指导上,共军必须力争于最短时间内,瘫痪、分化、瓦解国军有组织的抵抗。

文章指出,在武力犯台作战的作战指导“力争速决”之下,“长期封锁”与“先取外岛”等手段就不可能成为共军眼中,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合理选项;因为这两种手段都意味着军事行动的节奏将放慢、甚至暂停,达“数周或数个月”,与武力犯台作战指导所要求“快速的决定性作战”背道而驰。共军学者显然认为,这么长的时间不仅会让国际大规模经济制裁的影响浮现,还会让北京担心的连锁效应获得酝酿与准备时间。或许最令共军担心的是,这也会让华府有足够时间完成军事干预所需的政治运作与作战准备,甚至让美军取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