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经济指标的明显恶化,想必也是中国政府终于放弃"清零战略"的原因之一。但经历了近三年的疫情管控之后,中国经济能否在短期内恢复活力,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报道称,周三开始,尽管当局实际上已经放弃了清零政策,但北京的街头巷尾仍感受不到任何解封带来的喜庆气息。很多店铺仍处于关门状态,街道上行人车辆寥寥无几,只有药店前排满了购买新冠药物的民众。这篇题为《中国政府必须稳定经济》的报道写道:

"今年十一月,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零售业和工业生产也明显滑坡。过去几个月当中,全国范围内大批餐馆店铺宣布停业。年轻人失业率更是飙升至可怕的18%高点。

经济疲软时期曾经的支柱产业-对外贸易也在急剧下滑。今年十一月,出口减少了近9%,进口也下降了近10%,而进口下降是国内消费停滞的明显标志。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炼钢厂需要的铁矿石进口也在大幅减少,这就意味着,尽管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提振措施,但房地产行业还是没有起死回生。



严苛的清零政策下,许多餐厅店铺纷纷倒闭关门。图为广州一条封控管理中的街道。

中国政府已经到了不得不采取措施的地步,政府对此也心知肚明。周三,24名政治局委员就如何提振明年的经济发展举行了会议。同此前历次政治局会议不同的是,此次会议通报中只字未提清零政策。有趣的是,会议通报中也未提及房地产行业。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会议中强调,政府将采取措施提升明年的内需,稳定经济增长以及促进就业。但习近平并未对上述措施做出具体的解释,只是笼统提及'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和'有针对性、强有力的金融政策'等等。一个可能的场景是,央行将再度下调商业银行的贮备金比例。"

《新苏黎世报》报道指出,计划于下周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之后,外界才能对中国经济提振计划的具体内容有更多了解。中国媒体报道称,中国政府为明年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为5%,而按照预测,今年的经济增长充其量只能达到3%。

"2023年完成5%的经济增长倒也并不是不可企及的目标。一般认为,今后三个月将会较为动荡,经济也难以恢复活力,但此后个人消费以及服务行业将会开始迅猛复苏。"

《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清零政策"隔夜消失之后,中国的宣传机器开始不厌其烦地告慰民众,奥密克戎的危害性其实相当于普通流感,一些以前质疑清零政策而被官方禁言的专家学者也得以重新现身公众视野。

"过去一段时间来,传染病专家梁万年常常要完成为清零战略辩护的任务。现在很多人在网上质问梁万年:'你们为什么不早说话?'。一些曾被禁言的专家学者突然又可以公开发言了,这也是官方正在拟定新防疫策略的明显信号。一周前,张文宏就曾写道:'对疫情进行了有效防控的所有国家都认为,当务之急是保护老年群体。'截至目前,任何要求中国学习其他国家防疫经验的言论,都被视为禁忌。毕竟习近平一再宣称,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防疫模式最为成功。 

为了向民众解释防疫战略突如其来的变化,中国的宣传机器现在忙得不亦乐乎。新华社回顾了过去三年的防疫成就,却对'动态清零'只字未提,似乎中国从未采用过这一防疫战略。值得注意的是,新发布的宽松防疫措施也并没有被同习近平联系在一起。这样做的可能原因是,放松后疫情将如何发展,目前还不得而知。至迟到了开始争抢急救病床的时候,很多人就将质问,为什么不早一点听从专家的意见,及时给老年人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