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三年,中国的防疫政策出现了重大转折。
中国爆发“白纸运动”后不到两个星期,中国政府从“坚持‘动态清零’决不动摇”到绝口不提“清零”,防疫政策大幅转变。12月7日官方出台的“新十条”放弃强制集中隔离、允许轻症及无症状患者有条件居家隔离,不再展开大范圍全员核酸检测,同时要求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不再对跨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
同日稍晚,京沪陆续宣布跟进放宽防疫措施。进返北京人员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允许有条件居家隔离等;进返上海人员,不再实施 “落地检”“三天三检”和“第5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等。
中国澎湃新闻报道,由于核酸检测需求减少,从山东到四川,全国各地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数百万美元项目已被紧急喊停。
新冠疫情3年以来,许多中国民众一直盼望政府放开极其严格的防疫政策,尤其是在世界多数国家与地区走向“与病毒共存”、逐渐恢复日常生活之后。
对于防疫“新十条”,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7日在微博发文赞许:“今日是新的里程碑,新十条吹响了中国走出疫情阴霾的决定性号角。比近日很多城市发布的优化调整措施更加坚决,幅度更大,更具前瞻性。”
中国民众感受复杂
8日,“告别健康码”成为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的最热话题。大多数中国民众对于放松防疫政策表示欢迎,但也有民众感到猝不及防。
账号名为“娜娜子小朋友”、属地IP显示为重庆的网民发文写道:“看到热搜第一是 #告别健康码#。之前一直在设想,到底什麽时候可以结束凭绿码出行、排队做核酸常态化的生活,一边忐忑一边忍不住期待,害怕期待太高最后只剩失望。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以为会是三年又三年、三年再三年,结果好像很突然又很安静地就迈进另一个时代了。”
“现在的心情就真的很复杂,感到解脱的同时又觉得怅然若失,好像什麽都变了但又什麽都没变。”该名微博用户写道。
根据“中国数字时代”,另一名帐户名为“软抱枕小李”的微博用户也写道:“一夜之间风向剧变,毫无预警地全面回暖,好像突然之间一声令下,我们的生活就会被按下快进键,这让过去三年里生命的消逝显得更为荒唐。人的生活被按下‘开始’不一定就能立刻继续,但是被按下‘暂停’就有可能永远停在那里。”
与此同时,中国“吹哨医生”李文亮的微博也涌入大批网友留言。有人留言:“谢谢你,我们的英雄,三年了,我们成功了”,但也有人写道:“某某局跟某某电视台欠他一个道歉3年了。”
专家怎看“新十条”?
对于“新十条”,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訪时则表示,“‘新十条’的发布是积极的,不过当前有些地方的步子已经超过‘新十条’,有些地方仍处于严格封控的状态,各地步调差异大,难达成统一。”
金冬雁警告,“即便放宽防疫措施,对新冠疫情的长期监测也不能放弃,同时应该有对应的疫情应急预案。”他指,“现在关键问题是,优化措施下的防疫目标和细则应被进一步明确。”
亚洲总经顾问机构Wigram Capital Advisors的负责人琼斯(Rodney Jones)则认为,中国的“新十条”似乎是仓促之举。他向《金融时报》说道:“中国没有为这一步做任何准备,习近平似乎是出于对抗议的冲动而这样做,而不是出于谨慎的政策计划。”
根据Wigram Capital Advisors的疫情分析模型,中国在接下来的冬季染疫潮可能将有100万人面臨染疫死亡的风险。报道指出,老年人低落的新冠疫苗接种率、重症病房(ICU)床位不足,是中国面臨的主要挑战。
盼望放松防疫限制、“重获自由”的同时,仍有人担忧疫情反弹。
拖延的代价
路透社报道,野村分析师8日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的新冠感染率仅为0.13%左右,“远未达到群体免疫所需的水平”,“(中国)可能不得不为其在采取‘与病毒共存’策略方面的拖延付出代价。”
随著中国放松防疫限制,《中国新闻周刊》8日援引卫生专家的话报道,中国可能在未来一到两个月内面臨大规模疫情爆发。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冯子健日前向《中国青年报》表示,中国第一波大规模染疫潮可能有高达60%的人口会被感染,“最终,大约80%到90%的人会被感染。”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7日引述冯子健的说法在推特写道,换算下来,“(中国第一波大规模染疫潮)将有8.4亿人感染,相较之下,全世界目前染疫的人则有6.4亿多。”
黄严忠警示,新冠疫苗接种不足将成为中国的挑战。他在另一则推文写道:“根据官方统计,中国有44%的人口(6.38亿)没有接种加强针,60%的80岁以上人口(2100万)没有接受注射。 世卫组织在2021年12月已表示,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应该再打加强针。”
此外,他也提到,许多消息表明北京的新冠病例正处于激增状态,许多医护人员被感染,这将导致更多染疫者难以取得及时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