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后,现在不用注解也明明白白。
没人能逃过这场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的影响。
北京上海不能,小城镇不能,欧美国家不能,连南极近日都被曝出有近百名科考人员感染新冠。

当世界最后的净土都被迫与新冠病毒词尾相连后,这种传播性极高的病毒显然让全人类避无可避。
三年疫情,我们丢的不只是青春。
我们丢了不用戴口罩呼吸的自由,丢了无障碍在城市间流动的便利,丢了商户闭店后的房租水电,丢了学生在教室课堂里的专注听讲…
也让我们看清了疫情下的一些事实。
01近三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已致使全球6亿以上人口感染,并夺去了600万以上人的生命。同时,疫情也导致世界经济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自疫情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巨大恐慌。从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始,各个国家的股市和债市都先后骤然下跌,随后大幅动荡。


比方说,美国的经济非常糟糕。
商务部近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继一季度美国内生产总值(GDP)确定萎缩1.6%后,二季度美GDP按年率计算进一步下滑0.9%。
这是美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萎缩,标志着美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

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美国社会就此陷入悲观,特朗普的支持率也一蹶不振,进而发展成为政治问题,并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国会骚乱”事件。
虽然特朗普下台了,但危机却并没有停止。
拜登没能兑现他竞选时的那些承诺,现在的美国社会问题更加分裂。
像德州小学惨案、堕胎问题的争议,这些都是美国内部问题集中爆发的体现。
美国连续两年靠印钱疯狂地刺激经济,看起来消费能力非常旺盛,这只是表面繁荣。
美国通胀的本质问题是刺激过头,新货币理论造成了现在的后果。
商品变贵了、失业变多了、老百姓开始觉得没钱了。
美国民众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收入一年都没涨,那么这些收入实际上已经缩水9.1%,因为美国人现在正在经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四十年来最高的物价。


图源:New York Post
再比如,欧盟国家的房价还在疯涨。
截止2021年底,与2010年相比,欧盟的租金上涨了16%,房价上涨了39%。其中爱沙尼亚,卢森堡,拉脱维亚和奥地利的房价翻了一倍多。早在2020年秋天,德国餐饮行业中就有1/3的企业无法度过那年冬天。那一年,约7万家德国餐馆倒闭。疫情同样大规模失控的意大利,在2020年秋季爆发了暴力示威游行。



疫情开始三年后,意大利极右翼政党将上台执政。当地时间2022年9月27日,意大利右翼/极右翼联盟以44%的得票率在大选中获胜。不是墨索里尼阴魂不散,而是这个国家的民心大势变了。原本,意大利的无论左翼还是右翼都基本被“进步主义”思想所制约,追求多元文化主义、欢迎移民、反对种族歧视、尊重少数群体权益、赞同自由主义贸易。然而,这些观念对坚决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无济于事。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导致的严重通胀,欧洲多国本地居民认为,自己为数不多的碗里已经不够分给外来移民一杯羹了。文化多元主义无力应对汹涌而至的外来移民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也不能解决因俄乌战争带来的更为恶化的能源问题。

尽管俄乌问题已经存在多年,到了2022年,在拜登无法挽救深陷泥沼的美国之时,煽动乌克兰危机,美国无疑背后获益。不在自己的国土上开战,却既能转移公众视线,又能挽回美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
北约19个成员国有13个参加轰炸,一共轰炸了78天。
根据塞尔维亚国防部不完全统计,北约对南联盟78天的野蛮轰炸,共造成塞尔维亚1008名士兵死亡,超过2500个普通民众无辜遇难。

美国用5枚精确制导炸弹,野蛮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图为中国驻南斯拉夫领事馆被轰炸之后的惨状
这场狂轰滥炸,造成《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他的爱人朱颖、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当场牺牲。
他们当时都还年轻——
许杏虎31岁,他的妻子朱颖28岁,
邵云环年长一些,
不到五十岁。
使馆二十多名工作人员受了不同程度的伤,整个大使馆建筑成了一片废墟。


图为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中身亡的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左一)、《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其夫人朱颖(中和右一)
血淋淋的事实证明,美国每隔几年就要挑起事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为了拉拢盟友,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于是,乌克兰在2022年充当起了美国搅乱区域和平的马前卒——一个域外大国为了遏制一个主要大国的马前卒。
俄乌战争直接导致的是欧洲能源危机更加严重。
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导致数十万吨甲烷泄漏,很有可能造成历史上最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事件。

冬令时日照时间短,不仅是供暖,照明也是问题。
英国国家电网发出了全国大停电的警告,德国的居民早就开始囤积柴禾了。


天然气不只是民用资源,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比如用来生产化肥,挑战又不止供暖和照明。
俄乌冲突,受伤最重的是欧洲,资金往美国跑,高端制造业往那些能提供稳定能源和劳动力的国家跑。
欧洲不知不觉被拖入战争的泥潭。
面对11月8日开始的中期选举,拜登要得到欧洲的支持,俄乌冲突中,美国已经站队,明确支持乌克兰。
拜登不希望也不会允许,欧洲各国在这个时候掣肘。
断掉欧洲的退路,以此为要挟,欧洲各国只能依靠美国。

02世界政治经济已经因为疫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如此,今年夏季,联合国发表警告称:新冠疫情加俄乌冲突,让世界粮食安全遭到严重影响。全球17亿人,可能陷入从未有过的贫困和饥饿。其中2.65亿人,将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疫情三年里,还发生过什么?
先是各国为甩锅抗疫,骚操作不断…
2020年5月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美国史上规模最浩大的黑人平权运动。

新冠确诊破300万人时,美国正式宣布退出WHO。


这无疑是异常沉重的三年。
并且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带来的影响短时期内不会结束。
走上“逐步开放”道路后,总有人想用“抗疫无用论”推翻之前的努力。
请千万别忘了疫情肆虐毒性汹涌的时候,那些在前线倒下的战士,别忘了那些抗疫途中牺牲的千千万万的同胞。
据世卫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仅在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可能就有8万至18万医护工作者死于新冠。
有前人的负重前行,才换来如今的积极局面。


当我们有天终于可以自在呼吸回望疫情的时候,
别忘了,这场疫情埋下的累累白骨;别忘了,俄乌战争还没有结束;别忘了,仍有人在忍受病痛和饥饿。
世界纷争,更是永无止息。
好在,冰雪终会消融,希望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