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ID:Liduoyu01),作者:李多余,原文标题:《关于“高效率”和“专注力”方面的一点惨痛教训和思考》,头图来源:《破产姐妹》剧照


你好哇,我是多余。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给我发了这么一条消息:


聊天截图
聊天截图


我理解这个朋友的好意,但是我还是下意识对“效果最好”这四个字说了no。


因为我很清楚,一旦我开始追求“最好效果”,要不了多久我就再也不会去运动了。


这事儿是有前车之鉴的。


01


第一个教训来自停更了很久的播客节目。


去年我一时兴起在喜马拉雅做了一档播客栏目,其实就是睡前读点诗歌散文,闲聊一点日常什么的,说实在的非常粗糙,单纯是因为我喜欢朗读+经常失眠+手机录音很方便,所以就开始了。


节目一开始的更新是很顺畅的,因为根本没有创作压力。虽然没几个人听,但是我玩得很开心。


后来开始有一些听众了,有人建议我换个更好点的录音设备,还收到了一些留言:


你做这个是为了啥呢?为了变现?还是为了引流?你得有个定位啊。


你应该固定在一个时间点更新,这样更能培养收听习惯;


你这个标题太随意了,用户根本搜索不到你,你应该根据痛点来起标题;


如果每期里面能加上一些对作者生平的介绍,以及你的个人解读,那效果一定更好;


你应该在标题里加上名人的名字,这样更能吸引人。


说真的,我觉得大家说的都好对啊。


然后我就……断更了。


说来惭愧,那个节目到现在还死着。


在写作上我也经历了一样的翻车遭遇。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写作对我来说不再是拿着手机蹲个厕所就能写出来一千多字的事儿,而是在刚动笔时就考虑:


“今天应该写上次没写完的那篇,还是写最近热门的那个话题?“


“写这种情感内容符合我的定位么?不对,我应该先去再明确一下我的目标读者。”


“啊好想写这件事!等等,写了这个也不能同步在别的地方,还是算了。”


”这个问题有意思!可是这样写会挨骂吧?这样又太幼稚了,我还不够专业,还是先去把那几本书读了再说吧。”


而且就像开头那个截图里的对话一样,我会去找写作的最佳时间、最佳环境,错过了就不写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更糟的是,我开始为了“节约时间”而一边写作一边听播客、听访谈,试图一心多用;


为了能一举多得,我动笔前就会想,这个作为视频要怎么弄,想要录音频、多平台分发、引流的话又该怎么写;


因为看了别的学习博主很心动,所以试图一边写作一边直播。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不仅断更,还把自己的心态和生活都搅得一塌糊涂。


现在想想,妈妈的,明明以前我啥都不想的时候写得挺好的啊!


想要做到100%,结果却从60%跌落到0%。


对于“最佳选择,更高效率”的追求,却在暗中对行动力造成了巨大挫伤,这是我所始料未及的。


02


为什么会这样?


让我复盘一下这几件事发生时的心理状态你就明白了。


事件一:


当我开始刻意追求运动的最佳时间、最高效率时,我就会在其他想要运动的时候——比如早起的上午,烦躁想要运动的中午,没事干的晚上——告诉自己:


“哎呀现在不是运动的最好时间,做了也白做,不如明天下午再去好了。”


然后到了第二天的“最佳时间”,很有可能会没有状态,或者因为其他事情而拖延。


如此反复几次,运动的惯性和热情一次次被消耗、推迟,再想起做运动就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事件二:


当我想要在每个细节上都要考虑“最好效果”时,反而会让我在做每个不是“最好选择”的时候充满负罪感。


“我讲的这些是有趣的么?最佳的内容时长是10分钟之内,我这个是不是太长了?刚才又卡顿了一下,要不然重录?”


原本只是拿起手机轻轻松松地闲聊,后来却让我一想到这事儿就紧张,乃至于充满挫败,最终放弃。


事件三:


当我试图在写作这件事儿上“一心多用”时,我的注意力会被写作以外的诸多事情给分走——


可能是一两个我一直在思考的关键词,是一次播放卡顿,是播客里突然出现的产品推荐,以及一次想要抠鼻孔的冲动(在直播里让人看到这个可不太好)


这些都会让我无法真正专注于思考问题的本质,也无法进入心流状态,更加不会有创造力。我的大脑其实是不停在两个甚至多个事件中来回切换的,我根本无法在任何一件事上专注。


在这种状态下我只想尽快完成,并不想真的做好。


《调琴师》剧照
《调琴师》剧照


总结一下,为什么追求效率反而会带来反效果?


1)以追求最好效果为借口,所以不去做那些“效果不够好”的事。


2)为了做出最好选择,考虑的因素太多,大大增加了决策的数量和难度,导致犹豫,不自信,不快乐,有负罪感,所以拒绝行动。


3)为了提高效率而无法专注,反而一事无成。


而这些都还只是表面的结果,它们带给我的负面影响还远不止于此。


03


首先是对“行动意识”的错误导向。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一直觉得质量>数量,看不起那些那些普普通通日常的内容,而是会花大量时间在一件事、一篇稿子上磨细节,希望做到“最好”,否则宁可不写。


类似的还有要么就不做饭,要做就要做个大的;要么就不谈恋爱,要谈就要找个各方面都最优秀的。


而习惯于“总想要追求最大值”,就会强化这种意识,导致无法接受一般值,会让自己总是处在两个极端状态中:要么最好,要么无。


但这其实是大错特错。


因为你要知道,均值才是常态,才是稳固态。


很好和很差都只是偶发现象,就像价值和价格的波动曲线一样,会上下浮动,但大体不会偏离。


就像写作这件事,当我要求自己数量的时候,质量并不会大规模下滑;


而当我完全不要求数量的时候,质量也不会大规模上升。


因为均值就在那儿,不会离谱。


每个人都会有100分高光时刻,也会有10分的低谷状态,但这都只是昙花一现。


保持稳定、持续、大量的输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均值,从50、60爬升到80、90,同时提高出现高光时刻的频率,才是真正让自己提高效果的思路。


而不是过分追求最佳表现。


拿运动这件事举例。大家都知道运动有益于健康,但大多数人对待运动的态度都是“要么不动,要么找教练猛练一段时间,或者上跑步机猛跑五公里“,但这两种状态其实对健康都不好。


真正好的方案是:每天轻量运动一定时间,然后逐渐提高时间内的强度。比如把散步变成快走,给徒手动作加一点重量上去。


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提高质量。


谈恋爱这事儿也是一样。


与其抱着“我只要最好的”的心情不行动,不如先和大体OK的人交往起来,在相处中提升自己爱人和被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魅力点,让对方也变得可爱,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自己制造良好恋爱关系的人,在有数量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恋爱质量。


否则就算你真的能遇到一个各方面都让你满意的人,也未必有能力留住ta。


所以前面的公式,“质量>数量”是错的,正确的公式是:


多行动>少行动。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而如果追求质量这件事大大伤害到了行动,那还不如不做。


其次是对决策力的消耗。


简单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其实就是无数个决策构成的:早上要吃什么,穿什么出门,今天要做什么,晚上要不要购物等等。


做这些决策都需要消耗脑力、注意力去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一个人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每天就那么多,用完就没了。


比如最近双十一,你可能会花很多的精力去决策要不要买这买那,怎么凑单,怎么搞优惠,去天猫京东淘宝还是拼多多。


这些小事看似不难,但实际上消耗了你大量的决策力,就导致你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会更没耐心,易怒,更容易去玩手机,逃避正确的事,做出错误的、下意识的、容易的选择。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厉害的人生活都很极简,比如吃固定的餐食,穿固定的衣服,买固定品牌的东西。因为他们要节约决策力给更重要的事。


因此当我被很多“这样做似乎会更好”的因素给拉扯时,决策力就像是在被凌迟瓜分,会不由自主地陷入纠结,烦躁,过度决策,越想越累,越累越没有理性决策的能力,最后的下场就是带着不愉快的心情难以自制地炫了一大盒炸鸡,还买了好多奇奇怪怪的小零食、冰箱贴、这辈子都不会用的假睫毛、美甲贴等等……


但我做出更好的行动了么?并没有。


我忙着决策,没时间行动。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深度工作能力的破坏。


这里包括两个因素:


第一,当一个人过分追求效率时就会下意识地把自己排满,从而不给思考、犯错、休息留余地;


第二,当你习惯于一心多用、一时多用时,那种“频频被小事分神”的状态会让人很快失去耐心,把注意力从“难但重要的任务”上挪开,去做其他“轻松且次重要的任务”。


比如当我写东西卡壳了的时候不会停留在那儿,而是去读书,整理笔记,回复信息,看视频,或者刷刷社交网站什么的。因为“反正现在不在状态,不如先处理别的任务,等我有状态了再来解决这个最难的问题”。


听起来很正确对不对?我估计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


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其实是大错特错!!!


首先,事情的难度并不会因为短暂的逃避而减弱,恰恰相反,当你的注意力转向其他事情时,原本在大脑中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思维场”就会烟消云散。


原本你的潜意识,你的视觉系统、听觉系统,你的全部思维都围绕着那个难题在收集讯息,在酝酿答案,但是因为你不想再在他身上浪费时间,所以它们被解散了,被用来去解决一些别的事情。


而等你想要再回来时,就要重新组织思考,调动注意力,思考原本的断点。


这只会让决策变得更难,让你更想敷衍,或者直接放弃。


其次,这种“半途而废”带来的轻松愉快会沉淀在你的行为认知库里,让你习惯性逃避困难,习惯性放弃。


科比采访视频截图
科比采访视频截图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停下来,让自己沉浸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重新梳理自己的逻辑,从不同的角度提问,把所有的想法都写出来,找相关的资料,直到找出答案。


哪怕此时你看上去是在浪费时间,甚至把之前的东西都推翻了,毫无进展,但这些都是必经的过程。因为这样你才能真正进入“刻意练习”的专注状态,才有机会通过解决问题得到提升。


而不是逃避,让自己一直停留在解决低水平问题的阶段。


但遗憾的是,出于对效率的追求,我们很难让自己停下来“浪费时间”。


于是一个悖论出现了:


为了追求最好、最佳、最高效,我们无法浪费时间去专注,希望一心二用,花大量精力去做决策,反而因此降低了行动力,浪费了决策力,破坏了专注力,并且养成了逃避、眼高手低的毛病。


是的,你的单次效率似乎是提高了,但是根据“效果=效率x次数x专注度”这个公式,你的整体表现却反而被拉低了。


换句话说就是,得不偿失。


04


所以,我想告诉你什么呢?


三件事。


第一,不要期待最佳选择,最好时刻,最高效表现。不要拿这些当借口。


珍惜你的行动力,珍惜你的激情,在当下的范畴内做努力,“想做”的冲动大于一切,行动大于一切。


当下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你有冲动“想做”的时刻就是最好的时刻。


当你真的“去做”的时候就是最高效的表现。


总有人留言说”选择大于努力,当下的选择不是我最好的选择,所以我要裸辞或者先躺平,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再努力。“


都是自己骗自己的屁话。


根本没有最好的选择。选择和努力的拉扯永远会围绕一个核心轴,就是你的个人能力、家庭背景、市场机会、时代窗口,你所做的永远都在这些事情的引力之内,不论是选择还是努力。


而当你用“选择大于努力”这样的话来骗自己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政治正确的“我不想努力”的借口罢了。


行动大于一切。


行动大于一切。


行动大于一切。


低质量的行动>高质量的不行动,不要因为任何看上去正确的、更好的原因而伤害它,不要给自己的不行动找任何借口。


《破产姐妹》剧照
《破产姐妹》剧照


第二,节约你的决策力,不要养成瞻前顾后裹足不前的习惯,建立决策的约束。


比如我确实觉得大家的建议都有意义,但是又不想总是左思右想,怎么办呢?


我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除非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否则只纠结5分钟。5分钟内想到的最简单的,最利于行动的,最让我快乐、健康的选项,就是它。


有了这个规则之后我的生活轻松多了。你也可以根据你的最高指标来设定自己的原则。


第三,保护你的专注力,一心一用,留足闲余空间,降低效率,练习自己刻意深度的能力。


我知道这在当下很难,但是如前所述,这很有必要。


我现在的习惯是:在要工作的时候就把手机调到专注模式,打开一个1小时的计时器,然后把手机扔到背包里,关闭电脑的网络,不听音乐,专注在要做的事情上,直到闹钟响之前都不去做任何别的事情。


如果卡壳了就出去走走,发呆,或者记录下自己发呆时候的胡思乱想。


虽然不能保证全天都这样(在后半周尤其难做到),但是开始这样的练习之后我能明显感觉得到自己焦虑被缓解了,看手机和社交网络的频率大大降低,反而做了比以前更多的事情。


05


最后,讲个小事儿。


在过去断更的两个多月里,我做了不少专注力、效率、行动力等方面的尝试和阅读,这也正是我消失的原因,包括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其实也是当时完成的,但是一直没有发出来。


为什么呢?


因为总想要搞个大的,写成系列,所以反而迟迟不前;


因为想要直接做成视频,所以反而陷入自我怀疑和责备,很久都不愿意打开文档;


因为过程中想要缓解焦虑,所以一边写作一边听播客,结果听着听着就陷入了更深的焦虑,然后用吃东西和看视频来逃避;


因为想解决好久没更新的问题,所以去看了好多如何拥有行动力的视频,看了好多如何高效输出的文章,然后又给这些东西做笔记,做反思,做反驳,但是正经该干的事情一点没干。


嗐,就是个不好意思。


可是现在,虽然我还是觉得写得不够好,不够系完整,没赶上最好的发布时间,没有什么热点,视频遥遥无期,甚至此刻有点不知所云。


但是无论如何,都还是想把这篇文章发出来给大家看。


不够好,但是至少已经在行动了,不是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ID:Liduoyu01),作者:李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