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数十名学生30日指控校方系统性地歧视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并强迫他们退学……



提出诉讼的学生包括两名在校生、三名离校生和一个代表上千人的校友组织,他们希望在康州联邦地区法院的提控最终变成集体诉讼。这些学生说,校方人员到医院探视因为心理疾病而住院的学生,并且要求他们主动退学,否则就开除他们。

法庭文件显示,校方人员2020年探视一个自杀未遂的巴西留学生Hannah Neves时要求她退学,但学生没有答应。当她出院后发现学校已将她做了退学处理,她不能进入校园,只能在校警陪同下取回个人物品,和在校外与同学道别。

Hannah Neves

Hannah Neves如今是耶鲁大学大四的学生。她至今仍然心有余悸:“没有任何征兆,我被强制退学。他们说如果我不主动退学,就会开除我。给我反应的时间只有48小时。我在医院经历了耶鲁的迫害和威逼。”

法庭文件还显示,华盛顿邮报两周前报导了近30名耶鲁学生因有心理疾病而遭到学校歧视,在师生和校友中引起广泛反响,他们对学校的政策提出质疑。耶鲁校长萨洛维(Peter Salovey)在辩护的同时保证,将修改校方政策,为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更多资源。



提控的22岁大三女生艾莉莎·艾布兰森(Alicia Abramson)说,她多次请求校方为她提供残障设施的宿舍,联邦法律也有要求,但都被拒绝。大二期间她患上抑郁、饮食失调和严重失眠,但校方心理健康部门不认为她需要请假,而是给她开药,说学校规定不能出证明以帮她开假条。当她退学治病时,失去了学生健保和治疗机会,在最需要的时候得不到学校的任何帮助。

自2021年返回耶鲁以来,她一直在努力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寻求便利。当时,大二学生必须住在校园里。由于她的饮食失调,她要求住在校外,这样就可以使用厨房,而不是将她的饭菜与校内食堂和时间联系起来。但连这个请求都被耶鲁拒绝了,她不得不多次请求校方,最终才得到同意。



Alicia Abramson

她还要求能够像许多学生在疫情期间所做的那样,以远程网课方式上课,以应对她持续的精神疾病。但这也被拒绝了,尽管她的精神科医生提供了长达两页的详细解释,并提供了一封来自睡眠障碍医生的额外证明信。

艾布兰森说:“学生碰到问题时的第一选择,都不是与学校对簿公堂。我们多年来一直推动校方改变政策,但举步维艰,不希望其他学生也步我的后尘。”



一位耶鲁前学生RishiMirchandani描述了他在2018年因精神健康问题而被强制退学的经历。尽管他的医生表示他已经准备好学业并且返校将有益于他的心理健康,但他的第一次返校申请被拒绝了。他自杀多次未遂,最终于2019年才回到耶鲁勉强完成学业。

这些自杀未遂的耶鲁学生的遭遇令人痛心,而很多耶鲁学生已经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过去10年里,已经有超过20位耶鲁学生自杀。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大二学生Luchang Wang以及亚裔学生Rae Na Lee等。

自杀的耶鲁学生Luchang Wang

根据Ruderman Family Foundation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八所常春藤盟校的心理咨询办公室几乎都是“不及格”的水平。评分最高的宾大也只有D+的评分,其余都是D甚至更低的评分。

其中耶鲁和达特茅斯学院更是收获了“F”的评分。校方至今都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如今随着耶鲁校方被起诉,这个问题再次被公众关注。

藤校的心理咨询服务评分

为什么名校拒绝改变呢?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大学排名评估一个学校是否会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如此的大环境之下,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被各大名校忽略。

但是,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可忽视的,每年都有上百位名校学生由于心理疾病问题而自杀。



自杀在所有名校都是敏感话题。很多校方都认为这是“丑闻”,并且会降低学校的吸引力。因此,名校会尽量避免使用“自杀”这样的字眼,而是往往会说“我们失去了一位学生,但是不涉及任何犯罪。”甚至会把问题学生开除或者劝退,这样可以降低风险。

这反而使得名校学生的心理和自杀问题一直被公众不断忽略……



这不只是耶鲁或者藤校所面临的问题,几乎所有精英大学的学生都面临心理疾病的威胁。根据调查,40%的宾大学生都曾经历过抑郁症。这个数据在所有名校几乎都适用。在2017年,5位哥大学生相继自杀。在2000年-2020年,超过30位MIT和哈佛学生自杀。

如今的大学生往往承受着超乎常人想象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学校、同学、家庭或者社会。“你去了那么好的学校,你有什么压力?”这种言论是危险的,名校学霸们的压力往往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许多父母在孩子出国前都会告诫他们“能坚持就坚持”。这导致了很多留学生在美国即使遭遇压力或者不喜欢现在的环境,也会选择默默忍受。“自己独立解决”或者隐忍的态度往往会使得很多中国学生压力日积月累。

 

所以,留学生一旦遇到任何生活、学术或者心理问题,一定要积极面对!尽快寻求专业的帮助,无论是联系学校的心理健康办公室/相关资源,或者是告诉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这都不可耻或者丢人。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断忽略或者隐忍,最后让自己越陷越深。



对于留学在外的莘莘学子,我们有几点建议:

1. 交到好的朋友

当人们感到失落、失去信心时,我们会说:“做你自己,做你想做的事”。但我们其实应该说:“有我在,有我们在,我们一起走出来,我们一起走下去。”

友谊无疑是对抗抑郁的最佳良药。在陌生国度,好的朋友像是快乐的源泉,浸润你的生活,源源不断涌入原本灰暗的世界。敞开心扉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摸爬滚打,三五成群的笑声会是大学最快乐的回忆。



2. 健康的生活和饮食 10月,澳大利亚麦格理大学针对大学生、年轻人做了健康饮食与抑郁的研究实验,得出结论:健康吃饭3周后,抑郁症年轻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千万不要过度饮酒或者吸毒!

推荐的饮食方案包括:蔬菜(每天5份),水果(每天2-3份),全麦谷物(每天3份),蛋白质(瘦肉,家禽,鸡蛋,豆腐,豆类;每天3份),不加糖的乳制品(每天3份),鱼(每周3份),坚果和种子(每天3大汤匙),橄榄油(每天2大汤匙),香料(姜黄和肉桂;大多数情况下为1茶匙)。



3. 远离痛苦的来源

在自身无法克服痛苦的前提下,远离痛苦的来源不失为是一个好办法。短暂的休学回国休养,转学去另一个环境......

张春在《抑郁症自救手册》中说到——

“就好像一个战士一直在练兵,遇到抑郁症呢,就是遇到了真刀实枪的对手,对手是会教给我们很多东西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学习和世界、和自己相处,但不一定每个人都会遇到强敌,真刀真枪地干一场。我们还活着,不是吗。所以我们已经赢了,这种胜利会教给我们一些东西的。你去找,就会找到。”

 

更重要的是,留学生需要永远记住一点,自寻短见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山穷水尽。但是,永远不要放弃希望。人生路很长,总有我们能走通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