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3岁的“吃播”

被父母喂到了70斤;

刚过完5岁生日的小女孩

熟练地拿起粉底、眼影

……

网红萌娃层出不穷

流量与快钱的诱惑下

孩子们的纯真

却成为了博取利益的工具。

有一个问题,不禁引起我们的深思

“晒娃”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2岁金发“洋娃娃”有点赞有质疑

父亲否认给孩子染发


今年10月,记者收到数位网友反映,一位生活在上海的男性视频博主疑似给自己一对2岁混血双胞胎染发,并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孩子视频吸引流量和打赏。



△路人在网红街拍下的被长枪短炮包围的孩子(图片来源:网络)

据一位网友向记者提供的视频,该博主曾经发布的视频中孩子的发根疑为黑色,但目前在该博主的账号中,两个孩子的头发都是齐刷刷的金色。

今年10月的一天,记者看完了该博主一场近4小时的完整视频号直播。直播中,网友留言问双胞胎孩子在哪家幼儿园读书时,博主首先表示“这是个人隐私”,随后又表示,“成为VIP粉丝才能让你知道。”

网友进一步提问“如何成为VIP粉丝”,博主接着说“这还要我告诉你吗?这点情商的人不适合做我的VIP粉丝。喜欢就是用行动,行动可以证明一切。”

该播主另一场直播中,孩子无意间出现在了镜头内,博主表示直播平台进行了警告,“孩子不能出镜,这几天好不容易流量回来了。”不过,两个孩子仍在镜头外说着:“家人们,礼物刷起来”“刷一个棒棒糖”“谢谢家人们”等成年人网络直播打赏用语。

对于这对“洋娃娃”,网友的反应可谓大相径庭。

不少网友在视频下留言“最帅的两宝贝”、“天使般的宝贝”、“洋娃娃真可爱”、“第一次看到混血能有这样的金发感觉不可思议”……

也有网友发出了“别再营销孩子”、“父亲用孩子赚钱”、“我说他可能给孩子染发就被删评拉黑了“等质疑与批评声。



△博主发布短视频称“宝贝们只要出门就会被围观”(图片来源:博主视频账号截图)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毛发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赖永贤告诉记者,染发剂成份可能导致儿童头皮屏障功能下降,本身儿童发育未成熟,头皮屏障功能尚不足,不建议儿童过早染发。

那么,这位父亲是否给孩子染发了?他如何看待一些网友,质疑其“消费孩子”的行为?

记者致电这位备受争议的博主,他回复称,“我是孩子的父亲,哪有父亲给那么小的小孩染发的。他们就是看我们受人喜爱、流量高,嫉妒我们。那些照片都是他们PS的。”

该博主表示,他已经将“黑粉”发布的图文与相关账号进行了保全公证,“下一步就是去法院起诉。”



△该视频博主已将“黑粉”发布的图文与相关账号进行了保全公证(图片来源:受访者)

对于网友反映的情况,记者联系了该博主所在的地区妇联、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与居委会,工作人员均表示,已经注意到这位父亲和两个孩子的情况。

“我们做社区工作也是有方法的,目前没有相关证据证明他给孩子染发、虐待孩子,如果一旦严肃面谈,反而起到反作用。”妇联工作人员说,与孩子的接触中他们也一直仔细观察孩子的神情、眼神等,感觉孩子的表现都比较正常,“也没有躲避父亲和外人的眼神。”

目前,社区多个部门已密切联动,“我们肯定会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关心他们的成长,也谢谢网友们的关心。”

其实,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网红萌娃”账号早已不鲜见,粉丝从几万到上千万不等。视频也大多以记录孩子的日常生活为主。

但为了被更多人“看见”,不少账号开始“另辟蹊径”,出现了吃播、美妆穿搭、演绎剧情段子等模式。稚嫩的孩童做着与年龄不符的动作,一些父母“晒娃”逐渐畸形化。

童模经纪:金发碧眼更受欢迎

商业合作前不会背调


“网红儿童爆火的背后存在一条利益链。”

个人儿童星探张欣(化名)告诉记者,一部分亲子账号前期确实是单纯分享日常生活。

张欣说,她也会从社交平台挖掘有潜力的的孩子推荐给经纪或者模特公司。“童模行业一直存在,可能是因为抖音、小红书这些社交平台衍生出新的博主职业,进一步促进了这个行业。”

无论是成人模特还是少儿模特,张欣告诉记者:“一些传统品牌方的确倾向于金发碧眼,想要突出全球化、时尚潮流的概念,价格也水涨船高。”



△图片来源:新华社

“网红儿童大浪淘沙,你看到了机会,别人也看到了机会,竞争十分激烈。”在长三角地区从业12年的模特经纪的Jeff(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一些品牌商缩减费用,市场逐渐变小,“孩子想出头成为网红更难了。”

Jeff接触过不少带着孩子参加商业拍摄、走秀的父母,他认为并非带孩子出来参加商业合作的家长都是为了赚钱、让孩子成为网红。

“有的家长带孩子出来参加活动不收钱,或者收很少的钱。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锻炼交往和沟通能力。”不过,Jeff告诉记者,另外一些家长的行为很明显就是为了赚钱,“父母在活动结束后‘疯狂’添加后续可能带来赚钱机会的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在现场我们能感受到孩子是否享受、喜欢拍摄与表演过程,家长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对于掉钱眼里的家长,无论是品牌方还是经纪机构,其实都比较反感。”

对于商演儿童的选择,Jeff表示,经纪机构不会像挑艺人一样做详尽的背景调查,只会了解一些基础信息,“如果这个童模在活动或者广告中承担主要角色,我们还是会考察一下的。”

教育专家:孩子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父母应对孩子未来负责


长期面对父母安排的“长枪短炮”,对孩子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网红萌娃”是网友小题大做,还是且当是孩子成长的记录、亲子间的互动?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燕教授表示,“在一些家庭中,父母的确有意无意把孩子当成摇钱树,迎合流量进行包装,打造孩子的特殊人设,吸引粉丝获取流量,然后通过拍广告、走秀、商演等形式变现。”

李燕谈到,孩子需要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长期参加视频拍摄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自主性、独立人格与价值观塑,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和人际互动模式,影响他的一生发展与幸福。如果孩子是自己的,就应该善待他,而不是让他成为赚钱的工具。”

当成年人面对镜头的时候都会产生“我不是我”,而是变成了某个角色的感觉,那么孩子也是一样的。李燕说:“孩子感受到被拍摄,就会处于一种不自然的状态,影响孩子自我主张、自我选择的发展,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长期通过被拍摄赚取别的点赞,容易让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别人喜欢什么,孩子就去做什么,行为逐渐固定化,这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形成。”



△英文中,“讨好型人格”通常被称为people-pleaser(图片来源:The Cooper Review)

另外,李燕强调,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不应该在小时候被灌输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自己的外貌基础上。

“一个孩子的自我价值应该建立与别人的链接,就是与他人安全稳定的关系基础上,而不是被评价可爱、美丽。”他人很容易对孩子的所谓“萌态”或“可爱”做出某种评价,但对孩子而言可能因此行成特定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

之所以网红儿童层出不穷,李燕认为这与点赞、打赏也有关系,“从某种程度而言打赏的网友也是这一现象的帮凶。如果大众了解了这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可能会减少父母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她建议,“媒体可以对这样的现象多进行报道,让大家了解孩子应该拥有一个自由、安静的成长空间,他才可能会追求成长,而不是追求被关注。”

“那些利用孩子来获取利益的父母能说不爱孩子吗?他们或许也是爱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Sophia(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拍摄孩子视频的同时还能有衍生附属经济收入,大部分家长难以抗拒。”这难免就会为了持续获取利益对孩子进行一些灌输,孩子的价值观体系也就逐渐被建立起来了。

如果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父母与孩子都愿意拍摄一些积极向上的视频记录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能让观看者得到积极正向的收获和帮助,其实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Sophia在上海一家企业担任心理咨询顾问,同时也是一位6岁男孩的母亲。她告诉记者自己也会拍孩子的小视频发朋友圈,“有人点赞我也会很开心。”

“从中立的角度说,存在即合理。”Sophia认为,每个阶段都会有新衍生出来的社会现象,人性也总是从各个方面渗透出来。

律师:父母“啃小”或丧失监护权

平台应封禁过度消费儿童账号


上海市律师协会婚姻与家事专业委员会委、上海君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长炒作、打造网红儿童,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还存在很多法律风险,“严重的可能被撤销监护人资格。”

首先,家长将孩子打造成网红,容易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从事国家规定以外的劳动。

王晨说,《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如果家长做了“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那么法院可以撤销其监护权。

此外,这一案例还涉及平台审核和监管等问题。

“争对此类问题,网友有权向平台、公安、网信等部门投诉或举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九条,任何组织或个人发现网络产品、服务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有权向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网信办、公安等部门投诉或举报。

尽管国家明文规定未成年人不得从事主播。不过,仍有不少未成年人的家属或者亲人运营账号,未成年人在手机旁以声音入镜或者乔装打扮“混入”镜头。

对此,王晨认为网络平台可以通过AI算法、人工审核等方法甄别出以未成年人为主角的直播账号,并加强审核和账号管理;对过度消费“网红儿童”的账号采取封禁等措施。

去年11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



△《意见》第7条明确“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图片来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意见》提出“压实市场主体责任”。其中,第7条明确“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

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对出现未成年人单独出镜或者由成年人携带出镜超过一定时长且经核定为借助未成年人积累人气、谋取利益的直播间或者短视频账号,或者利用儿童模特摆出不雅姿势、做性暗示动作等吸引流量、带货牟利的账号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平台如何核定一个用户的短视频账号是否“借助未成年人积累人气、谋取利益”?收到网友投诉、举报后,内部审核机制如何运行?记者分别向前述博主所设账号的抖音、视频号与小红书三家平台反映相关情况。截至发稿前,平台皆未正面回应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