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网上还有几段模糊不清的视频流出,其中一段视频可以看出,一艘无人艇正在朝着塞瓦斯托波尔港口方向行驶,但是天上有一架米-8型直升机发现了它,正在使用舱门机枪向它猛烈扫射,后面该艇的命运不得而知;还有一段视频则是一艘无人艇正在接近“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舰艉部位,可以看出这艘黑海舰队的旗舰正在高速机动,但是,似乎没有使用舰炮或近防武器向这艘小艇开火,视频到后来就中断了,不清楚这艘自杀式小艇最后击中了“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没有。“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但是,无论乌克兰此次使用无人艇攻击黑海舰队的行动是否成功,也无论此次行动到底是乌克兰人自己寻思出来的,还是在北约军队的指点下实施的,大伊万认为,这足以说明两个我们在9月23日的文章中明确提到的、关于无人艇装备特点和战术使用的想定是切实可行的:袭击现场画面一是使用无人艇构建杀伤链的猜想,当时大伊万猜测,未来海战我们完全可以使用无人艇、甚至无人艇蜂群,组建态势感知网络,使用无人艇为携带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水面战部队、海军航空部队等指示目标,同时,无人艇在增加了集群控制功能后,甚至本身就可以作为“智能水雷”,以“狼群战术”对目标实施攻击。从此次乌克兰军队使用无人艇偷袭塞瓦斯托波尔港的行动看,据称行动前在高空有一架北约空军的RQ-4C型战略无人侦察机协同,协助无人艇成功抓到了目标,甚至抓住了正在机动中的“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这验证了无人艇在整个作战系统的协同配合下抓住目标、打击目标的可行性,任何作战形式,最大的前置性条件就是三个字可行性,有可行性就有继续发展的意义。北约的RQ-4C二是无人艇本身具备的隐蔽性极强,成本较低,攻击性价比较高的装备特点。从此次乌克兰军队释放的无人艇来看,样式和9月22日黑海舰队工兵在塞瓦斯托波尔海滩上捡到的那艘无人艇没什么区别,该艇使用普通的金属或玻璃钢船壳,可能使用电机驱动,前部安装有摄像头,后部安装有星链收发终端,估计可以使用无人机、或者伪装成货轮的工作母船遥控,非常便宜。MANTAS T12型无人艇
因此,这次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无论被炸成啥样,大伊万认为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别说这种新颖的作战形式俄罗斯海军没见过,全世界各国海军都没人见过,目前只有北约几个国家在偷偷摸摸地自己捣鼓。而具备一定智能化性能的无人小艇对于现代海战可能造成的影响,乃至可能造成的颠覆性作用,也是最近几年、伴随着5G网络AI技术的进步才凸显出来的,这技术爆炸、或者说“技术突袭”的速度太快了,快到各国海军都很难反应过来。实际上,大伊万认为,对于无人小艇可能造成的威胁,中国海军才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毕竟从无人小艇的装备和使用特点来看,无人小艇在掌握了制海权、且具备岛链以外“外线优势”的对手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它的性能,完全可以被算作是一种“力量倍增器”。对中国的启示从此次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的情况看,黑海舰队算是一支比较“憋屈”的舰队,完全处于内陆海海区,可回旋余地非常小。且从俄罗斯海军对海军的战略学说、兵力运用来看,俄罗斯海军对争夺制海权并不热衷,反而更倾向于港口待战,即使行动也往往停留在中近海海区。这些地理特征,兵力运用特点,让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的诸多大型舰艇的“初始状态”确定性较强,使用无人艇能够轻易地抓住它们的大舰,而掌握制海权的一方位于外线,完全可以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地点、战场条件下释放无人艇,从而极大地掌握战局的主动权。来源:百度地图中国海军面临的问题和黑海舰队完全一样,中国海军位于岛链内部,很难前出到岛链外部去,这使得中国海军的大多数行动都在中近海海区进行,“初始条件”同样比较确定,非常便于对手在岛链之外用各种方式释放无人艇对我舰队实施定位。相反,强敌的舰队由于掌握了太平洋制海权,其战时部署范围几乎可以远达整个西太平洋海区,CSG/ESG(航母与两攻打击群)的强大机动性能,使得强敌舰队可以以每昼夜400海里的机动速度,在前沿战略地带和后方战略地带实施往复机动。在此情况下我军即使想使用无人艇抓住强敌的大舰队,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付出的精力和成本都远比强敌发现我们要大得多。总之,尽管乌克兰军队此次使用无人艇攻击黑海舰队,暂不清楚效果如何,但我们之前说了,“可行性”就是此次攻击最大的收获,它证明了智能化的无人小艇在未来海战中的作用。相信在收集了相关数据总结经验后,北约对黑海舰队的下一轮打击很快就会到来,而威力更强的相关装备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出现在东亚,我们必须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