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报导,疫情、成本和地缘政治情势迫使苹果公司(Apple Inc.)与中国脱钩,这不仅是苹果公司一大转变,也象徵世界经济重新洗牌,印度与越南将成最大受惠国。



苹果过去20年傲人的营收成长,部分原因在于重押在中国的赌注。法新社

报导指出,苹果过去20年营收增长70倍、股价翻涨600倍,市值达到2.4兆美元,这项非凡成功的部分原因在于重押在中国的赌注。

苹果将希望寄託于中国的工厂,这些工厂现在生产超过90%苹果产品并吸引中国消费者买单,苹果在某几年有多达1/4收入来自中国,但现况正在发生变化。

2019年以来从未现身中国的苹果执行长库克(Tim Cook),正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今年5月库克在苹果古柏迪诺(Cupertino)总部接待越南总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明年更计划在印度开设首家实体店面。

报导指出,越南和印度成为苹果战略转变的主要受益国,2017年苹果在这2国共有18家大型供应商,去年已增至37家。

摩根大通(JPMorgan)预测,目前虽然只有不到5%的苹果产品在中国境外制造,但2025年将攀升至25%。

对于分散运营风险的急迫需求,是苹果公司仓促行事的主因。

20年前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瘫痪供应链,让成衣业者强化在中国以外的产线。这次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替科技公司上了同样的一门课。

今年上半年因上海封城,台湾公司广达的一间工厂被迫暂时关闭,这家工厂据信生产苹果大部分的MacBook,消费者不得不等上好几个月。

摩根大通科技产业分析师哈戈谷(Gokul Hariharan)表示,避免这类混乱发生,是苹果调整供应链的“主要驱动力”。

另一项动机是控制成本。过去10年,中国平均薪资涨了1倍。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制造业工人月薪平均530美元,约是印度或越南工人的2倍。

印度糟糕的基础建设、道路和电力网络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但印度政府透过补贴让合作协议更诱人;越南也提供退税、租税减免和自由贸易协定,但与签证、海关有关的官僚作风仍是痛点。

同时,苹果渐渐将当地人视为潜在客户,尤其在全球第2大智慧型手机市场的印度。苹果今年7月的报告指出,在iPhone销量这个“引擎”的驱动下,苹果过去一季在印度的收入,比去年同期成长近1倍,削弱了中国作为消费市场的相对重要性。

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使得在中国做生意愈加困难。中国政治敏感性的提高,也增加了许多方面的摩擦。这也指向了苹果转变的最后一项、但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地缘政治”。

问题在于,苹果实际将产线移出中国后,是否真能避免未来的制裁。因为儘管苹果在中国境外生产零件,但同样得依赖中国企业来制造。

立讯精密(Luxshare)、歌尔声学(GoerTek)和闻泰(Wingtech)等中国制造商,在中国境外的苹果业务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

印度媒体9月报导指出,印度政府可能允许部分中国企业在印度设厂。

摩根大通认为,2025年中国企业在iPhone电子零组件产量所占比重,将从今年的7%上升到24%,更预测它们未来3年内将持续增加在苹果各类产品产量所占比重。

中国境外的中国制造商会成为美国制裁的目标吗?英国资产管理公司Impax分析人员认为,目前不太可能,因为“没有任何可替换的(供应)厂商具有相同经验水准、效率和成本效益”,切断这些供应商会伤害美国公司。

不过,随著时间推移,未来可能出现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