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富豪圈子里,有一个奇葩“收藏家”。
他专门建博物馆收藏古董,却从不鉴别真假,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明成化年间万贵妃用过的鸡缸杯,被他从1.4亿炒到2.8亿拿下,一个世界级赏瓷杯当场就被他喝了茶,还说要“吸一口仙气”。

他就是刘益谦,中国资本市场和收藏市场上最豪横的大佬。
有人专门建立了一个贴吧,每有奇货就发帖询问:这个东西刘老能看得上吗?

从收藏习惯来看,刘益谦绝不是一般人。
巅峰时期,刘益谦同时是15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2021年的胡润百富榜上排名164位仅次于孙宏斌、沈南鹏。
但就在今年,刘益谦的生意急转直下,手中上市公司市值缩水近160亿,半年内的投资也亏了3个亿,他身后的一众拥趸也感受到了迷茫。
上海疫情期间,他还发朋友圈卖惨,顶着一头乱发,胡子拉碴,苦心经营的儒雅人设瞬间崩塌,被员工调侃成了“丐帮帮主”。

令人唏嘘的雷人造型背后,是一个正在走向衰落的资本帝国。

最激进的上海富豪:手握15家上市公司,买个水杯2.8亿首富级大佬,起点往往非常高,少年班是基本配置。
但刘益谦却连初中都没读完,离开学校的当天,他还对全校学生甩下一句狂言:“你们读书吧,我赚大钱去了。”
虽然最开始他只能在叔叔家做皮匠学徒,一天做10个皮包才能赚10元钱,还卖过杂货开过出租车,刘益谦还是发现了“赚大钱”的好方法:炒股票。
刘益谦炒股有两大特点,一是招数“非主流”,一般人想不到;二是动作激进,一旦看准就砸下大赌注。
1990年,中国一共只有8只股票被称为“老八股”,其中只有豫园是商业股,正是刘益谦曾经卖杂货的商场。

得到机会,他一口气就买了100股,一共花了1万元。
当时的一万元不是个小数目,但在那个时代,股票是稀缺的,豫园又是上海人尽皆知的大商场,很快就成了抢手货,一年就翻了100倍,刘益谦也随之身价百万。
此后,刘益谦就拿着这些钱开始在上海滩翻云覆雨。
他的成名战,是炒作上海最稀缺的资源,股票认购证。
90年代初的上海,有钱人很多,股票却不够用,上交所无奈之下搞了个“摇号”机制,每个想买股票的人,必须先买股票认购证,持证后还要在规定日期抽签,中签率也只有约10%。

层层限制之下,刘益谦看到了商机。
他一口气买了1000张认购券,成本20万,囤到抽签当天出售,一张中签的认购证叫价3万,摇号当天就收回了300万的现金。
这样的做法甚至被很多人批评,歪门邪道、投机倒把,但在资本市场就是出奇制胜。
一战成名后,刘益谦的玩法越来越邪性。
最让人摸不透的,就是他的眼光。
1995年,上海发行一种327国债,就连被称为“中国证券之父”管金生都认为,当时的债券市场过热了,做空国债势必一夜暴富。

英雄所见略同,最初刘益谦也这么看,花了5000万默默跟着管金生干。
但出乎意料的是,大佬们以为过热的债券市场,还是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利率飙升,反而是做多的一派人赚翻了,管金生甚至因为操纵市场被判入狱。

刘益谦呢,利用3分钟上厕所的空档,跳到了对方“做多”的阵营,在一片血海中保住了本钱。
如有神助的刘益谦,成了资本市场最瞩目的风云人物。
面对别人的崇拜,他的回应激进又傲慢:“我从来不会做没有风险的事情,问题是你能不能控制风险,我享受驾驭风险的瞬间带给我的快乐。”

巅峰时期,刘益谦是15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很多散户交易的风向标。
然而他此时的举动,和几年后相比,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为了给未来铺路,他砸钱给自己立“收藏家”人设,疯狂购入世界级古董名画。
最有名的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花了2.8亿拍下,当场就在里面倒了一杯茶喝了。

为买下仅次于毕加索《阿尔及尔女人》的世界第二高价艺术品《侧卧的裸女》,他砸了11个亿。

刘益谦买古董只看价格,还被彭博社评为“中国最俗气的亿万富翁”。
俗是俗了些,但刘益谦却靠着这动辄过亿的“广告”,稳稳地立住了大富豪人设,也成功地为他后来的“大动作”埋下了伏笔。

扬言“为国护盘”,躺赚500亿27岁时刘益谦就已经认定:“世上最难做的生意就是小生意。”
因此他喜欢做大生意,在2000年成立“新理益”后,只用一年他就把只有3名员工的公司做得大名鼎鼎。
他最主要的业务,就是给没上市的公司提供融资,公司给法人股,刘益谦给钱。
法人股不上市流通,刘益谦投谁,全靠眼光精准。
比如刘益谦最多时一年就买入10余家公司的内部法人股,仅中体产业一家,就让他爆赚了8个亿。
而在1999年法人股制度被废除后,他不仅没有停手,反而继续给其他公司提供巨额融资,仅2009年就花了60多亿,投资保利地产、首开股份、金地集团等公司,几年间换来了500亿元的回报。

赚了钱就要稳固人设,这是刘益谦的一贯作风。
2015年股灾时,中国股市发生了17次“千股跌停”,散户几乎全被套牢了。
跌得最猛的7月,刘益谦扬言“为国护盘”,用两天时间陆续向股市里砸了10亿。

对于在2013年就已经身价170亿的刘益谦来说,拿出10亿救市是赚吆喝的最好时机。
因为他砸这10亿不仅给自己脸上贴了金,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救世英雄,还成功地掩盖了自己已经走下坡路的事实。
在疯狂赚钱的同时,刘益谦其实做了不少赔钱买卖。
最惨的时候,他花一亿元投资上市公司,操作一年,最终收益居然只有60万元。
而在2011年,刘益谦甚至因为操纵上市公司股价,被证监会罚了30万,新理益也被没收了521万元的违法所得。

他手中的地产股更是惨不忍睹,其中光保利地产一家,就让他了亏了3亿多。
更糟心的是,今年以来刘益谦手中原本的优良资产也出现了下滑态势,两家上市公司亨迪药业、天茂集团,市值蒸发了总计约160亿,而他手中的股票,也大部分都被质押。
砸百亿炒股炒来的董事长,钱没赚着却要眼看着财产损失,难以安放的焦虑自然是溢于言表。

缩水160亿,刘益谦早该被打醒了最初刘益谦发家,靠的是运气、不顾后果的拼劲、以及对市场的敏感。
但随着赚钱越多、名头越响亮、身份越高贵,刘益谦得到的一手准确信息也就越多,手中动辄上亿的买卖,其实风险极低。
这甚至一度让他认为,眼前所有风险都是他可控的。
但正是这样的过分自信,让刘益谦在最近几年里栽了跟头。

2003年刘益谦收购了湖北的上市公司百科药业(天茂集团前身),很多人怀疑,一个搞资本市场的,能不能玩得转上市公司。
刘益谦却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这么几点,我十几岁就会做的事情,现在还做不了?”
虽然有操控资本的能力,他却并不擅长经营企业。
2015年5月,刘益谦砸下100亿,通过新理益买下长江证券的14.72%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这家公司也成了他操控资本的重要一环。

但入主长江证券后,他却做出错误判断,把十年元老邓辉挤兑走了,还发朋友圈:“谁也不要装,行就是行,不行就下课。”

此后多年,长江证券处于失控状态,到2018年净利润就只有2.57亿,比前一年少了83%。
到如今,长江证券的市值也较高点跌去了超60%,刘益谦当年砸的100亿,赔掉一多半。
面对如今的跌跌不休,刘益谦束手无策。
其实早在多年前,他就应该认识到,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只要有信息就能一夜暴富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刘益谦曾在甘肃卫视的《新财富夜谈》节目中说:"20年总结下来,赚钱全是因为制度性缺陷带来的获利。但中国资本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这种制度性的红利都没有了。"

没了信息差,刘益谦这样的大佬就泯然众人,优势只有多年来积累的老本。
不仅在经营公司和资本市场上失利,刘益谦在收藏界也一直难以摘下“投机商人”的帽子。
大家说的不是刘益谦不懂艺术收藏,而是他把投机操作也带到了收藏界。
被发现他投机的导火索,是刘益谦在2013年以5000万拍到的苏东坡的《功甫贴》,被多位书画鉴定家断为低级仿品。

其实早在2005年,刘益谦就和香港古玩大鳄张荣德合办了个上海明道拍卖公司,他的很多拍品都是先用这家拍卖公司拍卖几次,直到被炒成天价。

这幅《功甫贴》,就是来源于明道公司。
古董交易背后的水相当深。
上海曾有这样一件事,砸下4.3亿拍到《砥柱铭》,5.5亿拍下乾隆镂空瓶的地产商王耀辉,在一次次天价拍得古玩字画后,拿着没有付款的拍卖记录去银行抵押贷款,数年累计套出16个亿,用作地产开发。

虽不知刘益谦的古董有没有被质押,但刘益谦在买卖公司股权时,用的是类似的方法。
他将前一家的公司股票带到银行做抵押贷款,再去买下一家公司的股票,不断循环,可靠的一手信息和周转效率就是生存之本,背后的动力就是巨大的暴利。
2012年,刘益谦面对媒体采访曾说出自己的心声:
“我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拜金的基础上的。如果离开拜金的角度,你说我做成什么了?”
如今面对公司市值的下滑,投资的亏空,刘益谦只剩下卖惨一招。
曾经砸钱就能当“庄家”的人,也失去了话语权,只能坐吃山空了。
自认为比巴菲特更有长进的刘益谦,终究被自己的狂妄打了脸。
参考资料:
知乎.《刘益谦和他的新理益集团》
德林社.《上海大佬刘益谦成“丐帮长老” 旗下3公司市值缩水160亿元》
中国企业家杂志.《刘益谦:在这个拜金时代 我没有选择》
支点财经.《资本大佬刘益谦辗转腾挪,湖北将有一家上市保险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