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 (ID:yurii-says),作者:余晟,头图来自:《小谢尔顿》剧照截图
前段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张搞笑图,说明的是欧洲各国如何表达数字92。
在大多数国家,92的表达就是“先说90再说2”,似乎很符合直觉。不过,也有几个国家的表达是很妖娆的。比如“著名”的法语,就是4*20+12,法语七十几的读法都还算“正常”,与英语没什么差别,一旦到了八十,就摇身一变为“5个20”。还有“登峰造极”的丹麦语,92的表达逻辑是2+(5-0.5)*20。
当然也别光盯着法语和丹麦语,德语的逻辑也比较考验人,92读作“2和90”,先说个位再说十位。实际上,德语“几十几”的读法都与英语相反,全都是先说个位再说十位。所以不少新来德国的朋友,在付钱时混淆“36块”和“63块”是常事。
因此许多人说德语“不好学、晦涩难懂”,“学德语都要精神分裂”,确实情有可原。我认识的不少同胞,甚至付出了很大代价,“学了德语,英语都说不好了”,这并不是夸张。
不过,另一方面,欧洲各国似乎人人都能掌握几门语言,除去英语作为非母语的“标配”不说,熟练掌握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的人比比皆是。看起来,他们并没有学到“精神分裂”。
这种能力是与人有关吗?似乎不是,在这里长大的非欧洲裔的人,同样可以说几门语言。
是与语言环境有关吗?可能是,毕竟不少人都有各国的亲戚,从小能接触到多种语言,耳濡目染,天长地久,自然不觉得难。
那么,从小没有语言环境的人,是不是就过不了这一关了?好像也不是。至少在我感觉,学了德语并没有影响英语,许多时候反而能用两种语言穿插表达,感觉比之前更自在了。
我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这个问题不麻烦,但说来话长。
我总记得以前在大学课堂里一次讨论。当时的学风非常开放,几乎什么话题都能聊。那一次,我们讨论的是日本文化。
众所周知,日本在历史上一直是比较钦慕中华文化的,也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不过对马海峡的客观存在,又给了幕府一些“自保”与“拒绝”的勇气。到了近代,日本改弦更张,“脱亚入欧”转头拜倒在西方列强面前,一跃成为与“西洋”对应的“东洋”,经济发达之后更对亚洲各国发动了侵略,造下深重的罪孽。所以,对于日本“脱亚入欧”的举动,同学们都有几分藐视,认为这是“不忠”,是“数典忘祖”。
等大家陈述完自己的观点,老师也给了个不一样的视角:“你们有没有想过,恰恰因为日本没有那么重的历史包袱,才可以彻底向西方学习……谁先进我就跟谁学,这并不完全是坏事……”
“可是,这种一会儿跟这个学,一会儿跟那个学的,不是显得有点“二”嘛?”有个同学认真地问,颇有几分不服气。
说来也好玩,那时候课堂就这样,哪怕你问的问题很好笑,也没有人会嘲笑你。
“我们总说‘博采众长’,这不就是一种博采众长吗?而且,日本也没有因为先学中华文化再学西洋文化就丢掉了自己的本性,谁能说,今天的日本,因为经历了明治维新,就与之前的历史完全断裂了?也可能,‘二’就很重要,因为古话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只有经历‘二’这个阶段,才能摆脱对‘一’的迷恋,才能看到无穷……”
今天想来,当时的对话算是课堂闲聊,类似四川茶馆里的“摆龙门阵”,只是一些观点的表达,并没有严密的学术论证。但是,它却给我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只有经历‘二’这个阶段,才能摆脱对‘一’的迷恋,才能看到无穷”。
从那以后我逐渐意识到,许多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方法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对“一”的迷恋在作怪。
我认识一些抱怨“德语难学”的同胞,每逢德语和中文(以及英语)不同的地方,就要抱怨“德语怎么这么奇葩”,久而久之,“德语这门语言很奇葩”就成了不断自我加强的印象,学习的心理挑战也就越来越大。
其实之所以觉得“奇葩”,也是因为对“一”的迷恋,认为“中文和英文共同的部分,就应该是世界通行的习惯”,无法适应这种差别而已。如果不承认“世界通行的只有一种习惯”,而是承认“世界通行的有多种习惯”,继而承认“一个人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语言,不会互相干扰和冲突”,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做到。
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摆脱对“一”的迷恋,大方拥抱“二”,并非只是有助于“学德语”,还可以造福其它许多事情。比如我们做IT,同时掌握两种以上的开发平台,同时运用两种以上的开发工具……虽然行业内也有许多“精分”的笑话,但是相信我,当你正心诚意去做了,基本不会“精分”。
反过来,我甚至发现,明白这个道理,对孩子学中文都有帮助。
海外家庭的孩子如何学好中文,这是个老大难题。就我所见,不少家长为此煞费苦心。或者是不顾孩子本身意愿坚持把孩子往中文学校送,或者是强行规定“在家必须讲中文,否则家长就不说话”……总之,手段很多,效果都不太好。
有意思的是,对中文之外的语言,许多小孩学起来却不亦乐乎。比如我家小孩,虽然在幼儿园说德语,在家说中文,但他似乎“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英语,看Youtube的英语视频毫无压力。
仔细观察他学英语的过程之后,我大概明白了,小孩学语言不是“家长教,孩子学”的单向过程,而是“孩子学,家长也要学,共同营造语言环境”的过程。换句话说,与其规定“家里只许说一种语言”,强迫孩子在语言上靠近家长,不如索性放开——你跟我说德语我就说德语,你跟我说英语我也说英语,不同的语言混合在一起说,反而很有妙趣。
在这个基础之上,要想让孩子学好中文,还有很多技巧可以虚心从英语材料那里借鉴,比如:
第一,让语言生动有趣。语言要有吸引力,必须有活力,让人产生兴趣,尤其是对好奇心勃发的孩子而言。如果家长用心,哪怕是看似毫不新奇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有很多新奇的趣味,比如中文里大量存在的歇后语、谐音梗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二,不但让语言本身有趣,还要让语言谈论的内容有趣,不要认为孩子年纪小就刻意简化跟他交流的内容。我发现许多小朋友都喜欢看的Blippi系列视频里一点也不避讳专业名词,讲如何坐飞机时直接蹦出Aerodynamics(空气动力学)这样的词,小朋友也能接受。
有鉴于此,我之前读过一些科学史的内容,知道科学的历史也是人类认知从粗糙到精准的历史,所以平时遇到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经常能从历史故事讲起,看起来,吸引力并不输于英文资料。
总之,教孩子语言,也是我学习新语言、重新认识原有语言的过程,虽然它不是“我教你学”那么简单,而要花费不少心思,但也确实乐在其中。
看着孩子自由穿行于不同的语言之间,我时常会想到许多年前的那堂课,想起老师说过的“只有经历‘二’这个阶段,才能摆脱对‘一’的迷恋,才能看到无穷……”
面对这个世界,我们不妨“二”一点,不要总摆出一本正经的道学家面孔,其实挺好。这是真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 (ID:yurii-says),作者:余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