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乌军第15独立炮兵侦察旅自拍的前线亚瑟(ARTHUR)机动反炮兵雷达系统

图:车身和雷达天线上都覆盖了防红外伪装网
在介绍乌军的用法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亚瑟这款雷达系统本身的目标探测能力。这款雷达系统目前投入使用的实际上是有A型和B型两个版本,它们都是依靠一部工作在C波段的无源相控阵雷达来实现对敌方炮位的定位和对己方炮兵炸点的校射。A型是早期版本,它的探测能力比B型要弱一些,对普通身管火炮的最大定位距离是15到20公里,对120毫米大口径迫击炮则是可以做到最远在30到35公里距离上完成定位,定位误差小于距离的 0.45%,也就是在最大距离上对120毫米迫击炮定位的最大误差是小于150米。由于实际战场上,亚瑟雷达在前线的部署位置距离一线都是10公里左右,不会拉到30公里部署,所以它实际对120毫米迫击炮的定位误差是在60米左右。


图:BV206底盘的确更适合逐渐开始泥泞的乌东战场
B型相比A型的性能有提升,它对普通身管火炮的最大定位距离有20到25公里,对120毫米迫击炮的最大定位距离增加到35到40公里,定位误差则是缩小到了射程的0.35%,实战部署距离上的定位误差在50米左右。乌克兰方媒体称乌军拿到的是英国捐赠的MAMBA版本,也就是B型版本,所以性能上还是不错的。

图:乌军亚瑟定位的俄军炮位

图:乌军亚瑟的操作席


图:这部平板上的神秘软件是与炮兵协同的关键

图:神秘平板搭配手机,搭建起了乌军亚瑟雷达与炮兵协同作战的指挥链路
根据这一操作过程,我们可以推测乌军亚瑟雷达与炮兵分队的协同很可能是这样的:雷达完成对俄军炮位的定位后,给出的坐标信息或者诸元信息并不能直接被乌军炮兵使用,所以需要一部平板电脑运行专用的地图APP进行坐标转换,转换后的坐标信息则是通过另一名士兵的手机发送给炮兵分队的指挥员。乌军炮兵分队是根据这个转换后的坐标来进行诸元解算的。从乌军各部队的宣传照片来看,他们的炮兵分队指挥员普遍是配备有平板电脑的,这部电脑中可能就装有集成了炮兵计算功能的地图APP,但是这个APP应该只能使用转换后的坐标进行诸元计算和位置显示。


图:乌军的炮兵分队指挥员普遍都
对于亚瑟雷达操作员和炮兵指挥员之间的手机通信方式,第15旅的视频没有展示,不过考虑到两军士兵仍然在使用手机往社交媒体上分享前线的作战视频和照片,这就说明乌东战场的民用手机通信网络并没有被破坏,乌军雷达和炮兵之间的手机通信很可能直接就是用的民用基站网络。当然,他们也有可能使用专用的基站车,来搭建一个覆盖一定范围的军用野战临时网络。虽然手机通信没有保密性,但是反炮兵作战的时间敏感性很高,坐标发过去之后,炮兵立马就会解算开打。俄军即使截获了信息,没有配套软件,短时间也难以确定是什么坐标,等搞清楚后,那边都打完开始转移了。

图:亚瑟雷达的作战小组成员在使用手机

图:亚瑟雷达操作员也是手机不离身
按道理来说,大量手机在一个区域通信,必然是有充当节点的基站进行保障的,不管它是民用的,还是军用的,这样的基站其实都很难隐藏。俄军为何不打掉这些基站,直接瘫痪掉战场的手机通信网,这一点是很让人不解的?他们不至于连定位通信基站的能力都没有,但为何乌军部队还能畅通地使用手机,这个确实是让人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