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文章开头,我想跟大家聊一个感触。


新书上市半个月了。这半个月来,每天都在紧张地跟读者答疑和交流。在答疑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件事:


由于我对这些内容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我总会无意识地、不自觉地略掉一些步骤,以为自己已经讲清楚了。但这些地方往往都被细心的读者找了出来,一针见血地问我:


  • 这里是不是有些模糊和歧义?


  • 这里的逻辑是不是有些跳跃?


  • 这两个相似的概念如何区分?


……


每每如此,令我非常汗颜,也让我深切地理解到一点:“知识的诅咒”真的十分强大,即使我们明知它的存在,也已经做了预判和规避,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它的影响。


这里“知识的诅咒”不是指背景知识,而是指脑海中的想法。举个例子:比如“短期反馈”这个概念,我有时会拿它来指代“不劳而获的刺激奖赏”,取被动的含义;有时会用来指代“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取主动的含义。


由于我脑海中有过这么一段构思,写的时候我可能就不会刻意去区分 —— 但读者并不知道我脑海中的这些想法,那么就很容易产生疑惑:同一个概念,为什么有时是正面的,有时是负面的呢?


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只需要多加一句解释,就可以讲清楚。但鉴于我对自己的思考过程非常熟悉,我可能压根就不会想到它需要解释。而这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增加了读者的认知成本。


我们总是容易推己及人。自己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就以为别人一定也有类似的感受;自己经历过什么样的思考,就以为别人也有同样的思考方式。但很容易忽略:别人是一个跟我们完全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经历和思维方式,面对同一个事物,不仅感受和想法可能不同,连理解也可能完全不同。



上周的文章中提到一个相似的例子。生活中,当我们的朋友或伴侣心情不好,找我们倾诉时,我们是怎么做的?


许多人可能是这样:告诉对方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不需要沉浸在负面情绪里面,这对问题毫无帮助,你应该走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采取行动,把问题解决掉。


这种说法正确吗?正确。有用吗?没有。


非常简单的道理:对方难道不知道负面情绪没有用、要行动起来才有用吗?当然不可能。那对方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因为情绪是需要被聆听、确认,才能被消解和接纳的。这个时候,对方需要的不是建议,也不是方法,而是支持和肯定。


但生活中每次发生这种现象时,双方都会陷入一种奇怪的对立里面。倾诉的一方觉得,我现在非常难过,为什么你要否定我的感受、无视我的感受?而提建议的一方则会觉得,停留在情绪里面是毫无意义的,为什么你不肯走出来,我们一起解决问题?


双方互相不理解,就只能导向无意义的内耗。


这个问题背后的根源,依然是“推己及人”:我没有经历过你的事情,体验不到你的焦虑、沮丧、压力……因此我无法真正设身处地地“理解”你。这个时候,这种感受的差异就会在双方之间竖起一道障壁。这时,你说什么其实都是收效甚微的。


你要做的,是少说,多听。放下心中的成见,通过聆听和感受,慢慢消解这道障壁。这样,你所说的话,你所提的建议,才能够真正抵达对方的内心。



这些道理看似都很简单,但为什么我们总是特别容易“推己及人”,无法真正从内心去理解对方呢?原因同样跟我们的“心智理论”功能相关。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跟别人交流,这一切基于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得首先知道“对方是可以交流的”。因此,我们的大脑天生预装了一个“心智理论”功能,让我们默认身边的人跟我们一样,是拥有自己的思想的,是可以交流的。


但是,为了节能,大脑不可能去详细地储存身边每个人的喜好、习惯、思维方式……这样一来,数据库就太庞大了。因此,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把我们的心智“推广”到其他人身上,假定其他人跟我们拥有类似的感受和想法,让我们能够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


这样,就势必导致一个结果:我们会越来越倾向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世界、理解别人。会认为,我们所相信的信念,也是别人所相信的信念;我们的习惯、偏好和风格,也是别人的习惯、偏好和风格。


这就是“中心化”。


这个世界是没有中心的,或者说,每个人都可以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但是在我们心中,我们会用我们自己的信念和规则去规范别人,把这些信念置于我们心智世界的中心,认为它们就是世界的真理,所有人都遵循着这些规则行事。


古希腊哲学有一句名言很有意思,叫做“人是万物的尺度”,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做的,其实就是用自己的心智世界为外部世界“立法”,用自己的信念去塑造和规范外部世界。


因此,古希腊又有一句箴言,叫做“认识你自己”。原因也在于此:我们永远无法脱离开“自己”去认识外部世界。只有当我们认清楚了自己的心智世界,真正理解了我们正在用它去为外部世界立法,我们才有可能认识外部世界。



所以,为什么我一直说“许多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两个高度“中心化”的人进行碰撞、争论时,他们其实不是在探索真理,而是什么呢?在他们的眼中,是对方出现了问题,对方的思考和行事方式偏离了“中心”,我要把他“扭转”回去。


当两个人都在执着于“扭转”对方回归到自己的“中心”时,任何争论都只会变成毫无意义的自我重复。


同样,当我们用自己的中心去要求别人、规范别人时,我们其实离“真理”,也就越来越远了。


所以,我经常说:世界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多样化。正是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中心”,才能支撑起多样化的存在。所有的立场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依托,都有它的“中心”。


那么,这些中心是什么呢?具体到每个个体来讲,就是每个人脑海中过往经历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图式。


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根据外部世界的输入,不断地微调着自身内部各个神经元连接之间的权重。这种微调是在毫秒的单位内,在数以亿计的神经元之间产生。哪怕两个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人,一起经历同样的事情,他们所接收到的刺激也必然会有细微的区别。


我们知道,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只要初始条件产生极微弱的变化,很快就会导向全然不同的结果。这就叫混沌理论,也叫作蝴蝶效应。由于它的存在,即使在上一刻,你复制出一个完全一模一样的大脑,在下一刻,它很可能已经全然不同了。


因此,任意两个大脑之间的差异都是巨大的。而这种差异,又会形成全然不同的预测框架,主宰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观点、看法和感受,使得这个世界呈现出极其多样化的现实。


显然,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 —— 或者说对很多件事情,都有完全一样的看法,那才是一件极小概率的事情。


因此,一个更理性的做法是什么呢?是预设“别人的观点一定跟我有所不同”。我认为对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是对的;我认为好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是好的。


而这种“对”和“好”背后有没有谁更正确呢?其实是没有的。因为每个人的观念都不是凭空生成的,背后都有一套独属于他的图式在支撑。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你就能够让内心变得更加开放,不容易局限在“我是为你好”“为什么你不领情”“为什么你不理解我”……的怪圈里面。



前几天为了缓解疲惫,我重看了一部比较喜欢的小说,看得很感动。看完之后,随手打开了豆瓣,映入眼帘的是一堆差评:平庸,无聊,浪费钱。


这些差评都有几百个点赞,看得出来许多人有同感。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多感触,果然人类的悲欢是并不相通的。一个人喜欢的事物,可能在另一个人看来只是矫情和幼稚;一个人所产生的感受和体验,可能对另一个人毫无触动和共鸣。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那么,这种感受和喜欢有没有优劣、高低之分呢?我觉得是没有的。许多人觉得非常棒的东西,比如歌剧、音乐剧和芭蕾,我同样欣赏不来。如前文所说,无非是背后支撑我们的图式不同,导致能唤起的我们的共鸣和感受不同罢了。


许多人总爱用“高低”来评判别人的“审美”和“品味”,觉得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比别人更高雅、更阳春白雪。但其实存在一个通用的“品味”吗?并没有。


道理很简单:你在某个领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越多,你必然就越容易发现它的美和优秀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品味”比别人高。因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别人必然也有某些浸淫许久的领域,比你有更强的“审美能力”。


因此,在某个具体对象或领域上,可能有高低之分;但从更广的范围来看,我更愿意说审美是多元的,而不是线性的。


不要强求别人跟你喜欢一样的东西,不要强求别人跟你有同样的感受和想法。接受这个世界的参差多元,而不是用自己的标准去局限它,一切会变得更好。



最后,聊聊在这个多样化的世界上,我们所能遵循的几条原则。


1. 关注客观的标准


如果说观点、态度和审美都可以是主观的、多元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交流和讨论呢?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聚焦在客观的标准上面。


举个例子,两部小说摆在面前,一部是网文,另一部是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作品,尽管前者的读者可能比后者更多,但我们通常不会认为前者比后者更“优秀”。这里后者的优秀体现在哪里?可能就不仅仅是对大众的吸引力了,而是对现实的反映,技法的复杂,形式或结构的探索和尝试,对思考的启发,等等。


同样,两部电影,一部是商业爆米花大片,一部是安静的文艺片,哪一部更好?可能没办法得出一个结论。但是我们可以去关注那些我们有共识的客观标准。比如演员的演技,镜头的运用,叙事的技巧,画面的美感……


先找到一个能够具备共识的标准,再基于共识去讨论,这样才有交流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在思考问题和沟通的时候,都能够把主观的感受和客观的标准区分开,不让前者干涉我们对后者的判断,这个世界也许会减少许多纷争。


2. 多沟通而非臆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要“换位思考”。实际上,许多研究发现:所谓的换位思考,不但无法提高我们对别人的理解程度,反而会成为一种阻碍,阻碍我们真正地去理解别人、对别人“感同身受”。


2018年,一篇综述分析了25个实验,得到一个结果:在所有的实验中,换位思考(英文叫做 Perspective taking)的效果都非常差,甚至比“不换位思考”更差(Eyal等, 2018)。原因在于:经过了换位思考的人,会自以为更加了解对方,但其实并没有。这种落差,就会使得他们对于对方感受和想法的揣测更加笃定,尽管这种揣测很可能是错的。


如前文所说,所谓的换位思考,其实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想法“推己及人”,强加于他人身上而已。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沟通感受(Perspective getting)。也就是直接询问对方: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放低自己的姿态,用“空杯心态”,去跟别人沟通,去接受别人的表达和倾诉。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自作主张,而是聆听,接受,包容。


你要先了解别人,你才有可能真正跟别人建立有效的联系。


3. 保持尊重和平等


世界上大多数的纷争和冲突,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我们并不能真正的“相互理解”。


因此,接受这个世界的多样化,也就是接受一个事实:永远要允许“与我不同”的立场存在,不要去要求别人一定要跟你一致。


永远不要用你自己的立场去替代别人的立场。理解别人的前提,是要明白一件事:别人不是你的客体,而是跟你平等的主体。


你要先给予别人对等的尊重和平等,你才有可能真正走进别人的内心。


跟大家共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