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短时间可能不会有反转了

这两天广州疫情有点反扑,今天(14日)就新增23例确诊病例。

这次是全国各地都在多点爆发,但这数字对于广州来说还是不少,最严重的是花都区,目前看来形势还没有止住。

但好在,广州依旧是动态清零

其他区域这两天依旧是该干嘛干嘛,比如老徐附近的广州图书馆,昨天才宣布因疫情防控需要临时闭馆,结果今天就通知明天恢复正常开放。



再比如国庆我从外地回来,一看我不是中高风险地区,只要按时三天两检即可,继续正常生活。

一直以来,老徐都非常佩服广州政府,毕竟站在市民的角度,生活不受影响才是真正的动态清零,身边的广州人也大多没啥怨言。

但我其实知道,像广州这样的其实很少。

尤其是很多北方小城市和小县城,之前是动不动就封城,现在换汤不换药改成静默。

微博上一搜,大多都是在哭诉自己被封麻了的人,甚至还有没疫情但也全程静默的城市比比皆是。



不止县城,有些大城市也焦头烂额。

强如深圳,高强度的防控政策和核酸频率,都让当地人深感疲惫。

一深圳朋友和我说,现在天天两点一线,哪也不敢去,地铁动不动就被封,心里只有不安,就怕突然天赋黄码不能去上班。

24小时绿码,是每个深圳人的质保期。

另一边,是经济越来越低迷。

别的不说,就送外卖,跑滴滴成为求职市场中的香饽饽已经足以管中窥豹。

尴尬的是,现在连送外卖这种也开始不好做了。

有网友透露,自己跑外卖赚的钱越来越少,以前夜里最低一单都能赚5块3,现在3块2的一大堆。



老徐平时在饭点下楼,看到路边刷手机抽烟的骑手比比皆是,侧面也说明了单子真的不够送了。

道理也很简单,人多了,蛋糕自然就不够分了。

这种情况,在网约车上同样可以体现。

大家都在焦虑,而疫情就成为了新的宣泄口,尤其是某些地方过度防疫更是让大家无法接受,一股脑把怨气发泄在疫情防控上。

此前,包括老徐在内不少人都认为会议后可能会有些改变,有甚至更认为是不是会议过后就会全面放开。

早在6月,最新的第九版防控方案发布,行程卡取消星号,人员跨市流动变得更方便。

上个月,港澳接连宣布了一系列的关于疫情防控松绑的措施。

香港的隔离政策从「3+4」转为「0+3」,酒店隔离,疫情数据记者会全部取消;澳门也重磅宣布预计11月将恢复澳门和内地之间的旅游电子签注,尤其是停了很久的旅游团。

甚至还有小道消息在传12月香港要跟内地全面通关。

种种迹象都让大家对今年的会议特别期待。

但目前看来,这种想法有点理所当然了。

从10月10号开始,某报就接连发布了三篇文章,分别名为《“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 《增强对当前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 《“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

标题都是关键字,时间点也足够特殊,足以看出上面此刻的态度。

而真正定调的是前天晚上央视的一个视频,白岩松直接采访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视频很长,但白岩松每个问题都直中痛点。

比如,外国8万人的体育场馆都不戴口罩,我们到底还在坚持什么?

再比如,防控所带来的经济影响非常大,专家组到底有没有看到;

甚至白岩松还问到,等大会结束我们能不能在努力保证民生和医疗的前提下,去逐步开放恢复正常生活。

这视频传播很广,而且在昨天官媒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发,会议前夕,基本都能说明这就是最新情况了。

而对于所有问题,梁组长都进行了回答,而且信息量还挺大。

老徐给大家总结了几点。

1、国外躺平的代价很大,我们基数太大会死不少人,还会造成医疗挤兑,不敢放开。

2、会议不是时间表,没有想过开完会就如何。

3、疫苗和药物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不能冒险。

4、经济确实影响,但要顾全局。

5、防疫措施的调整绝不是“放松”的信号,而是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动态清零,仍然是主要目标。

至此可以肯定,短期内放开的几率很小,尤其是接下来冬天是病毒的高发期,更不敢断然冒险。

所以大家就不要抱太大的幻想。

今天在老徐的知识星球就有读者提问到自己公司资金预备到明年5月,说会后会不会有大的改变让自己所在的传统行业不会那么惨。

这样的想法我接触过不少,大家都认为会议是个节点,但有些东西并不是想开始就开始,病毒和经济可没有时间表。

这里我就不敢明说,我在知识星球有回答,在老徐圈子里的如果也有类似情况,记得去看看。

而为什么从广州疫情聊到最近的变化呢?

其实老徐现在都不愿意聊疫情了,因为我发现广州在防控上原来是「奇葩」,

很多城市的「一刀切」才是大家对疫情防控厌恶的根源。

我依旧认为,从国家层面来看高层肯定对经济也着急,要是放开后经济就会好,政府也绝对不会愿意背负那么多误解,干脆放开多轻松。

但就如梁组长所言,当我们以「人民生命」为中心的时候,一切就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了。

国家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情愿被不理解的人民骂,但本质上却也是为了人民的生命,都做到这样了,我们再过多谩骂的确不合适。

甚至老徐发现,其实所有的问题上面都看得一清二楚。

像昨天梁组长的视频刷屏后,国家卫建委第一时间发言的就是要求地方不能用「静默」替代管控。

而实际上如果你研究过疫情防控政策第九版会发现,如果真的能做到,其实动态清零的确是最好的办法。

像广州这样都不算完全做到里面的要求,但已然成为了标本。

老徐的后台每天都能收到不同地方的读者的哭诉,说自己在家呆了多久,说疫情影响了收入,各种吐槽都有。

我还是希望把广州的一些做法和现状给传播出去,希望一些偏远地方的人能看看,其实只要再用心一点,真的是可以做到人民和当地政府一条心。

尤其是这次花都爆发,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如何,但广州这边对政府的抱怨真的少很多。

人民的抱怨并不是吃饱了没事干,而是真的耐心被消磨殆尽,这时候再用老方法去要求配合,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呢?

当然,问题一定会有的。

从决策到执行,中国那么大,那么多人,还要兼顾人民生命和经济发展,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

我相信,上面也是焦急如焚。

但作为普通老百姓,其实我们就只需认一个理,上面的政策是不是以人为本,如果是,那就证明我们的根本没变。

而梁组长的发言,显然就是给我们传递出这个重要信息。

有此,已然足矣。

相关报道:生产者价格指数持续回落 "动态清零"渐成中国经济绊脚石



中国经济再面对难关,新公布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回落未止。

中国经济再次面对多个难关,新公布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回落未止,人民币兑美元的在岸和离岸价格,再失守7.2元的水平,人行要动用20亿进行逆回购。分析指出,中国经济被"动态清零"阻碍的效应已经显现。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10月14日)公布最新的经济数据,9月份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比8月时的2.5%略有加快,创2020年4月以来最快升幅。

反映生产成本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进一步回落1.4个百分点,也是连续11个月回落,创2021年1月以来最慢增速。

人民银行周五也公布行长易钢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介绍中国的经济形势,他表示,中国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人民银行会加大在稳健货币政策方面的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人民币兑美元的在岸和离岸价格,再失守7.2元的水平,人行宣布动用20亿进行逆回购。

新数据出炉 凸显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各项指标如何反映中国的最新经济情况,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表示,虽然最新的通胀率,仍处于低于3%的健康水平,相信宏观调控下,中国不会出现如欧美般的极高通胀问题,但从生产者价格指数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仍缺乏动力。


反映生产成本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进一步回落1.4个百分点,也是连续11个月回落,创2021年1月以来最慢增速。(美联社资料图片)

李兆波:“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不断的转弱,显示经济增长动力仍在弱势,始终中国仍是受疫情防控影响,各省各市各区都有防控措施,相信等封控减缓或停止,民众回复正常生活,才能从数据上看到正面的讯息。”

经济学者司令表示,生产者价格指数持续11个月回落,不仅反映中国经济疲弱,也是持续“动态清零”下,对经济发展负面效应的结果。

司令:“‘动态清零’的政策,中国实施之初,政策对经济发展严重阻碍,成绊脚石的效应,还未有显现。但是到2022年仍然在实行‘动态清零’,已经变成经济发展阻碍的最大因素。中国PPI持续下滑的11个月,正是全世界其他地方全面放开的时间,而中国依然坚持关闭国门,因为政策的限制,实施内循环,把工业、企业的手脚彻底捆绑,PPI的严重下滑就说明,清零政策所起的阻碍作用,现在效应才开始逐步显现,经济的这根支柱被中国政府的清零政策彻底斩断,对于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绝对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短时间内难缓解

对于人民币在这个时间再度贬值,司令表示,中国经济面对众多不利因素下,正在寻求经济增长点,这次人民币的贬值,有可能是中国央行刻意放行,希望有利中国出口,以解决投资乏力的问题,但在找到汇率的“黄金位置”过程中,可能陷入影响宏调效果的矛盾当中,使经济下行持续。

司令:“中国人民银行拿出20亿,是制造一种虚假的需求,以稳住人民币的汇价,但这绝对不是持久之策。政策制定者现在要探索人民币汇价兑美元的黄金位置,难度极高。中国政府和货币监管当局,他们尚不具备短期内找到黄金汇价的能力,如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够有效协调,继续反向操作,对于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会大大被抵消,所以说短期之内,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是不可能缓解。”

司令表示,如果中国政府继续清零政策,无法平衡货币和财政政策,中国经济下行的情况有可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