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生活就像是九连环,总是一环紧扣着下一环。
出生在温州外贸村的我,从小就见到过村里人做小东西出口欧洲,那时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将来也会成为外贸大军里的一员,有一天也能把“中国制造”卖到国外去。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缘于2018年我做的一个看似“草率”的决定。
(我是阿丘,在塞尔维亚开百货店的温州小伙)
1992年,我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小县城。因为地势的原因,我们那里的农村山多地少,风景秀美但耕地面积不足,不像东北,地广人稀物产丰富靠天吃饭。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就以民营经济享誉全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村也是远近有名的“外贸村”,村子里大小作坊林立,很多村民都是以经商为生,做圣诞球装饰品出口到欧洲。
除了商品输出,人也往外输出不少,就像电视剧《温州一家人》里演的那样,每户人家可能都会有几个欧洲闯荡的厉害亲戚,所以村民间的贫富差距挺大。
在我3岁多的时候,爸妈也开了一个小作坊,雇了几个工人给人做代工,做一件能赚几毛钱,挣得都是踏踏实实的辛苦钱,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温饱有余。
可能从小耳濡目染这样的生活,我觉得做生意这件事就像是喝水吃饭一样自然。但底线是每一分钱都必须来历分明,不是我的绝对不会主动开口索取,哪怕是爸妈亲戚给的东西我也不会要。
家里就我一个孩子,家人竭尽其能地对我好,当我在村里读完幼儿园后,爸妈就计划着掏高价把我送到市里私立学校上小学,想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但价格是真的高,1999年暂住费就要2万多元,一个学期学费5000多元。
(我是个独立性很强的人,从小学开始寄宿生活)
爸妈付完这一大笔钱后,6岁多的我就开始了寄宿学校生活,之前还有家人陪伴左右,现在就我一个人面对大小事,那种感觉也像一夜长大。
也是从这时开始,我发现自己的性格像野草,随便给我扔到哪里,都能随遇而安自然生长,唯一不好的就是受环境影响很大,好环境会让我长得壮,不好的环境确实会让我长歪。
比如,上寄宿中学的学校是全县升学率第二的名校,老师管得也很严,我学习就不错。可惜的是最重要的关卡点中考失利,只能上了普通高中。结果普通高中的老师管得松,我也干脆放任自己乐逍遥。
记得2008年奥运会那年的夏天,我和几个同学晚上逃课翻墙出去看圣火温州站传递。干等了一晚上,在草坪上又等了一整个白天,到第二天晚上8点才终于等到奥运火炬出现。苦等两晚上只看几分钟,现在想想有点疯狂,但青春不就是用来怀念的嘛。
(小时候照片少,这是长大后我和我的朋友们)
到高三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爸妈离婚了。原因是因为我们这里富人多,穷人也不少,贫富差距大,小时候我就经常听到爸妈因为钱吵架,很多次我都在想,他们两人分开是早晚的事吧。
所以,当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我也没有很意外很悲伤,同学说我心理太强大,我说可能对于感情的事,我显得过于成熟了。
爸妈分开后,我选择跟着妈妈生活,生活还是一切照旧。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离婚后爸妈各忙各的事,没人盯着我的学习,导致我的玩心更大了,一点儿都没有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在同龄人高三忙着冲刺的时候,我却脱轨掉队了。
高考后凭着可怜巴巴的分数去了杭州一所大学,读国际贸易专业。选这个专业想得也很简单,想着以后重要做生意搞外贸用得上,先储备点知识。
话虽如此,但我好像不是那种生来就满腹豪情壮志的人,大学生涯过得很平淡,打卡上课两点一线,做过一份网管兼职。
生活真的像温水煮青蛙,我一天天地过真的没感觉,若能居安绝不思危,结果要毕业了才意识到前途毫无着落。
事到临头来不及多想的我,就在朋友的介绍下,去了温州县城的一家公司上班推销宽带。接受这份工作其实无关热爱,主要目的是想养活自己,不再向家人要钱。几个月后,我就准备辞职去义乌创业了。
(毕业后,唯一一份工作就是在推销宽带)
可能是温州人的创业基因是深入到骨髓的,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所以,尽管我的口袋里空空如也,靠着借钱我也做起了小生意,和朋友一起成了宠物店店主。从销售到宠物店,行业的跨度真的挺大,不为别的,只因为我喜欢猫,养了几只猫,就想着把爱好变现很美好。可能是开头太过理想化,没多久店就黄了。
我的第一次创业落下帷幕,几万元本钱也打了水漂。为了挣钱我还开过网店卖手机配件,但遇到平台严打就不做了。
后来还做过其他工作,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想好自己到底要干嘛。这些折腾的接连失利更加剧了我内心的迷茫,最后为了混口饭吃我去了爸爸的厂子帮忙。
按部就班上班半年后,生活毫无波澜。就在2018年春节后的一天,我家亲戚来我家闲座,突然说起他在塞尔维亚的生意需要一个自己人盯着。
(做出国决定的时候,我对塞尔维亚一无所知)
当时,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连塞尔维亚在哪里都不知道。想着在国内呆的迷茫,不如换个环境出国看看吧,于是,我就毛遂自荐揽下了这个活儿。我也不知道这个决定对以后人生会有什么影响,可能人生路上总会有几个急拐弯。
原以为塞尔维亚在非洲,在网上一搜,才知道是欧洲的小国家。爸妈看我这么想出国闯荡,还暗自窃喜这个儿子志气很大,也没反对我远走海外。
温州人心态真的比较开放,想做就去做,不拖泥带水。从小到大我也独立惯了,只身出国也不觉得害怕。语言不通网上学就行,唯一的不确定性是不知道会待多久,遇到些什么事。
2018年5月,所有签证都已办好,我走得也很潇洒,拉着行李箱就坐上了飞往欧洲的国际航班,等飞机在云里云雾里穿梭5个小时后,就把我送到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地面上。
那一刻,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但清楚的是,出来了就要好好干,得混出个样子来,别丢脸。
(学会了塞尔维亚语后,我成了市场常客)
来到塞尔维亚后,我发现华人在这里做生意的真不少,我负责的工作就是把中国运来的物资批发给塞尔维亚当地人,难度不大,最大的问题还是语言。
工作之余我就开始自学塞尔维亚语,边学边用,我英语底子不错,语言障碍越来越小。
想着在异国大干一场,结果却好景不长。半年后,2019年2月,亲戚家的生意凉凉了,我也被迫失业了,孤身在外生活一下没了着落,说不难过是假的。
但承认自己的脆弱并不丢人,会有意想不到的东西从脆弱的地方生长出来。
跟在国内一样,我找工作真的都是凭感觉,但运气不错,最后误打误撞进入了黄金时期的旅游业。
2017年中国和塞尔维亚开通免签,旅游前景一片大好,我在一个中国人开的地接旅行社做导游兼司机,专门接待中国来的游客和一些拍摄团队,每天开车载着游客在兹拉蒂博尔、塔拉国家公园、科帕奥尼克、8字小火车、木头村以及矿泉镇等景点观光。
(请塞尔维亚朋友吃皮蛋,他说自己第一次吃这种黑色的蛋)
国内来的游客都觉得我一个年轻小伙子在国外闯荡很不容易,对我格外友好。他国遇老乡,我也倍感亲切,所以大家有什么需求我都会真诚给出建议。
比如来塞尔维亚维亚旅游,会长时间使用地图以及服务app,我会推荐购买当地流量卡,不用开通昂贵的国内漫游包。
这份工作我做得很开心,而且塞尔维亚当地旅游业竞争小,物以稀为贵,收入也很高,带团一天能挣800元,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跟工作如此合拍。
(我和自行车环游世界的朋友,他是个大网红)
谁料,一年后,时间兜兜转转就来到了2020年1月份,即将来到疫情的岔路口。但当时的塞尔维亚国内还是一片风平浪静,不知风雨将至。
那时候,做导游的我还在正常带团,刚好接待的是一群来自武汉的游客。从网上知道了疫情的消息后,游客们都感到恐慌和担心,个个都愁云满面的。
出入境已经开始严查防疫措施,我担心大家回国没有口罩用,临走前特意带他们在塞尔维亚买了一些口罩带走,顺便也给温州的亲戚朋友买了些寄回去,大家都很感谢我如此贴心。
(塞尔维亚的口罩很薄,不结实)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星稀云淡,当我送走武汉游客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团竟然是我接待的最后一个华人旅行团。他们走后我有点泪目,时至今日都很少见到中国来的游客。
疫情汹涌而至,整个地球村都跟着乱了套。失业的我既要考虑生计,更担心疫情四处弥散。结果2月份就传到塞尔维亚这边来了,隔壁国家意大利和西班牙更是大爆发。
3月份塞尔维亚实行宵禁,所有咖啡厅、餐馆、商业中心停止营业,每天基本是300—400的增长人数。
那时候,我和身边的朋友一样,每天都在不停地看手机看疫情消息,唯恐错过重要信息。
(我和华人朋友在塞尔维亚街头发口罩)
比起感染人数,更让我们华人圈诧异的是塞尔维亚当地人对疫情的态度,经常能看到街头涂鸦戏谑地写着:“口罩对病毒提供的保护就像丁字裤对于屁股”。不像我们国内全民对病毒怀有敬畏之心。
而且,我发现很多药店的口罩是肉眼可见的薄,对病毒根本毫无防御作用。
塞尔维亚的口罩生产能力很弱,刚开始药店里限购5个,后来供应越发紧张,一些商户之前囤起来的口罩已经炒到将近50欧元一盒(折合人民币400元),这是普通塞尔维亚市民根本买不起的价格。再后来有些人想戴口罩,也买不到了,市场上一“罩”难求,这个国家很缺口罩。
与此同时,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却在给我们华人华侨派发口罩,每天排队去领取就可以。那种身为华人的自豪感,来得分外强烈。
(大使馆给我们华人华侨免费发放口罩)
当我和朋友看见一些塞尔维亚人想要口罩而不得的时候,我们毅然决定走上街头,为当地人免费发口罩,一是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微小的力量,二来也想让大家能看到我们华人想要战胜疫情的决心,让大家看到我们中国人绝不是什么所谓的“瘟神”。
给大家发口罩的事,不仅让我受到了塞尔维亚人的感谢和欢迎,而且还得到了很多国人的点赞。当时,我和朋友顺便拍了视频发到网络上,没想到点击量一下子几十万,这倒是意料之外的事。
(2020年,我在塞尔维亚街头免费发口罩)
塞尔维亚的很多小区都是开放式的,高档小区门口才会有保安亭,疫情隔离实行宵禁以来,晚上禁止上街,小区外围会有一些警察把守。
我发现塞尔维亚人对隔离的忍耐度比我们华人低,可能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和国内的不一样,出门晒太阳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减压行为,晚上下班后塞尔维亚人夜生活很丰富,会约朋友一起喝咖啡玩蹦迪。
现在这些都被禁止后,有些人敲盆表示抗议,还有些人会出门走走逛逛或者遛狗。好在这时的塞尔维亚人已经开始重视卫生问题,很多人会随身携带小支酒精和洗手液。
(发口罩的时候,很多塞尔维亚人对我们说“谢谢”)
3月份中国抗疫组就来到了塞尔维亚,当地人说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塞尔维亚人一直都有一种乐观精神,哪怕是在战争时期,人民也很坚强乐观。
他们经常开玩笑说战争我们都经历过,病毒不是问题。因为对待病毒很理性,所以没有恐慌,商店也没有出现抢购的情况。
我们华人更相信在中国医疗队到达之后,塞尔维亚的疫情将会很快得到控制!
抗疫之外,我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大事,活着就要先解决生存问题。
2020年11月,朋友急着回国,我就接手了他的青年旅舍,想着生意应该会不错,结果转年遇上俄乌战争难民潮,房东涨价厉害,开了一年半我就坚持不下去,关门了。
也是在这时,我发现塞尔维亚和中国关系好,经济也在上升,有很多浙江丽水青田华人在这里做生意,也有很多温州商会。
而且,国外网购没有一家独大的平台,物流也很慢,今天买一个星期后才到,偏远地区更慢,所以大部分塞尔维亚人还是喜欢逛街,这里实体店比网店生意更好,受政策影响也更小,可以以此当主业,这样起码收入有保证,能解决温饱。
(塞尔维亚的小商品店)
说干就干,我就在首都郊区寻了家门店,一间一楼的商铺,面积有600㎡,开了一间百货零售店,货是找之前的亲戚拿的,卖的都是中国义务的小商品和百货日用品。
这些年,中国制造在国外很火爆,价格便宜质量好,越来越深得人心,我的百货店生意也很不错。
我们店里卖得最火的就是玩具、衣服和厨房用品,塞尔维亚当地人很喜欢用海绵球和钢丝球洗锅,买过的客户都夸好用。别看小东西利润小,除去房租,我的小店一年下来也能存个10来万。
俄乌之间纠纷还没结束,塞尔维亚受此影响有些通货膨胀,我拿货的价格都上涨了10%,所以在当下,还能守着一个店安稳度日,我和家人对此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我的百货店货架上,摆满了来自中国义乌的商品)
况且结婚后我对做生意这事变得越来越务实了,不会再像以前开宠物店那样任性了。时光没有白白流走,我也因着它而变得成熟。
2018年我在马路上散步碰到了一个华人女孩,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是我的菜,她跟我一样也是华人,家人在这边很多年了。
2020年3月我们领证结婚,因为疫情没办酒席,有些人生大事要办真的没那么复杂,只要人对了,形式没那么重要了。
(我和我的老婆在音乐节上)
孩子出生后,我去年把我妈接来了,她适应起国外生活比我想象得要快,白天待在家里带娃做饭,周末出去玩,只是没人陪她一起跳广场舞,因为这边老人养老都是夏天旅游晒黑,越黑表示你越有钱,她跟我老婆也没啥婆媳矛盾,都挺好。
塞尔维亚这边没有限制生几个娃,为了鼓励年轻人多生孩子,都是发放补助,生一个孩子就奖励2万元。
塞尔维亚当地人很喜欢中国人,我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2020年,还被塞尔维亚电视台邀请拍了一期做中餐的真人秀,我和华人朋友都很高兴能在异国他乡宣传我们中国的美食,拍摄那天我朋友还特意穿了一件中国的旗袍。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生活重归平静)
从2018年到现在,转眼来到塞尔维亚已经4年了,在这边从一个人到现在一家人,结了婚生了娃,还开了店,日子算是渐渐安好,未来也会考虑发展副业。
经历过疫情,我和家人的心态都变得更成熟,无论做什么,能赚到钱更好,但前提是要先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想想也许是种特别的缘分,出生在温州外贸村的我,多年后,竟然会在欧洲的一个国家卖我们中国的小商品。
人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随性如我,不喜欢做长远规划,也没有做轰轰烈烈的大事,所做的都是自己生活里的小事,边走边根据现状适时调整人生航向。
对待变化莫测的生活,最庆幸的是我骨子里保留着温州人敢闯敢拼的热血劲头,这是我祖国和家乡给我的强大底气。
回想这一路走来,并不顺遂,也没那么糟糕,我越来越相信这句话:命运给你很多难堪,不一定是真心跟你过不去,有可能是要提醒你不断去提高生存技能,高端玩家一切全凭自定义。
希望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都能闯关成功一路升级至高级玩家。来日方长,不认输,你会赢;脚莫停,心莫慌,天总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