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 (ID:cyberlawrc),作者: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线下空间被数字化之后


数字化工具使大量线下空间被数字化之后,创造了许多便利与可能性,但是,非网络用户却可能因此面临边缘化的风险,部分人群的社会生活由此受到影响。这一现象,可以称为“数字排斥”


从有关数字排斥的研究中可以发现,造成排斥的一个最常见因素是年龄。老年人一直占互联网非用户的最大比例。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39.4%,较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高出20个百分点。


以往很多老年人还可以生活在数字化空间之外,但现在涉入到数字化空间,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占11.3%。这些老年人中只有30%能独立完成出示健康码、行程卡的活动,23%可以在网上购买生活用品,20%能够上网查找信息。也就是说,每5位老年人中,只有一位能够相对熟练地使用手机完成这些操作。


无论上网与否,对老年人的数字排斥都是一个问题。对此,我们可以来做三个基本的局势判定:


第一,60岁及以上的人口是一场“银色海啸”。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占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占13.50%。


其实,如果我们对老龄人口作细分,大概还可以从65岁以上人群中区分出“更年长的老年人”——那些75岁以上,完全不曾处于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环境中的人,他们是以畏惧的态度对待技术的。大概只有稍年轻一点的老年人才是拥有更多技术经验的群体。


第二,要对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分类摸底。比如有多少空巢老人,多少独居老人,多少失智者,多少抑郁症患者等等。只有摸清楚了,才能就消除数字排斥对症下药。


比如说,大多数为网络交流而设计的技术都依赖于看、听和读的能力,而老年人群体中,不乏具有严重的视力障碍及严重的听力障碍的患者。这意味着出于健康状况,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无缘网络。


在欧盟,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9%患有严重的视力障碍,有18%存在严重的听力障碍。而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14年的统计数据,美国23%的老年人表示他们的身体或健康状况使他们无法顺畅地阅读。


除了健康以外,关于技术的知识对于网络交流也非常重要,而缺乏这种知识是阻止许多老年人参与技术的一个关键因素。老年人的反应灵敏度下降,这使得他们跟上快节奏的技术变得更加困难。多达77%的美国老年人报告说,在尝试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时,他们将需要帮助。此外,在那些已经上网但尚未使用社交网站的人中,有56%的人报告说,如果没人帮助,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亲朋好友建立联系。


目前这种帮助主要是依靠子女,那么来自社会的支持能不能加大?60岁以上老人尤其是居住在农村的,出门办事如果没有年轻人陪同,简直寸步难行。老年的护理项目需要看重社区的社会性,比如,一个“老年友好”的社区可以帮助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心理健康,通过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和维持一个人一生中有意义的社会联系。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设计伦理问题。现代社会很多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主要是由是商业价值在驱动,老年人商业价值相对弱,所以技术也不太会特意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大量的老年人是技术新手(相当多的人对新技术感到恐惧),并且更有可能患上与衰老相关的残疾。由于这些残疾因素,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排斥通常更强烈。


所以我非常赞同老龄社会30人论坛轮值主席徐永光先生的意见,应把数字无障碍作为老龄时代的重要公共政策安排,维护老年人在数字社会的人格尊严和主体性。需要促使科技创新企业以及公益慈善部门,把数字无障碍作为技术伦理准则融入产品服务和软件设计中。


智慧老龄化技术大有可为


对于老年人而言,技术当然不是没有用的,但需要具体分析。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支持时有几种选择,其中包括居家养老、养老院和持续护理的退休社区。对许多人来说,有一个问题很重要:我在哪里可以安全地养老,而又不牺牲我的独立性?


现在的技术设计,需要帮助那些在任何护理环境中逐渐老去的人体验到充满欢乐、尊严和福祉的独立生活。我们可以把这种类型的技术和它所促成的生活方式称为“智慧养老”。


具体而言,智慧养老是一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它使用网络、移动和语音平台,维护老人健康,推荐有针对性的社会联系和提供丰富个人的机会。


“就地养老”,是指在你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时,仍能留在你自己的家中。这就要求我们以有吸引力的设计实现居家养老。应该推出养老住宅室内设计师和居家养老专家认证,为有这类需求的客户提供服务。比如,从平面设计图开始,就与老年客户讨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开发一个全面的系统,反映他们如何使用空间,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和便利。


这首先牵涉到的是住宅的适老化改造,需要包含老年人安全生活的基本要素,例如主要卧室、浴室和生活空间在一个层面上;光滑的地板,可容纳轮椅和滚轮;良好的照明,特别是夜间照明;以及为安全、方便使用而设计的厨房、浴室、厕所、洗衣房和储藏区。无论在哪一个空间里,都需要很多专门的针对老人的细节改进,比如在浴室里安装扶手,把厨房的橱柜架子换成拉出式装置,等等。对于重症老人,还必须包括合适的老人升降床。


将技术融入居家养老,有相当多的事情可以做。支持健康、安全和安保是成功居家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舒适环境的家庭管理系统,以及满足社会参与、锻炼和放松的通信和娱乐系统,都是居家养老必备。一个装备好的住所,可以适应老年人的常见弱点:视力变弱,活动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等等。


这其中科技公司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整个的技术走向令人兴奋,比如,现在的语音处理更加自然,而触摸屏设备也更容易使用。技术已经从根本上变得更加直观,并且,现在大多数设备都是用户友好的。但仍然可以利用技术进一步帮助老年人,令那些令人痛苦或难以完成的事情自动化。


技术不仅提升居室内部的护理,也帮助屋外的护理人员实现远程监控,为他们及时解决问题提供支持。如果可能,应该做到可以从任何地方、从我们的iPad、智能手机和触摸面板控制整个房间。其中包括自动和定时照明、电动窗帘、运动感应灯、安全摄像头、检测门窗打开的传感器、智能恒温器、烟雾报警器、声控扬声器、音乐和WiFi等。这些智能家居设备,可以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安全、更方便、更快乐,也更有社交性。


一些设备被证明对老年人有独特的作用。例如语音助手,由于其易于使用的自然语言界面,是老年人用户的一个有利选择。又比如智能手表,能在跌倒时提醒联系人。为了提高厨房的安全性,可以使用运动传感器,检测到是否有人在料理,并自动关闭烤箱或灶台。超大的正面投影电视,可用来欣赏电影、电视节目和游戏,以及与家人和朋友进行视频通话。智能用药辅助工具,如智能时钟、药丸分配器、用药管理订阅服务等,能够抚平老年人生活的一大痛点。


智慧养老还可以促进虚拟的替代活动,如室内锻炼、冥想、虚拟读书会或家庭快乐时光。更好的健康计划使成年人更健康,这似乎是一个常识,但我们看到这一点在医疗成本中得到了证明:根据数据,养老机构在体育活动项目上每花一美元就能获得3美元的回报。


智能老龄化技术也可以促进社会联系。在追求更健康的老年人的过程中,社会福利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它对健康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哈佛大学医学院数十年的研究表明,维持有意义的关系可以减少日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而且,特别需要指出,智慧城市的一个较少为人提及的好处可能是,帮助老年人提高在自己家中养老的能力。比如,智能医疗技术对老年人有很多好处,智慧城市可以将这种关爱技术扩展到整个城市。智能技术也可以协助一个城市对老年人和残疾人更加方便,使任何年龄的人都更容易在城市中活动,可以独立生活并充分利用城市生活的好处。


在未来十年,精通技术的一代将走向退休,并寻找延长自身独立性的方法。智能老龄化技术将为他们提供资源,让他们在未来的岁月里生活得更好。但即便如此,有技术经验的护理人员对于实施和使用技术系统的持续成功至关重要。


如果得到正确使用,技术是居家养老的最终资产。这就是为什么整个老年护理市场的供应商必须利用这一技术,使老年人能够过上更有联系、更健康和独立的生活。


迈向对老年人的“数字包容”


“数字排斥”不仅限于无法访问手机和上网。想成为合格的数字化使用者,只是解决了上网问题还远远不够,尚需要足够水平的数字素养,以便识别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查找、评估和有效利用在线系统的能力。


其最低要求,首先是以下最基本的使用能力,包括:打开电脑或者手机、将电脑或者手机连接到Wi-Fi、更新密码、在线联系亲朋好友。


而更高阶的技能,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衡量:


1. 管理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查找之前访问过的网站,下载或保存在线找到的照片;


2. 交流:通过电子邮件或在线讯息服务发送个人消息,知道如何在线共享信息;


3. 交易:从网站或者手机应用程序购买商品或服务,懂得在设备上购买和安装应用程序;


4. 解决问题:在线验证信息来源,或利用在线帮助,处理设备或数字服务的问题;


5. 身份验证和填表:了解如何进行个人身份验证,并完成在线表格。


除此而外,还需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防止被诈骗或盗走个人信息。例如,老年人更有可能成为在线诈骗的受害者,并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置于危险之中。


然而,通过量身定制的数字素养培训,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安全地浏览互联网。实践表明,具有基本数字技能的个人可以从中受益的主要领域包括:增加收入、更高的就业能力、更便宜的购物、改善沟通以及通过在线服务节省时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排斥要求社会采取一系列复杂的政策应对措施,远远超出了仅仅增加硬件提供和支持水平就可以假设任何“沟壑”都可被“弥合”的程度。如果仅有一部分社会成员可以使用信息工具,例如在线学习、电子病历和电子政务服务,那么社会将朝着更大的不平等方向发展。


“数字排斥”的反面是“数字包容”(digital inclusion),它指的是人们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访问价格合理且可进入的数字设备和服务,以及拥有足够的动力、技能和信任,可以使用互联网追求并实现有意义的社会和经济成果。 


在缺省设置上,有关服务的数字化应采取包容性方法,而不是强制性方法。如果公民不能在线履行义务或觉得过分困难,则不应强迫他们,而是需要对很多服务的运行方式进行一定的更改,来纠正数字排斥的影响。例如,健康服务不应一切都转入网上进行,必须保持必要的面对面服务和在线处理的替代方法。


因老年手机无法刷健康码导致老人乘公交、入医院、进商场、乘火车甚至到景点游玩都被拒之于外的情况屡次出现后,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不得将“健康码”作为通行唯一凭证,并且要建设社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老年服务站等设施,为无法使用智能技术的老人提供生活用品代购、餐饮外卖、代收代缴、挂号取药等服务。


老年人的数字困境问题在2021年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老年人的数字融入问题,通过规范性文件、标准等形式部署相关工作。


2020 年 12 月 24 日发布《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部署相关产品和服务措施。2021年 4 月 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明确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 App 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也不能随机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同时禁止诱导下载、诱导付款等诱导式按键。6 月30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移动终端适老化技术要求》《移动终端适老化测试方法》《智能电视适老化设计技术要求》三项标准,侧重于解决老年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2022年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首批通过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评测名单发布,许多网站和APP按要求完成了适老化改造。所有这一切的政策指向都是,对老年人,我们必须确保技术简单易用,不被视为令人畏惧或过于复杂。


与此同时,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消除数字访问的特定物理或财务障碍,就足以使他们受益于数字包容。政府也应将互联网接入作为基本需求,而扩大数字技能培训的范围应该是政府和第三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


技能培训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和其他群体对技术的使用以及对数字化世界的信任。应该投入资金,建立更广范围的技能培训,并将其嵌入现有的社区组织中,鼓励技术公司、非政府组织和影响力投资者参与进来。技术公司的支持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除了扩大设备捐赠、支持技能培训之外,技术公司还需要认识到,设备、服务和内容的设计对于数字包容性也非常重要。


从根本上,有必要消除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障碍,以便为专门就增加数字包容性而设计的干预措施创造出更有利的条件。


即使互联网连接已经很普及了,并且许多服务都变成了仅在线上提供,排斥现象仍然持久存在。在此情况下,重要的是试图发现,为什么人们选择不去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机会。这些“选择”在何种程度上是真正自由的?还是说它们实际上是不得不作出的?


令人担忧的是,对那些继续处于离线状态的人,社会的触达可能将更加困难,因为他们显然遭受着复合性不利条件的影响,这也表明数字排斥在社会上最脆弱的人群当中正在变得根深蒂固。干预措施需要通过多种策略来解决这些越来越难以触达的群体所面临的困难,同时对阻止他们成为数字公民的问题予以考虑,这些问题既包括技能与意识,也涵盖经验与动机。


随着未来几十年的加速变化,数字包容性的重要意义不会消失。经由无障碍设备、宽带和数字培训方面的大量投资,技术有潜力成为消除“数字弃民”,使他们能够连接、创造和贡献力量的强大工具。关键是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在,并为此采取迫切有力的行动。


最后,我想指出,必须意识到,老年人在数字化背景下面临的许多挑战,反映了即便“离线”也普遍存在的更大的社会问题:年龄歧视、对老年人自主权的不尊重以及缺乏协商。整个社会需要形成一种共识:加强老年人权利,并将基于权利的方法纳入老龄化政策。在此,特别呼吁确保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尤其是卫生服务、社会服务和长期护理服务,同时确保非数字服务得到维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 (ID:cyberlawrc),作者: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