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哈尔科夫遭遇重大战场挫败。这已经是不可推翻的事实。俄军要想重整旗鼓,就必须承认现实,认清现实,吸取教训,在失败中重振士气。

毫无疑问,乌军在哈尔科夫的反攻取得出人意料的成果。但对俄乌双方而言,这场战争还没完。俄军只是丢掉了哈尔科夫,但卢甘斯克全境、55%的顿涅茨克以及2/3的赫尔松领土。在扎波罗热州,乌克兰最大的扎波罗热核电站也仍在俄军控制中。



虽然俄军在哈尔科夫的撤退中有些狼狈,但俄军有生力量损失较少,主力部队基本都保留了下来。今天,队长跟大家来复盘一下哈尔科夫大反攻。乌军为什么能取胜?俄军为什么会挫败?

我们先说乌军打的好的地方。其一是,经过6个月的北约援助,哈尔科夫的乌军已经全面换装北约武器装备,战斗力相比俄乌战争初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部分武器装备上,乌军还比俄军略有领先,如“哈姆”反辐射导弹、海马斯火箭炮以及M777神剑炮弹等。这些北约先进武器都比同类型的俄军武器更加先进。



乌军虽然还谈不上脱胎换骨,但确实鸟枪换炮了。

其二是,精准执行穿插迂回战术。在俄军的攻势中,我们可以看到,俄军主要采取大炮猛轰、巷战夺城的传统进攻方式。这种进攻对不仅缓慢,而且笨重,对弹药和士兵损失都很大。但在乌军的哈尔科夫大反攻中,乌军采用的是穿插迂回反包围的战术。

即,不正面攻城,先穿插绕到俄军身后,对俄军的关键后勤线、补给线以及弹药库进行精准摧毁,寻找俄军薄弱处猛攻。



所有人都知道,伊久姆是俄军在哈尔科夫的最大根据地。但乌军没有选择证明攻打伊久姆,而是绕到伊久姆的身后,先防御薄弱的巴拉克列亚和库皮扬斯克给打掉了。这就使得伊久姆成了一座孤城。拔掉巴拉克利亚和库皮扬斯克后,乌军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后穿插,直抵奥斯科尔河。

一旦奥斯科尔河被乌军截断,伊久姆城里的俄军就会变成瓮中之鳖,孤立无援。这直接导致,俄军的心理防线溃散,在最短时间内涌向奥斯科尔河以东,乌军则陈胜追击,一路尾随。



这种不攻城,却得城的战法,显然比俄军更加高明。乌军是通过切断俄军重要交通线,断了俄军的补给线,让俄军被迫迅速撤离。而要实现这一战术,就必须要得到精准的情报。

这便是乌军的第三大优势:北约的精准情报支援。基本上,俄军部署在哪里,有多少人,在往哪些方向调动,完全处于北约的情报掌控之中。



按理说,俄罗斯也是一个航天大国,卫星数量仅次于中美,位列全球第三。乌军2万多人的装甲部队执行百公里以上的穿插运动,俄军竟然毫无察觉。这简直不可思议!

乌军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美国的支持。美国和苏联冷战半个世纪,又和俄罗斯斗了30年,没有人比美国更清楚俄罗斯卫星的视野盲区了,也没人比美国更清楚俄罗斯卫星的运转周期了。可以说,美国成功地帮助乌军避开了俄军的卫星侦察体系,从森林地带,悄悄地完成了重型装甲部队的集结和进攻。

在北约的密集情报网络下,乌军仿佛开了地图挂,俄军反而裸奔了。



其四是,穿插迂回战法,早在二战时,斯拉夫人就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了。在苏联红军中,乌克兰人的数量就曾达到450万以上。要论战略战术,乌克兰的将军不比俄军将领差。而且,乌军中的许多精锐士兵都已在北约接受训练,重返战场。在战术执行力和战斗意志上,都比修整了3个月的俄军更强。

其五是,北约集团的高级参谋直接参与制定了哈尔科夫大反攻的作战方案。现在的乌克兰不仅是乌军将领在指挥,北约参谋也加入到了乌军的核心指挥圈。哈尔科夫闪电战具有浓烈的北约战术特征,而不像是一支传承自苏联红军的乌克兰军队。这支乌克兰军队除了大部分人是乌克兰人,它的指挥大脑、情报侦察、武器装备、作战特征已然全面北约化。



俄军的对手不再是乌克兰弱鸡,而是北约重新武装起来的斯拉夫战士。如果俄军继续把乌军看作不堪一击的弱鸡,俄军在战场上会吃更多的亏。

我们再看俄军为什么会在哈尔科夫急速挫败,以至于在3天内丢掉半年才打下来的成果?

其一,在战略战术上,俄军被乌军在赫尔松的反攻被迷惑了,抽调了一半以上的部队驻扎到了赫尔松,在伊久姆仅留下约2万人驻防。



其二,俄军的常规武器装备过于落后。自从美国援助的海马斯抵达乌克兰战场后,俄军就开始陷入被动,对海马斯难以形成有效压制。既没有精准制导的高精度火炮系统,也没有先进的大型察打无人机,对海马斯无可奈何。

当乌军的海马斯摧毁伊久姆的唯一铁路线时,伊久姆的俄军当即士气溃散,败退而逃。



其三,俄军过于轻敌,侦察力量严重不足。就算俄军的卫星系统失灵,但地面侦察无论如何也不能摸鱼。俄军有大量的无人侦察机,这些无人侦察机都能深入到乌军腹地,进行敌情查探。但从战争过程来看,俄军仿佛无头苍蝇一般,根本不知道乌军从哪里出击,也不知道乌军的活力配置。

其四,俄军不够团结,指挥体系混乱。在哈尔科夫大反攻中,卡德罗夫第一时间命令车臣武装的一个团逆行进入战区,去援助伊久姆的俄第20集团军。然而,俄第20集团军在完全没有知会卡德罗夫的情况下,把卡德罗夫的一个团丢在了哈尔科夫的战场上,作为殿后部队。



最终导致,车臣部队一次性损失近千人,一个团差不多被打完了,成了掩护俄第20集团军撤退的炮灰。卡德罗夫一怒之下,发了一个长达11分钟的视频,批评俄战略上的失误。要知道,卡德罗夫是一个地方军阀,车臣武装部队一共才3万人。这被中央军卖掉的滋味,让卡德罗夫很不爽。

哈尔科夫大反攻打完,俄军对乌克兰进行了报复性空袭,摧毁了乌克兰多座城市的电力系统。这种对民生系统的打击,在军事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它只会激起更多的民族仇恨和更顽强的抵抗决心,不仅让中间派倒向反抗派,还会让原本亲俄的乌东民众寒心。



这一仗打完,俄军已经事实上丧失了俄乌战争的主动权。是继续进攻,夺回伊久姆,还是退守顿巴斯,守住赫尔松,都不再由俄军单方面决定。因为乌军可以从哈尔科夫、顿巴斯、赫尔松等三个方向,对俄发起进一步的反攻。

但俄军已经丢掉了哈尔科夫,在顿巴斯和赫尔松都转入了被动的守势。对俄军而言,要想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仍旧需要谋划进攻,而不能龟缩于顿巴斯、赫尔松等地。

如果俄军龟缩于顿巴斯,赫尔松也守不住。一旦赫尔松失守,乌军就能对顿巴斯的俄军形成南北两面的钳形攻势。此时此刻,俄军急需重整旗鼓,不能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当寻找乌军主力决战,以歼灭乌军有生力量为最主要目标。



俄军最怕的是拖着不打,这场战争拖得越久,对俄军越不利。

但乌军刚刚在哈尔科夫大胜,不会轻易找俄军开战,而会选择继续构建坚固堡垒,以逸待劳。和俄军相比,乌军只要收复一片失地,就构筑一个防御堡垒即可,但俄军却始终不能摆脱进攻的压力。

若是在这个冬天,俄军仍然不能拿下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玛托尔斯克双子城,就无法拿下整个顿巴斯。到明年春天,冻土变成沼泽,俄军将更加地凶险。

从当前战局来看,俄军的形势非常地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