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规模依然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超过IMF认定的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合意规模(2.6万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当前外汇储备仍然相对充足。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五月花 (ID:Caijing-MayFlower),作者:张玮龙,编辑:张威、袁满,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9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0549亿美元,较7月末下降492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2年8月,跨境资金流动理性有序,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全球宏观室主任肖立晟认为,美元指数、美国等全球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走高,是导致中国8月外储下降的主因,“值得注意的是,8月美元指数涨幅约为2.67%,粗略估计这带动中国外储下降近300多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外储下降还是受外部美元升值影响较大。”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遥看来,近几年来,中国外储规模整体稳定。同时,中国出口表现强劲,经常账户长期有可观的顺差。外汇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达10960亿元,略超过去年全年顺差的一半,这说明中国当前经济基本面是稳固的。在此背景下,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外储的小量波动。
一、强美元冲击波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对中国8月外储备规模形成利空的因素主要有二:其一,美元指数走高,压低非美资产价格。其二,8月主要发达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较前值上行,带动资产价格下降。
8月,美元指数开于105.880,收于108.660,涨幅为2.67%。非美元货币中,欧元下跌1.6%,英镑下跌4.5%,日元下跌4.1%。10年期美债、英债、德债收益率分别上行48、96及61个基点。主要海外股指出现明显回调,其中美国标普500指数下跌4.2%,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下跌5.1%。据媒体测算,对中国外储而言,8月汇率波动和债券收益率可能带来约290亿美元的负向估值效应。
在美元指数走强,发达国家市场股债“双熊”的背景下,市场对中国外储下降已有预期。
在肖立晟看来,8月外储下降仍主要与美国等国金融环境变化相关,与其他因素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假定中国外汇储备中55%是美元,45%是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在8月美元相对其他货币升值了约2.67%的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的估值损失大概为300多亿美元,占中国外储下降的较大份额。”他进一步分析称。另据媒体估算,8月外储因资本暂时外流导致的流出超200亿美元。
肖立晟还称,从国际来看,受强美元、美债收益率走高等因素影响,日本、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的外储也有所下降,说明中国情况并非孤例。从国内来看,近期海外资本重返境内股市、债市,令近期中国资本流出压力明显降低。
8月,日元创20年新低,韩元创金融危机后的新低。与此同时,8月末,日本外汇储备为12921亿美元,较7月末下降310亿美元。8月末韩国外汇储备为4364亿美元,较7月末下降22亿美元。
8月以来,境外投资者总体净买入中国证券。金融终端Choice数据显示,继7月净流出A股市场后,8月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A股127.13亿元。
郑后成表示,在上述两大因素外,贸易也是影响中国外储规模的一大因素。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贸易顺差为793.9亿美元,虽较前值有所下降,但依旧同比扩大34.1%,这对8月外汇储备形成支撑。
二、外储规模总体稳定
近年来,中国外储规模一直在3万亿美元之上,呈现小幅波动趋势。目前,中国外储规模再度面临3万亿美元关口,当前外储规模能否足够应对各种不确定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议,一国的合意外汇储备规模需要综合考虑短期外债、其他外债、出口金额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规模,并根据金融制度和结构不同赋予这四项不同权重。
IMF对合意外汇储备的建议主要考虑到一国遇到突发情况或较大冲击时可能需要用外汇储备应对出口收入下降、债务展期风险和资本外逃等风险,以保持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但即便考虑汇率制度的不同,IMF建议的合意外汇储备规模也仅需覆盖30%的短期外债和10%~15%的其他外债,并不需要全部覆盖甚至超过外债规模。
肖立晟表示,根据中国2021年的短期债务、其他负债、出口金额和M2规模来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需4.6万亿美元,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仅需2.6万亿美元。
“人民币汇率虽尚未实现清洁浮动(自由浮动),但自‘8·11’汇改以来,汇率浮动弹性明显扩大,单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达到4%,显然已经不是固定汇率制度。目前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规模依然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超过IMF认定的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合意规模(2.6万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当前外汇储备仍然相对充足。”肖立晟说。
唐遥也认为,从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支付需求来看,中国外储的规模是足够的。在“8·11”汇改后,中国实现了汇率有弹性的双向波动,可通过汇率变化来吸收和缓解外国货币政策等因素对资本项目下资金流动的冲击。
只要中国经常账户的基本面保持稳定、金融市场继续发展和开放、货币政策坚持稳健的原则,短期的悲观预期会被逐步逆转。为防止金融风险跨境传染,央行也已把作为经济整体负债一部分的外债纳入了宏观审慎的框架下进行监管。
4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走贬。截至9月8日,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6.9627、6.9653,距离“破7”仅一步之遥。对于央行而言,除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对人民币中间价管控等方式外,动用外汇储备也是稳定人民币汇率、避免资本无序外流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在肖立晟看来,目前央行动用外储干预市场的可能性并不大。“首先,2018年以来,央行越来越强调避免直接入市干预。其次,一般只有在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信用危机、国债价格走低时,央行才会出手。”他说,“目前人民币虽然在走贬,但贬值速度和幅度均可控。况且,适当贬值有利于中国贸易出口,这将对中国的经济及外储形成一定程度支撑。此外,美国经济正面临硬着陆的风险,美联储并不会一直加息,未来美元指数也将从高位回落。”他表示。
王春英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但中国疫情防控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五月花 (ID:Caijing-MayFlower),作者:张玮龙,编辑:张威、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