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剑禧,36岁,中国香港人。

2017年,我在云南做义工的时候,结识了妻子,我们从此就开启了“两地分居”的恋爱生活。

为了跟妻子在一起,2020年,我放弃了在香港50万年薪收入的工作,背一个背包来到了广州。正所谓,千万里奔你而来,从此星辰大海。

生活本没有颜色,但有了烟火色,我们把日子过得一团暖气。每个人生命中,最值得欢悦的部分是和爱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布衣蔬食,平平淡淡,家人闲坐,依然灯火可亲。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1986年,我出生在香港,属平凡家庭,公屋出身。我是单亲家庭,妈妈照顾我长大。妈妈从事销售服务行业,今年52岁,长得比较年轻,我们一起出门时像姐弟俩。

小时候因为没有爸爸,妈妈需要去上班,所以我从小都是由舅父照顾。有时候,我也会去其他亲戚家暂住,和亲人见面时间比较少,这养成了我比较独立的性格。

小时候,我对读书没有兴趣,比较调皮捣蛋,常常被老师罚留堂。到了高中,我才慢慢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开始用心读书,但成绩并不理想。

(千万里奔你而来,从此星辰大海)

2004年,我读到高中就出来工作了。之后我一边工作,一边读书。

香港是一座金融股票业比较繁荣的城市,我的工作就是做金融股票。做了差不多5年时间,我就慢慢开始有一些人脉,很多朋友都来支持我,年收入达到50万港币。

因为在香港出生长大,所以我对内地的发展不是很了解。我平时只能通过电视或者网络视频,了解到内地的一些情况。

我经常看到内地部分山区的小孩子上学,经常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越过几座山岭,非常艰难。

我就想,怎么还会有这么贫穷的地方。虽然我能力有限,但也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山区的孩子做点事,然后我就加入了香港的义工组织。

从2016年开始,我每年到内地的云南省做为期4天3夜的义工,帮助山区的孩子。

(我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活动)

有人说,多做善事,必有回报。也许是我从骨子里就喜欢帮助别人,或者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2017年,我在义工团里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这成就了我们幸福的下半生。

那时,我们被分到同一个义工组。在看到她时,我发现她也在看着我。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么漂亮的女孩子也出来做义工。

于是,我们就开始接触,从聊天中我发现她是一个很开朗活泼的人。

那段时间,刚好有义工团的朋友认识她。从朋友口中,我听说了这个女孩的一些故事,丈夫过世,自己带着一个儿子。她的人生发生了那么多事情,心态还那么好,还出来做义工,令我心生敬佩。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到香港过后,我就很想跟她进一步发展。可是当时没有开通高铁,要坐动车转坐地铁,还要挤公交,需要4个小时左右才能到她身边。

但是,爱情的魔力非常强大。正所谓,千万里,我向你奔赴而来,从此便是星辰大海。

于是,我就找到认识她的朋友,让帮忙转告她,我想和她交朋友。当时,妻子也再三强调,我们两地分居,很难在一起,但我顾不了那么多。就这样,我们就开始频频的约会,有时在香港,有时在广州。

我们在一起差不多三年多的时间,都是异地恋。星期一到星期五,我在香港工作,到星期五晚上,我就坐动车去广州,星期一的凌晨4点多,我就要起来去坐车回香港上班。

(面对镜头,公共场合发言,我不再害怕)

2020年初,由于疫情香港面临封关,我和我妻子变成了分居两地。那时,妻子跟我说:“要封关了,你再不过来的话,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面了。那我们不如做回朋友吧。”

当时我二话不说,立刻拿着箱子,背个书包,在封关前一天来到了广州。

之前,我们也探讨过这个问题。我让妻子去香港,但妻子在广州有自己的餐厅,而且香港的生活成本比广州高。我们还考虑到广州的房子比较大,生活质量也高一些。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认为毕竟我是男人,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才华的话,无论到哪里都一样可以生存。正是这一股自信劲,让我义无反顾地为爱情来到了广州。

(我参加粤港澳青年新媒体交流营)

一开始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整天都待在家里,我只能玩手机刷短视频,打发时间。当时我对短视频没什么概念,究竟它是做什么的呢?年轻人用这种方式,究竟是分享自己的生活,还是可以赚钱?

妻子就和我说,短视频在内地是一个风口、一个潮流,你可以透过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也可以直播带货。于是,我想不如我们也尝试一下。

刚开始,我们打算做旅游博主,接着做搞笑博主,之后也做过探店博主。做着做着,我觉得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制作的内容应该有一个意义存在,所以我们起名叫“港夫广妻”。

(媒体报道我们)

这个名字除容易记之外,又很有意义。寓意香港的老公和广州的老婆,希望将香港与广州两地生活融合在一起。起个好的名字很容易,但是要形成一个品牌绝非易事。

我们夫妻虽然都说粤语,但在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细微的差异,例如香港说冷气、雪柜,广州说空调、冰箱。刚开始,我们各说各的,还互相取笑,后来发现大家对这些接地气的内容,很感兴趣。

于是,我们慢慢开始进行一些有主题的策划,让大家看到现实中香港人与内地人如何生活在一起。

此后,我们将短视频的重心转向展现中国香港和广东两地的文化差异,用中国香港青年的视角看粤港澳大湾区,迅速收获了大批粉丝。

(我们的直播设备)

我原本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从事金融行业并不需要跟太多人打交道,只需要对着电脑做事。但为了做短视频直播,我由一个不善于面对镜头、不善于与人交际的人,变成一个每天都说很多话的人。

我妻子经常对外人说:“我觉得他这两年最大变化就是会讲很多话了,他原来是不喜欢讲话的,‘等下去那里怎么样?’‘哦,好’‘哦,没问题’来回就是这两句。”很难想象,我如今可以对着手机镜头不停地说3个小时。

刚开始拍短视频那阵子,我们走遍了深圳、珠海、东莞,有时还会去韶关、肇庆,基本走遍了整个大湾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特性与文化底蕴。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诗意)

比如深圳有很多高科技企业,珠海是一个旅游的城市,东莞就有许多制造业工厂。在拍摄新环境的同时,自己的眼界也开阔了。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与不同的商家朋友交流。我自己也有一个自发性的转变。

当你越想知道大湾区在发生着什么的时候,你就会越想了解更多,我现在变成了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喜欢了解大湾区的各种变化。是创业改变了我的性格。

虽然说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5年了,但是我觉得香港和内地在文化上还是有差异。很多香港人对内地的印象还停留在90年代,认为内地发展还比较落后,停滞不前,还带着那种优越感看待大陆。

(热爱生活,总会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刚开始来到广州,我还是会有一点“水土不服”,大家沟通问题的方式不同,需要一个过程适应。

有幸的是,我们来到了广州市港澳青年之家。这里为香港创业青年提供了许多帮助,许多跟我一样背景的年轻人一起分享经验,通过讲座了解各种创业手续和政策解读。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作为一个地道香港人和一个地道广州人的家庭组合,我们也得到了官方机构和主流媒体的高度认可。

我们开始频频在各大电视台、报纸、杂志、客户端亮相,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接拍城市宣传视频,讲述两地青年奋进故事,宣传粤港澳大湾区大好发展形势。

(相遇的美好,余生定不负你)

2021年4月,我们受到了领导的接见,并说:“港澳是你们的家,广东是你们的家,大湾区是你们的家,祖国是你们的家。”这句话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

经过两年的积累,今年初,我们与一家经纪公司签约,开始带货。同时,各类大湾区主题的采访、公益活动也从未间断。

现在,我们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满,白天要接受各类采访,参加活动,晚上8点要准时开播,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睡觉。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一个人能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生命值得欢悦的部分,是和爱的人在一起,哪怕布衣蔬食,平平淡淡,家人闲坐,依然灯火可亲。

3年前,我在香港从事金融股票的时候年收入已达到50万港币,而如今,我为了和妻子在一起,放弃以前奋斗的事业,一切从零开始,但是我从不后悔。

(旅行能让人完全放松,惬意体验此时此刻的美好)

现在我们在一起生活,每天都很开心幸福。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制造一些惊喜和浪漫,给平淡无奇的日子增添许多乐趣。

有一年圣诞节,我在房间顶上,用一个盒子装了很多现金,用木棍顶着。在妻子回来的时候,我说:“这里有一只很大的动物,快点过来帮忙。”她拿棍子的时候,我从她身后抱住她,她一松手,一大沓金钱就“从天而降”,妻子非常开心。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吸引力法则:一个人遇到的人和事,其实都是自身特质吸引来的。

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会来聚。随着相处的日子越长,我发觉我们的心灵更加默契,身上的气质也更加接近。

(我发觉我们的心灵更加默契,身上的气质也更加接近)

未来,我们希望把内地的更多好的东西传播到香港,也把香港的好东西带到内地,让更多人了解内地和香港的文化,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