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狗獾闯进某地法院,当地消防人员抓捕后将其放生。新京报资料图

“最便宜的泥鳅、黄鳝,30元便可以完成一次代放,贵一些的鱼类鸟类则在50元至100元不等,根据客户的要求,还可以选择个性化的类别,如蛇、刺猬、狐狸等。”这是做着“代放生”生意的刘先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这几年,随着“代放生”模式的兴起,各种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也随之而来,报道中的李女士就对媒体表示,自己曾支付18888元购买了一只甲鱼“代放生”。这引发了舆论对于放生这一行为,以及由其催生出的相关产业的关注。

事实上,由民间放生所产生的诸多交易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6年,就有媒体报道,放生已经催生一系列交易,有鸟贩子甚至日进万元。而买卖动物的行为,则进一步刺激了地下捕猎行为,使“捕猎-放生-再捕猎”成为恶性循环。

作为一种表达善意、尊重自然与万物共生的古老行为,传统意义上的民间放生只要依法依规,本无可厚非,但相关模式催生出的地下捕猎、奇葩放生等行为显然已经背离了初衷。

在此类举动中,放生者想通过放生来积德行善,但由于不了解背后的产业链,反而会对野生动物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放生具有攻击性的外来物种等。

从中国新闻周刊此次报道看,民众花高价让商业机构“代放生”的行为,也很容易让放生行为走向极端。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商业机构难免会用各种制造出来的概念,诱导民众大量放生动物。这不仅有“割韭菜”之嫌,还会对区域生态造成破坏性影响。

比如,被随意放生的野生动物,不仅改变了区域内其他动物的生存环境,还令原有的生态链条变得更加脆弱,很多被放生的动物也由于不适应新环境,很快出现死亡等现象。

对于一些人而言,让商业机构“代放生”或许是为了自身求个心安,但这种被异化的放生行为已然背离了善行初衷,同时面临法律风险。而对“代放生”的商业机构,如何进行监管与规范,也是相关部门当下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一些奇葩放生现象的出现,放生这一行为在社会心理层面也开始遭遇一定程度的反弹。就在前几天,甚至出现了“放生矿泉水”的新闻,这也给放生行为本身增添了一丝荒诞色彩。

当然,这些奇葩的放生只是一部分,舆论也不能以偏概全,对所有的放生行为一棍子打死,那些依法合规的放生行为依旧是民众应有的权利。

说到底,放生作为部分民众的一种情感需求,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别人无权干涉,但其中的分寸如何把握,也是关键。而由此催生出的“代放生”等产业,显然需要得到进一步规范。

而在对商业机构进行放生动物品种、收购渠道、放生地点以及营销方式等全链条监管、规范的同时,也要针对民众积极进行放生知识与相关理念宣传与引导,别被”放生动物越贵,获得福报越大“之类的营销噱头蛊惑。毕竟,价高也并不代表“更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