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军开始在赫尔松一带发起反击,目前的战斗可能只是未来大规模攻势的前奏,乌军战法兼具苏军和北约特色,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2.俄军第三阶段作战行动迟缓,显示出俄军战场兵力不足已经极为严峻,随着北约对乌军预备队的训练与装备,俄军行动必然更加谨慎,而时间却正变得对俄军愈发不利。
3.普京签署的扩军法令实际效果可能比较有限,即将到来的秋季征兵才是俄军兵力补充的关键,对俄军未来的行动具有关键作用。
4.乌军的反击带有较强的扩展性,如进展顺利,可能发展为动摇南线俄军并威胁克里米亚的关键一步;即便进展不顺利,也有极大把握将北线与东线俄军吸引到赫尔松地区,这将对俄军的后勤保障能力提出更严峻的挑战。
8月29日,乌军南部军区发言人表示,乌军在南部多条战线的进攻行动已经展开,并可以确认已经突破了俄军第一道防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天援引乌军方消息人士的话称,乌军已经从赫尔松市附近夺回了4个居民点。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乌军在尼古拉耶夫-克里维里赫等方向发动攻击,但遭遇惨败。
8月29日乌军发起反击后,Mykolaiv城郊升腾起的烟柱
综合以上各方消息,可以确认的是,乌军一直高调宣传的南线反攻确实已经开始了。这场反击目前进展如何,俄军如何展开应对?乌军这次进攻有何特点,北约在其中影响有多大?这一攻势是否可能会影响俄军第三阶段特别军事行动?关于这些问题,凤凰网军事《前哨站》将一一作出解答。
一场“混血”进攻作战
乌军在赫尔松州的反击在8月29日打响,攻击指向赫尔松州西北的四个居民点,负责防守这里的一线部队,是“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第109、113与125三个步兵团,以及俄军空降兵的部分部队。当天晚些时间,乌军宣布突破这些部队的第一道防线,并攻入作为防线支撑的居民点。乌军称这些部队已经撤离了之前驻守的阵地,正在退向后方的防线。
红框处为俄军宣布挫败乌军进攻的区域
而俄国防部则声称在赫尔松以西的Mykolaiv-Kryvyi Rih方向上击败了乌军的进攻。俄军在一昼夜内摧毁乌军48辆坦克、46辆步兵战车、37辆其他装甲战车、8辆装有重机枪的皮卡,并消灭1200多名乌军士兵。这也是俄军在近几个月中宣布过的最大战果。俄军随后通过视频展示了两辆据称来自波兰的T-72M1坦克的残骸,以证实宣称战果的真实性。但俄军也承认在赫尔松北方的苏霍伊·斯塔沃克在8月29日被乌军攻占。俄方军事博主声称赫尔松以西的战斗正在距离城市24-27千米的战线上进行。
俄军公布的被摧毁的T-72M1型坦克的照片之一
此外,乌军还以航空兵与“海玛斯”火箭炮袭击俄军在第聂伯河等河流上的桥梁、渡口等交通节点,并公布了相应视频画面。乌军声称,目前这一阶段的打击主要以俄军的指挥所、弹药库、交通枢纽、部队集结地与地面通讯网络等重要节点为主要打击对象。
在赫尔松以东等待驳船渡过第聂伯河的俄军辎重车队,此时是8月30日格林尼治时间5:50,
赫尔松方向的俄军则以S-300地空导弹作为短程弹道导弹打击乌军后方,据乌军声称,仅在8月29日,俄军就至少向Mykolaiv和Bashtanka两个城市发射了16枚S-300导弹,而这两座城市也是乌军在南线反击的关键枢纽。29日,赫尔松民众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出视频,称城内可以听到城外有密集的枪声,考虑到俄军仍控制城西20千米以外的主要居民点,乌军进攻部队尚无法抵达赫尔松城外,这些轻武器交火很可能是当地抵抗武装或渗透进来的乌军与俄军交火造成的,当天俄军也宣布在赫尔松城内消灭了一支乌军小分队。
因为我们所面临的信息延迟,与两国之间的舆论战等现实因素,对一线战斗的分析仍缺乏足够的颗粒度。但综合以上信息,我们仍可以大致勾勒出乌军这场攻势的一些基本情况。
第一,这是一次典型的宽正面进攻,8月29日乌军的攻势,从第聂伯河水库西侧的阿尔汉新斯克(Arkhanhelske)一直延伸到了黑海之畔的,攻击正面长达180千米以上。宽正面进攻出现的场景,一般是为了将敌方前沿的警戒部队压回主要防线,从而尽快与敌方防御重心建立接触。这一做法实施的前提,往往是已经确认了当面敌人的防御强度较低。而在8月30日,乌军也公布了其在7月24日获得的顿涅茨克军的命令,显示乌军已经掌握几个前沿居民点守军为顿涅茨克第109、113与125团。
即将进入战场的乌军装甲兵
第二,乌军的攻击纵队可能在距离赫尔松较近的一些居民点遭遇到了激烈抵抗。这也并不意外,赫尔松本就是南线俄军重点经营的防御地带,并有可能成为俄军后续攻势的出发地。在这一阶段的攻击中,乌军在这一地带将战线推进到距离城市24-27千米距离上,其间的空间可能就是俄军在赫尔松以西展开的梯次防御部署。此前乌军总参谋部曾指出,俄军将在第一阶段攻势中遭遇重创的北部集群部队调到了赫尔松一线。这20余公里也与俄军师/旅级战役单位的一般防御纵深接近。
第三,在29-30日的战斗中,乌军航空兵与远程火力(以“海玛斯”火箭炮为主)重点打击的目标是俄军防御纵深的关键节点。这一动作的用意,是“软化”俄军防线,即在重点打击到来前,削弱俄军的战斗力,并在俄军防御体系内制造弥散性的恐慌情绪。近期,乌军对俄军指挥所与弹药库等目标的一系列成功打击,也显示出北约对乌军的信息保障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而乌军还特别强调对俄军地面有线通讯系统(GLOC)的打击,这恐怕也是为了迫使俄军增加对无线电通讯系统的依赖,从而利用北约赋予的电子战优势。
乌军袭击赫尔松地区的公路桥
第四,防空压制作战的重要性将在未来几天凸显,当前赫尔松方向俄军的后勤供给,严重依赖第聂伯河上的少数几座桥梁和渡口。这些后勤上的关键节点是乌军重点打击的对象。此前,俄军已经在这一带部署了S-300、S-400型防空导弹阵地,以及大量的野战防空系统。而在8月30日,乌克兰空军发布视频,主动对外展示了经过美军技术人员改装后,能够使用美国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的米格-29战机。而在另一个视频中,则显示出至少5次该型导弹的发射。这种防空压制作战的利器,也将在未来几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战场上。
乌军展示视频中的“哈姆”反辐射导弹(近处白色导弹)
第五,乌军野战炮兵在各居民点的夺占中动作有限,这也符合大型进攻战役前哨战阶段的特点。野战炮兵等战役支援火力的部署将明显暴露战役意图,只有在关键突破阶段才会充分展现出来。这也意味着,更加关键性的打击仍在筹备之中。
部署在赫尔松附近的乌军野战炮兵
总体而言,这场已经揭幕两天多的攻势,表现出了很强烈的“混血”特征。在主攻之前,以宽正面推进的方式寻找敌方防御重点,是苏军历史上常见的打法,在1943年的乌克兰与1944年的白俄罗斯都有精彩案例。而以远程火力对敌方节点进行连续精确打击,则带有很强的北约特质。乌军战机对“哈姆”反辐射导弹的运用,也是结合了苏美防空压制作战的打法。这一切,则显示出在自2014年以来北约与乌克兰的军事合作,已经极为深入、系统。乌军如何完成作战指挥与控制系统的集成,如何解决电磁兼容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北约装备完成战役策划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俄军第三阶段为何迟迟难以启动?
从4月初开始,乌克兰就一直放出消息,声称要在赫尔松展开大反击。当时,乌军刚在基辅一带反击重创俄军北部集群。所以,乌军在赫尔松的动向在当时引发了高度的关注,但四个月过去,乌军反反复复地强调在赫尔松的反击,逐渐将这一反击变成了“狼来了”。
而与此不相上下的,则是俄军的第三阶段特别军事行动。
当俄军主力还在北顿涅茨克一带鏖战的时候,2022年6月1日,俄罗斯国防部就公布了第三阶段特别军事行动目标,即夺取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萨州和哈尔科夫州。但自7月4日俄军夺取利西昌斯克以来,俄军先是进行了两周的休整,但在战斗重新升级以后,俄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仍未明确展露出来。
在过去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虽然战线上火炮不断,但战局却基本处于僵持状态。俄军在这一阶段的表现,与开战之初的狂飙突进相比,完全是两个极端。
这种反差,绝不仅仅是因为俄军在2-3月间的战场上“好好地上了一课”,更重要的是,战场态势已经发生了非常不利于俄军的变化。
时间对俄军不利。对俄军而言,这本应是一场速决战,在乌克兰完成动员与北约做出有力回应之前,俄军以职业化常备军快速解决战斗,在乌克兰军事动员完成之前,就迫使其签订城下之盟。
开战第一击,突袭安东诺夫机场的俄军空中突击部队
故此,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中,俄军在第一击之中就打出了全力。在开战前,俄军地面力量共编有13个集团军又3个军团,下辖3个坦克师、9个摩托化师、1个机枪炮兵师、2个独立坦克旅、22个独立摩托化旅、1个独立摩托化团,此外,还有空降兵的4个师、3个旅,以及海军步兵的4个旅和1个团,以上部队大约包括80个坦克营与220个摩托化步兵营,按照俄军营级战术群的编制规则(每个营级战术群以1个摩步营为核心,加强1个坦克连、1个侦察连或摩步连、2-3个炮兵与火箭炮连,以及相应保障单位),截止2021年8月,绍伊古宣布俄军全军完成营级战术群的整编工作时,共编有170个营级战术群,其中136个完全由合同制军人组成,可以被派往境外作战。而俄军在2月24日部署在战区的兵力就超过120个营级战术群,总参战兵力约15万人,参战比例之高,令人咂舌。
而与俄军相比,乌克兰地面力量在战前编为陆军的2个坦克旅、14个机械化步兵旅与3个山地旅,此外,还有空中突击部队的7个旅和海军步兵的2个旅。乌陆军常备军各机械化旅在战前普遍吸纳了原国土防卫军的一个志愿营,并将其改编为轻型的摩托化步兵营,用于执行侦察、警戒与居民点作战任务,故此,乌军机械化旅普遍为五营制。据战前公开信息估算,乌军现役地面力量所属营级作战单元数量为25个坦克营(又7个独立坦克连)、93个步兵营(含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山地步兵等类别)。陆军兵力12.56万,加上空中突击部队的2万人与海军步兵的约1万人,地面力量总编制兵力为15.6万人左右,但按照俄军作战力量的统计标准,乌军地面战斗部队约为10万人。
俄军确实在第一击之中就使出全力,但即便如此,其兵力优势也仅为1.5:1,这种优势在进攻之中勉强够用。但随着乌军预备役、国土防卫军与国民警卫队等准军事力量反应过来,开始投入战场。这一微弱的兵力优势很快就发生了逆转。自乌克兰在2月底启动国家总动员之后,乌军兵力不断膨胀,而俄军因为第一击即发动全力,能够整建制增援战区的部队非常有限,仅能从东部军区抽调个别营级战术群。这也导致俄军的战术单位数量与参战兵力,在开战时即达到峰值,随后就不断下滑。
而与俄军形成对比的,是乌克兰军队的持续动员,以及北约援助的不断加码。乌克兰在战前就已经建立了高效的预备役动员体系。在战争爆发当天,基辅附近的国土防卫军就已经动员了超过2万人,而抵挡俄军空降兵对安多诺夫机场突袭的,也是来自国民警卫队的第4快速反应旅。到战争爆发第10天,就已经有10万乌克兰退役军人重新加入了国土防卫军,在东部各居民点承担静态防御任务。
根据乌克兰国防部长雷斯尼克夫在7月表示,乌军现役部队(包括国土防卫军,但不包括国民警卫队、边防军与警察)已经达到70万人。而战前,乌军现役兵力为24.6万人,国土防卫军约22万人在进入战争状态后编入现役,即便按照开战5个月减员5-6万人计算,乌军的动员量约为20万人,差不多相当于2021年成年的男性公民数量,而占征兵年龄段(20-27岁)男性公民总数的15%左右(刨去已在军队中服役的数量)。乌军的人力池仍有很大空间可以发掘。
这种持续军事动员,加上北约不断加码的军事援助,乌军虽然在重装备的补充上遇到了一定困难,但接受过充分训练的战斗部队的规模一直在快速扩张。俄军与乌军之间的参战兵力对比,已经从开战时的1.5:1变成了当下的1:5,一线兵力的兵力的对比可能也已经达到1:3。这样的兵力对比,意味着俄军不仅需要谨慎组织自己的攻势,还要防止部署出现破绽被乌军利用。
伤亡规模不是俄军的困境,补充能力才是
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中,参战俄军地面部队的总兵力,峰值约为15万人,但其中的战斗步兵的数量不超过3万人。这是因为俄军在长年的兵员危机之下,需要保证各个技术兵种与保障力量规模,加上苏联时代的步兵分队小型化传统的影响。但在战场上,最容易遭受伤亡的就是战斗步兵,而战斗步兵的数量则决定了部队的战斗持续能力。截止8月19日,俄军中确认姓名的阵亡者一共5,701名,其中确认兵种的有4,720人,其中包括1,027名空降兵步兵、1,121名摩托化步兵、320名海军步兵、174名特种部队等,仅这四个战斗兵种阵亡者占比就达到57%。而与参战兵力相比,意味着确认的俄军阵亡名单只占参战兵力的3.8%,但占战斗兵员比例却达到了9%。
布查的这条街道未来也将是俄军空降兵的噩梦
有理由认为,俄军实际的战斗步兵伤亡更加严重,加上伤病员、被俘与逃亡等数字,俄军战斗步兵的折损情况定然非常严重,可能已经达到编制的30-50%。如果俄军获得有效的兵力补充体系保障的话,这一伤亡比例本也不是什么问题。一线连队在6个月的战斗中平均伤亡还不到一半,证明战斗强度确实也比较有限。要知道在1944年后半年,美军一线步兵连队的伤亡比例要高一个数量级。
许特根森林战役也是美军步兵的噩梦
在历史上,各大国军队在大战中,都曾遭受过惨重得多的损失,苏军在二战中的可怕境遇自不必提,即便美军在二战中的伤亡速度也令人震惊。美军第4“常青藤”步兵师在诺曼底登陆后,参战11个月,伤亡3.5万人,相当于全师编制兵力的254%,而所属的3个步兵团,平均伤亡比例351%,该师的27个步兵连的伤亡比例更是高达531%。但以上这些军队在面对这样的伤亡速度时,都有准备良好的动员体系作为后盾。一线的战斗连队仿佛是一条兵力的流水线,将后方动员、训练的官兵送往前线投入战斗,并将战斗中负伤的官兵送往后方。所以,美军第4师在二战西线的伤亡如此严重,一线连队仍能保持85%的编制兵力,并在11个月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保持进攻态势。
上面的这个案例的前提,是一支军队获得有效军事动员体系保障。这种情况在当前的乌克兰军队身上成立,在俄军身上不成立。乌军战斗部队可以获得6万一线战斗预备役的直接兵员补充,还有20余万二线预备役军人转入国土防卫军承担静态防御任务,开战以来还动员了20万年轻人入伍,乌军与北约各国的训练设施也一直在全速运转。虽然国土防卫军的大龄退役军人被冷酷地要求在一线战斗到底,但新征入伍的新兵仍需要接受系统的训练后才能投入“兵力流水线”。这不是乌克兰的独创,实行现代预备役制度的国家几乎都会如此安排。
2022年3月6日,在基辅的报到点成婚的两位国土防卫军成员,国土防卫军主要由退役多年的二线作战预备役人员组成
俄军并不是没有类似的军事动员体系保障兵员供应,但前提是俄罗斯要对乌克兰宣战,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否则,就连俄军现役军人中的应征兵都不能出国作战。但这恰恰是普京难以做出的决断,时也,势也,恐怕他已经很难去说服俄罗斯杜马与联邦议会去通过宣战法案了。
为了在“特别军事行动”的框架中,寻找到充足的兵源,俄罗斯从6月开始大规模地在85个联邦主体(共和国与州)内,组建志愿者营。每个营计划征募400人,总计编制约34000人。应募者年龄限制在18-50岁之间,测试与体检通过后将签署至少6个月的服役合同,并将获得一笔不菲的月薪,各联邦主体宣布的薪金标准不同,大致在130,000 卢布至300,000卢布(折合2,100至5,000美元)。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截止8月8日,至少已经有超过24个营被组建起来。这些志愿者将接受为期30天的训练,然后被送往乌克兰服役。这种做法,让人联想到拿破仑时代沙俄陆军的兵力补充体系,高度接近。但即便是沙俄陆军在工业革命时代也抛弃了这种做法。
加入奥廖尔志愿者营的俄罗斯人,年龄也不是很理想
俄军最初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建议一系列的训练单位,志愿者接受训练后将被送往前线各野战部队服役。但随后的事态更是令人大跌眼镜,8月22-24日,莫斯科以东320公里的穆利诺陆军训练基地,俄军新建的第三军团开赴乌克兰前线,这是一支完全由志愿者单位组成的新军团。从俄军计划建立志愿者营到这支部队开赴前线,中间只相隔两个多月,一支全新的军团就被拉扯出来并送往前线。这种直接用志愿者组建新战役兵团的做法,显示出俄军不仅缺补充兵源,更缺乏填充战线的战役/战术单位。这样的军队注定缺乏战斗力与凝聚力,可能连战地纪律都很难维持。但这恐怕也是俄军在当前困境之中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俄军第三军团的坦克向乌克兰起运
秋季征兵、“冬将军”与乌军南线反攻的未来
8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扩充俄军员额,从2023年1月1日起,该法令将俄罗斯武装部队的兵力编制增加137,000名军事人员,从1,013,628人增加到1,150,628人。这是俄罗斯自201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军法令,在独立以来31年的历史中,也只有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的扩军法令规模与此相当。但这一法令对解决俄军当前的困难帮助有限。因为这一法令解决的是编制,是hire count,并不是实际的兵员。俄军的满员率本就不太理想,在2021年度约为92%,一线部队缺员尤其严重。而且,俄军在开战之后组建了一系列新部队,其中就包括志愿者转编而来的第三军团,普京签署的兵员扩充法令,恐怕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追认这些部队的编制。
在目前情势下,俄军唯一能够获得大规模兵员补充的方式,就是即将于10月开始的2022年度秋季征兵,俄军原计划在该季度征兵13万人。2022年的春季征兵中,俄军征兵134,500人。应征入伍的俄军中,超过一半会选择签订服役合同,从而成为可以在境外作战的合同兵。今年的秋季征兵,为俄军贡献的合同制军人增量将远超半年以来的所有措施。但与此同时,俄军也应当采取措施争取合同到期的军人的续签。
可以预计的是,如果以上措施都能奏效,或许前线俄军将迎来久违的兵力扩充。随着新鲜血液重新注入,乌克兰前线的俄军将在进攻或防御之中获得更强的力量。但乌克兰的反击已经迫在眉睫。
美国援助的“海玛斯”火箭炮已经被乌军集结到赫尔松一带
乌军在赫尔松州的反击带有极强的扩展性,如乌军进展顺利,占据赫尔松与第聂伯河水库,不仅对克里米亚的打击将会加倍,也将威胁半岛上居民的日常饮用水供应,俄军不可能坐视这一引发俄乌大战的半岛的易手;即便乌军进展不顺利,也有极大把握将北线与东线俄军吸引到赫尔松地区,如果俄军主力集结到赫尔松,不仅意味着再难以威胁整个东乌克兰地区的门户——哈尔科夫,更将进一步拉长俄军的补给线,使俄军的后勤保障能力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此前乌军袭击克里米亚俄军基地
截止8月31日,乌军对赫尔松的反击仍处于前期阶段,关键性的打击仍未到来,但这一打击可能导致的战役与战略后果,已经开始威胁俄军。俄军也必须在未来的几天内做出妥善应对。
自俄乌开战以来,转眼已是半年过去,此间无数事态起起落落,对战局也造成诸多影响。除了正在进行的乌军南线反击、即将开始的俄军秋季征兵之外,此时此刻,在西伯利亚上空,俄罗斯历史上最重要的盟友也正整装待发,而“冬将军”每次现身战场,都会为俄罗斯带来胜利。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这三件事将如何互动,又将如何改变俄乌两国的命运,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