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几点是新词“quiet quitting(类似于'躺平or摆烂')”的最明显特征。这个词语是用来描述人们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的工作和职场生活,以管理倦怠。
图源:Amir Hamja/Bloomberg
最近,有一段TikTok视频在网上疯传,获得了超过340万次点击,“quiet quitting”随之成了当下最流行的词语。理解“躺平or摆烂”一词的小伙伴,就应该知道“quiet quitting”并不是说要辞职。
这条视频的创作者Zaid Khan说:“我最近了解了‘quiet quitting’这个词,意思是,你并没有彻底放弃工作,而是放弃了超越自我的想法。”
这句话引起了全球网友的广泛共鸣。一提到“quiet quitting”,大家就会想到懒散或不好好干活的形象,而有一些人则认为,这种方式可以腾出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或者好好照顾自己。
简而言之,这似乎是对工作场所以外生活的重新承诺。但是,在这个趋势的背后,是一个更加严峻的现实。
图源:Ivanoh Demers/Radio-Canada
打工人希望获得额外工作时间的公平补偿,特别是在COVID-19疫情加剧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情况下。专家说,这完全是由雇主、经理和高管来决定。
虽然“quiet quitting”这个词可能是一项新发明,但其背后的心态却不是。例如,“work to rule(按章工作,常见于罢工运动中)”一词就是描述了这种劳动行为——员工执行合同中规定的工作,而不承担额外的工作。
此外,贬义词“retired in place”(或缩写RIP)表明一名工人敷衍工作,只是在等待退休福利时,尽量避免被解雇。
新不伦瑞克省Saint John市的退休报税员Sarahrose Werner说:“我有点想笑,因为对我来说,这是个常识。”她在大约30年前就“quiet quitting”了。
图源:Sarahrose Werner
Werner说:“我从我自己的经验中了解到,如果你拿时薪,不断超越自己,可能只会让你多赚几加元而已,这不一定能让你赢得雇主的忠诚。”
Werner曾经在30多岁的时候,每周要工作50-60个小时,这让她精神负担沉重。而当时的雇主建议她说,别步行上班了,骑自行车吧,这样可以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时间。
这样的工作和职场文化,确实是会把人逼到“躺平+摆烂”。
2020年,COVID-19疫情引发了一场重大的经济运动,即“大规模辞职”(The Great Resignation),人们在改变生活的健康危机期间重新评估自己与工作的关系时,纷纷离职或转行。
RBC Insurance于2022年5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最近退休的55-75岁加拿大人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计划之前退休。另外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决定,要提前退休。
尽管加拿大统计局在3月份报告称,加拿大并没有真正开始“大规模辞职”,但与疫情前的水平相比,2021年第三季度的职位空缺率增加了60%。
“躺平or摆烂”和“大规模辞职”都表明,从2021年代初和中期开始明显的文化转变。当时的打工人信奉“忙碌的文化”,相信这样的努力会使自己更受经理欢迎,从而更快地往公司上层攀爬,创造更多的收入。
图源:Lawso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随着疫情进入第三年,专家表示,远程和混合的工作模式将继续存在,打工人正在重新评估他们在低薪、低回报的工作中,花费多少时间通勤、加班,以及通常的投入。
如今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在从事“重复性(transactional)”工作,只是为了拿薪水,而不是在学习技能。
大多伦多地区列治文山的商业和文化自由记者Karen K. Ho说,大多数员工已经看到他们其实是在一个系统中工作,不断超越也不会有什么奖励。
Ho说:“通过奖金来提高生产力,来增加收入和利润等,这些一再证明,hustle culture只会对公司及其经理有利。”
她还说,以较低的水平去推动生产力,是不会多赚钱的。而且员工会被告知“工作要达到的预期,就是要超越预期”。
其实“quiet quitting”这个词也遭到了支持者们的批评。他们认为,这个词会让大家觉得是打工人主动不努力,而其本质应该是雇主不作为。
Ho说,“quiet quitting”是用词不当。打工人眼睁睁地看着杂货账单、燃料成本和房价上涨,却唯独看不见加薪。
她说:“你实际上是因为没有赚到更多,没有得到晋升——这就是很多人离职的原因。”
因此,世界各地的打工人都有一颗“躺平+摆烂”的心。他们不是不努力生活和工作,而是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努力工作也无法改变现状和阶层,反而会让自己更加不开心,不如多花点时间寻找“更廉价的”快乐。
对此,各位华人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