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在中国一度遭到网暴和消费抵制
中国正对在华外企施加越来越多压力,迫使其在政治上和北京保持一致。这是路透社获得的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
在对100多家在华外企的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目前,中国领导层对更多有争议问题"过敏",对外企施压门槛在降低。此外,2018年以来披露的案件数量大幅增加。由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共同委托撰写的该研究报告作者之一岑格莱恩(Max Zenglein)对路透社解释说,该项研究"旨在首次确定中国何时以及如何施加压力的模式"。
根据这项研究,施加政治压力的门槛正在放低:传统上的 "红线"涉及国家主权、西藏或新疆的人权或南中国海主权归属等问题。
而现在,在华外企受到 "新红线 "的压力,--比如,对新冠病毒来源发表不受欢迎的言论;或者言论涉及对中企制裁问题,比如华为在扩大5G通信网络方面受制裁问题。
根据该研究结果,北京搬出一整套惩罚性措施。消费品企业尤其易遭购买抵制,此为中国市场上对外企施加压力的最常见、最有效形式。墨卡托研究中心和德国工业联合会的专家建议易受伤的企业在利用中国市场机会时须"更谨慎"。
踩红线被逼道歉
研究报告指出,"一旦企业成为遭胁迫目标,其既有投资便可能很快打水漂。" 2018年,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曾在广告中引用了达赖喇嘛的一句话,其后,不得不数次道歉。这一案例广为人知。
报告指出,北京也扩大了制裁手段,其中包括罚款、监管、进出口管制(如对澳大利亚的反倾销措施)。此外,还有所谓的 "空头威胁",即中方用之影响外企的决策并散布恐惧情绪,而此后并不一定将制裁付诸实施。
这项研究是在已有关于经济过于依赖中国一类独裁国家市场的辩论高涨时进行的。总理肖尔茨新近奉劝德企实现多元化,并称企业方面已明白此信息。不过,对华贸易仍兴旺如昨:自2015年起,中国已成为德国从其进口商品最多的国家,2021年进口总值为1417亿欧元,比前一年增加20.8%。与此同时,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德国商品的第二大买家。不过,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去岁仅增8.1%,为1036亿欧元。
研究报告建议欧洲企业更清晰分析它们在中国的易受攻击之处。研究人员写道,北京最有效的经济胁迫手段是 "隐性压力和非正式措施",用以影响在华外企:"因害怕成为攻击目标,企业可能会回避谈论外企在中国的不公平待遇问题。或者,它们可能认为,与中国政府的立场和目标保持一致是最安全的。" 报告指出,然而,对欧洲各国政府来说,这很难办,它们对自己的企业有要求,例如须遵守价值观。这样,在华企业便可能陷入两难境地。